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數位建築:我們的未來科幻嗎?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Steve)時間16年前 (2008/11/13 23:05), 編輯推噓6(6013)
留言19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近來因為準備甄試交大建研所數位組,蒐集一些有關數位建築資料,反覆看了又看,有點心得和大家分享。大家有空的話輕鬆看看,也請先進不吝指教。 數位在現實世界的建築設計領域所扮演的角色原本是一種強而有力的工具,是資訊革命反映在建築設計的現象,資訊革命衝擊之大引起了建築思惟、理論、哲學等等意識上的探討,進而有諸多研究與學理形成,而交大建築所劉育東教授將其稱為數位建築。 在這裡我比較想強調的是電腦與數位工具在建築設計領域扮演的角色除了各種形式的繪圖、分析、計算等實際操作面的革新之外,更重要的是數位對於建築師思惟的影響,而我個人相信數位做為一個影響建築設計的元素和政治、歷史、社會等傳統建築理論討論的要素位階齊平,可謂數位因素不只是工具而是文化的一部份。換言之擁有良好數位設計背景的建築師將會在設計發想的階段納入數位因素相關思考。 以上的認知雖然是我個人領悟的結果,但是初步而言《CAAD TALK》叢書《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兩書都有類似的觀念。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數位建築談論的都是實體建築,而交大的另一項研究重點是「數位虛擬建築」,在劉育東教授《數位建築與東方實驗》書中出現多個由他主持的虛擬建築案例,引起我極大的注意。 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朋友會懷疑在虛擬平台上設計建築簡直像是多媒體設計或是視覺傳達的範疇,甚至只是無法實現實體建築的憋腳替代品,簡直算不上是建築,更別談什麼動人的空間經驗,但是我在一連串思考後相信數位建築在虛擬平台中有相當大的潛力,以下述說我的觀點: 1. Frank Gehry今年80歲,被研究數位建築的劉育東教授尊稱為數位建築大師,但是20歲的Gehry活在1950年,根本沒有電腦,數位思惟不成熟更不流行,而Frank Gehry大師自宅自由奔放的創作一開始也不是依靠電腦完成,重點只是他表現自己的原創設計,數十年後數位技術的支持讓Frank Gehry大紅大紫。同理,當我80歲的時候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我不能準確預測,但是虛擬平台極有機會是未來趨勢,這點鄉民常常掛網應該不能否認,況且60年後的虛擬實境平台很可能是出神入化讓人無法自拔的境界,因此,現在的建築設計師設計原生的虛擬數位建築很可能在數十年後因為虛擬實境大型其道而大紅大紫成為未來的設計巨星。 2. 有事實跡象顯示越來越多人類對現實反感並且往線上遊戲或虛擬社交平台尋找虛擬的經驗,而這無異是在數位平台上追求另一段美好的生活經驗。我們討論數位趨勢就不能不提到極限的人機介面問題,在著名的科普書《胡桃裡的宇宙》中大物理學家霍金預測終有一天電腦將擁有和人類大腦同等複雜的運算機能,屆時將弭平人機溝通的諸多問題,動畫《攻殼機動隊》中人人安裝可無線上網的電子腦絕對不是空想,而《駭客任務》當中「母體」所表現的超級實境與直接連接人腦的方式也可能實踐,當數位世界得以量身打造理想環境實現後不需要機器人脅迫也會有為數龐大的人群 沈迷於超真實的數位世界,數位建築將以不可思議的形態出現在超真實的虛擬平台,並大行其道,沒有結構與任何物理限制,甚至可以亂轉時空,超乎當今建築面貌所有可能的空間經驗。 3. 我的想法都是認真的,只是我突然發現這不只要等數十年,數百年都有可能... 以上給大家參考,希望我口試順利。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233.167

11/14 00:17, , 1F
數位建築很有趣 但我覺得在思考的時候 必須一直不斷
11/14 00:17, 1F

11/14 00:19, , 2F
回頭想建築這兩個字 即是其本質是什麼 這種老問題
11/14 00:19, 2F

11/14 01:40, , 3F
在台灣要讓數位建築大行其道又往往比歐美要晚數十年
11/14 01:40, 3F

11/14 02:53, , 4F
多年後若虛擬技術跟的上.想法.那將是劃時代創新吧!
11/14 02:53, 4F

11/14 02:54, , 5F
加油!!
11/14 02:54, 5F

11/14 10:15, , 6F
建築數位化 =\= 數位建築化
11/14 10:15, 6F

11/14 22:07, , 7F
個人對劉育東相當不以為然 XD
11/14 22:07, 7F

11/14 22:16, , 8F
我覺得蓋瑞不算是數位化吧...這樣的話高第?
11/14 22:16, 8F

11/15 01:19, , 9F
光是標題就同時打中aleppo和李華老師了... :P
11/15 01:19, 9F

11/15 01:21, , 10F
內文也是... (胡桃裡的宇宙是李華老師翻的)
11/15 01:21, 10F

11/15 01:22, , 11F
至於算不算好的策略 嗯嗯...
11/15 01:22, 11F

11/15 01:23, , 12F
anyway 還是祝你口試順利了
11/15 01:23, 12F

11/15 15:34, , 13F
我請教一下!你所就讀的學校???
11/15 15:34, 13F

11/15 17:40, , 14F
天啊...我竟然沒發是葉李華教授翻譯的...
11/15 17:40, 14F

11/15 17:45, , 15F
我的簡報還引用書裡的話...怪不得今天嗣位教授都在笑
11/15 17:45, 15F

11/15 17:45, , 16F
我是中原室內設計的
11/15 17:45, 16F

11/15 17:50, , 17F
蓋瑞算是他的團隊把數位營造技術應用到淋漓盡致
11/15 17:50, 17F

11/15 17:51, , 18F
至於蓋瑞本人是否以數位相關的思惟創作也就不盡然吧
11/15 17:51, 18F

11/16 02:04, , 19F
目前對我來說數位只是工具而已
11/16 02:04, 19F
文章代碼(AID): #19748frv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9748frv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