看板
[ AfterPhD ]
討論串[心得] 自己的飯碗自己救
共 7 篇文章
內容預覽:
==========================================================. 我們現在用的機制是洋學堂, 是分科之學, 學校分系所也分組, 同. 一系所內的領域也有所細分而不同, 只有很少數的系是跨領域要從. 中間整合突破.. 不可否認, 某些領域就是成熟,
(還有589個字)
內容預覽:
底下一點想法分享. ※ 引述《kongwaysing (徵友(男))》之銘言:me too.你忽略了也可能是市場競爭變強了,or你的同門學長姐有什麼比你優秀的地方,你沒注意到.. 市場競爭這個因素,就算是在台灣這個相對封閉與弱勢的學術市場. 也是很重要。你能見到的是你或許比你同門有好一點產出,但你競
(還有404個字)
內容預覽:
我也是一個社會科學(商管)博士. 我常看到一些新科社會科學博士 以幾篇SSCI SCI沾沾自喜. 一些新科社會科學博士 學社會科學卻不願意挽起袖子投入社會 了解真實社會. 教育真實社會人群 發揮社會科學博士的知識份子影響力. 而一些大師人物也是人云亦云 這些人會不知道SSCI SCI這種指標的濫觴?
(還有18個字)
內容預覽:
台灣貧乏的研究環境 不是博士賣像差的主因. 很重要的主因是博士生自己蒙蔽自己 500E的學校說SCI很重要 博士生就只在乎SCI. 根本不在乎自己SCI 對社會國家貢獻度有多少. 說實在 博士生期間 自己能摸良心做出對業界有貢獻 對社會國家有貢獻的SCI. 沒聽說博士在怕失業 怕賣像差. 台大 或5
(還有89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