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下代基因20」 東西激盪居住美學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快樂的潛水夫)時間17年前 (2008/01/21 03:3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0rz.tw/9d3zn 「下代基因20」 東西激盪居住美學 中國時報 2008.01.18 吳垠慧/台北報導  國內第一起國際建築師集體創作計畫「Next-Gene 20國際建築博覽會」,包含麻省理 工學院建築系主任張永和、日本建築家隈研吾等國際名師,呈現他們心中適合下一代居住 的空間。東方建築師普遍試圖將東方哲思美學融入其中;西方建築師則傾向將人造與自然 、內與外的空間辯證體現出來。 在昨天的設計模型發表會中,十多位建築師們現身說明自己的設計理念。二十組精采 的建築設計模型,一齊擺放在發亮的展示台上,宛如國際建築「PK」賽提前開打。每座 模型都是建築師們去年到澳底實地探勘後,費盡心思的設計成果。  中國建築師張永和說,他的設計靈感,是從導演胡金銓的武俠片經典《空山靈雨》裡 的輕功而來。「要讓住在房子裡的人,在四面都能看到戶外景色的狀況下,產生凌雲騰空 的快感。」 國內外建築師 澳底實地探勘 這個設計主題希望建築師們表現他們對人、土地與建築三者未來關係進行思考。而建 築師們不約而同都在意建築物與土地、自然之間的融合協調。國內外建築師在理念上都在 意下世代人的建築,可以符合「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標準。  被喻為「弱建築」大師的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擅長以日本傳統和紙、竹子、木材、玻 璃、泥磚和薄石板等看似脆弱的建材。他這次的設計不但繼續延續這項特色,更打破傳統 建築物的空間阻隔觀念,設計出傾斜的屋頂,讓建物與自然更為融合。  設計展現巧思 注重融合自然  台灣建築師陳瑞憲他所設計的住宅,由湖水環繞,並將中國蘇杭地區傳統建築特色融 入。他的理念是「全球化的時代文化有趨向同一化的焦慮,如何不讓在地文化內涵消失, 是東方建築師必須思考的課題。」台灣的劉育東和黃聲遠,也分別從中國書法線條和陶淵 明的桃花源意境發想他們的設計。  西方建築師則藉著設計討論室內、戶外以及隱私、公共性等空間相對觀念的層次與轉 換。  像是義大利的建築團隊IaN+想要破除室內與戶外的分野,讓建築成為一種可穿透的機 制。  他們是從義大利的傳統農莊中所取得造型靈感,「盡可能利用澳底的自然地形,建築 物的壁面不僅是保護建築內部的膜層,也是可以讓空間內外通透的薄膜。」 東方追求意境 西方豐富空間  而荷蘭團隊 MVRDV則像是在展現一個人類居住環境中,從極度私密性的需要到公共性 的交誼,中間到底有多少豐富層次。  他們將室內空間劃分成幾個大小不同的區塊,好像是在大盒子裡劃分出小格子,有個 人性極強的使用空間,以及開放給社交使用的場所,但在動線處理上有極度整合過的協調 感。  丹麥建築師 JDS設計的建築群就在山坡上,他們設計的建築群線條,就是模仿所在山 坡的蜿蜒線條,好似可以融進整個地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148.135 ※ 編輯: l2l 來自: 125.232.148.135 (01/21 03:37)

02/08 23:08, , 1F
今天有看到新聞 請問有對外開放嗎? 謝謝^^
02/08 23:08, 1F
文章代碼(AID): #17awB1_v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7awB1_v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