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啦] 超越理性主義
※ 〔以下內文節錄自--世界建築流派事典〕
超越理性主義建築,就如同經濟學家蓋爾布萊斯(註1.)所提出的邏輯觀點。蓋爾布萊斯認
為在一個富裕的社會裡,奢華與貧窮的區分是沒有意義的;將這個邏輯套用在建築上,即
是將特異錯綜性科學與其所具有推翻普通建築邏輯的能力加以區分,一樣是沒有意義的。
而如此推論所衍生出的結果,則藉由明白的複雜形式呈現出一場消費主義的盛宴。
幾乎成功地證明對一個大都會的單身男子來說,在曼哈頓市中心的運動俱樂部裡,裸體戴
著拳擊手套吃生蠔,是一件合乎邏輯的活動。同時,後期的資本主義結合了超現實主義與
電影的影響,設立一種屬於新現實的詞語;這樣的做法或許是相對的且不穩定的。但是庫
哈斯辯論說,現代主義建築的處境,也就宛如後期資本主義所面臨的情況。
超越理性主義建築的邏輯即根源於消費主義,但是不論是超越理性主義建築或是消費主義
,兩者都阻礙以大眾的富裕推翻有利可圖的關係和城市的空間構造;而消費性電子產品,
則改變人們如何感知自己周圍的事物。現代主義建築不過是前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因此
不論它建築形式的力量為何,嘗試重建現代主義的建築形式是無益的。那麼,即使現代主
義建築的形式已經過時,如果不是建築,社會也將會為它製造若干的意義。
酷哈斯談論關於「有斑紋的」的一些限制,亦即指將建築物死板的分割,轉換成可替換的
帶狀空間與結構,並且試圖將層次分裂為折疊的表面。而這些方式則可以但非必需,符合
建築物功能的要求。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的仙台多媒體中心(1995-2000),即是類似
的垂直式結構;他以彎曲的鋼鐵條管代替實心柱子,使室內的人、資料與能量,能夠通暢
流動於其中,而無彼此的區隔。
當美感已實現於有利可圖的關係中,購物會是十分重要且超越理性主義的活動。於是,精
品店逐漸地獲得如同美術館的偶像地位,而放置於這些精品店內的物體,也被看待成是可
交替的。於是,相對論的最後一個曲解是——環境是判定一塊布料是藝術品還是衣服,或
一塊金屬是珠寶還是雕塑品的決定因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220.157
推
09/27 13:54, , 1F
09/27 13:54, 1F
推
09/28 02:01, , 2F
09/28 02:01, 2F
→
09/28 03:30, , 3F
09/28 03:30, 3F
Architec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