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台科大建築碩班在職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SugarBar)時間7年前 (2018/04/29 14:26), 7年前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我申請的是台科大建築系碩士在職專班 (原文在此) https://sugarcorners.blogspot.tw/2018/04/blog-post_28.html#more 謝謝版上前輩的討論和資訊 考前我有來爬文,謝謝前輩的經驗和分享 讓我在書面申請資料和口試的準備上節省了很多摸索時間 也讓看我找到思考上的盲點,讓準備資料起來完整更高 建築在職專班申請的難度和學士後建築及全職研究所相對容易一點 但希望我申請過程的經驗也對想申請的人有一點幫助 -- 我一開始是想要申請英國和荷蘭一年碩士班的學校 因為我目前的工作在台北 所以台北的建築所學校我也一併申請 成績: 書面資料: 85.67 口試: 88.09 分數合計(加權後): 86.89 正取標準: 84.01 備取標準:78.48 結果: 正取第2名 [動機] 我是中山生物生物科學系96級畢業的學生,因為我對室內及建築設計有興趣,我希望未來 在和業主交涉的時候,讓自己的背景和專業更完整一點,所以我決定申請建築碩士班,決 定了後便著手開始準備。 我工作室室內設計師,偶爾會接觸到建築外觀,做建築外觀的興奮感比做室內設計多30% ;加上平時看書時,建築給我的啟發比室內設計更多。 原因是室內設計的設計及工程週期比建築短,室內一個住家設計2~3個月、施工4~6個月) ,而建築設計1~2年、施工5年,我是個愛吃棉花糖的人哈,過去我也有參與農舍外觀、集 合住宅景觀、公共藝術品等設計,看到作品精神上高潮的程度比室內也多30%。 就是想要完成這一個作品的想法會大過身體疲累的感覺。 [書面/作品集] 彙整了我2009夏天以來的素描、3D和一些概念作品及完工照 因為我大學畢業之後沒有去研究所,所以作品的數量滿多的(有80個) 我放入9個商空、2個住宅、2個集合住宅、2個裝置藝術、3個概念、11頁素描及插畫,其 他普通的作品就刪掉。 所以我以申請上 RCA為目標來準備我的書面申請資料以及口試的準備工作 我參考幾個申請上Pratt、RCA學校前輩的Portofolio 想法和概念滿重要的,我時間真的有限又沒錢去上王健的課 雖然去問了三次,問到櫃檯的都認得出我是誰了 作品集 推薦信一封 畢業證書影本 在學成績單 我這次作品集的內容概述: 1) 封面 2) 自傳:說我的故事 3) CV: 我的照片、理念(中英文)、經歷、技能、代表作、聯絡方式 4) 研究興趣與讀書計畫: 這在台科大的網站上找的到 5) 讀書計畫: 研一、研二的模擬課表,也是在選課網上面查的 6) Why Me? What can I do for you: 描述我的個人特質、我的具有哪一些價值 7) Award & Press: 我參與作品得獎的事蹟、網路、平面媒體的screen shot、新秀 設計師等等。 8) 2009到現在我作品的數量統計:有實際做出來的,分商空、住宅、裝置藝術、文案 9) 作品: 商空、住宅、裝置藝術、文案、素描、插畫 10) TOEIC成績: 2010年675的成績單(還沒申請證書) 因為作品有版權的問題,我還不確定可以放上網路分享,所以暫時用文字描述請見諒。 [口試] 因為平常上班、一邊準備工程管理證照又一邊準備申請碩班 資料準備沒有很完整,所以針對口試我又refine了幾頁書面資料 口試的時候可以發給口試委員,一共8頁(含封面) -封面:加上台科大的LOGO -為什麼要我?我可以為你們什麼? 我我甚麼要選NTUST? -工作經歷: 公司介紹(用我的話來說)、我的職務內容、扮演的角色 -口試題目Q/A: 我把上網找到的問題、我的想法答案Key上。 -課表:碩一碩二兩個版本 口試分兩階段 我就照我準備的把我的想法念一次給評審委員而已 兩階段的兩個場地,教授一字排開大約10個人 我沒準備到的問題: 1你原本念生物的怎麼會想要來唸建築? 這樣子你不就浪費了大學四年的時間? 答: 我覺得回到科學的本質, 是邏輯思考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和我現在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最近我有一個燒肉店的案例(樂軒和牛專門店) 生物是由最小單位的細胞所構成,在這一個案子中我們在餐廳內置入一個包廂空間 就像生物細胞中的細胞核的概念,當我們進到這一個包廂的時候 和外場是一個全然不同體驗的空間 這是我覺得一個生物背景的學生和設計、建築背景的人不同的地方 我們在討論設計的時候對同一件實情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2 你有認識的唸我們學校嗎? 因為你回答的問題都是下一階段要問的問題 答: 哦有阿,他們現在有在工作,也有的考到建築師了 這一次申請和口試過程很滿平順的 可能是我作品和非本科系的關係,他們好像有興趣 推薦信滿重要的,我另外有申請北科大建築所 沒付推薦信分數就低很多,好像倒數第二 所以無論找誰我認為一定要有,再來找了解你的人寫就可以了 你們有一起共事過的話最好 如有任何問題,或你想知道了解哪一個部分歡迎和我說或一起討論哦 :) Email: e2sugarbar@gmail.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96.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rchitecture/M.1524983208.A.EF7.html ※ 編輯: sugarbar (123.192.196.83), 04/29/2018 14:31:17 ※ 編輯: sugarbar (123.192.196.83), 04/29/2018 18:37:36

04/30 00:40, 7年前 , 1F
很厲害
04/30 00:40, 1F

04/30 21:58, 7年前 , 2F
中山生物 推
04/30 21:58, 2F

05/02 13:50, 7年前 , 3F
恭喜踏上這條 不歸路!
05/02 13:50, 3F
文章代碼(AID): #1QvMMext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QvMMext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