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耐震設計一問

看板Civil (土木)作者 (請伸出手)時間17年前 (2008/11/25 01:36), 編輯推噓4(4021)
留言2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c.moex.gov.tw/examnew1/94/17/306200.pdf 第二題我看天一的參考解答,除了沒加阻尼器的Fu算錯以外,其餘似乎都對。 但我有點小疑問.... 耐震設計所規定的設計地震力需以三種地震水準量取大值設計, 其反應譜係數一般都是以5%阻尼比的係數,但結構因為加了隔減震裝置後,阻尼比提 升了,法規有針對此情形訂定一個不同阻尼比的反應譜折減係數(B1與Bs)可供內插, 但我研究了一下,此係數似乎只針對SaD折減(第三章後面有附表),所以是不是阻尼 只對中小地震(30年回歸期)與設計地震(475年回歸期)有效,最大考量地震不考慮阻尼 的貢獻嗎???如果是這樣,加了阻尼的結構,設計地震力就極容易被最大考量地震力所 控制,那天一解答計算折減率時,就應該考慮三種地震水準取大值吧???不考慮真的滿 奇怪的,難道加了阻尼,就保證大震不倒嗎? 如果最大考量地震也可考慮阻尼貢獻, 該如何計算SaM與它的相關係數(FuM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1.53

11/25 11:02, , 1F
以下是個人不負責想法 ^^
11/25 11:02, 1F

11/25 11:06, , 2F
增加組尼器會使阻尼比提升,SaD會下降(暫不考慮阻尼器勁)
11/25 11:06, 2F

11/25 11:08, , 3F
而設計配筋時(475年回歸期)設計地震力會下降,此時已考慮
11/25 11:08, 3F

11/25 11:10, , 4F
阻尼器之貢獻。而SaM是為了避免最大考量地震下崩塌,故不
11/25 11:10, 4F

11/25 11:12, , 5F
修正阻尼比。 若是考量2500年回歸期來設計配筋時,就應該
11/25 11:12, 5F

11/25 11:13, , 6F
考量阻尼比修正
11/25 11:13, 6F

11/26 00:55, , 7F
基底剪力的決定就是為了結構設計時,考慮進載重組合
11/26 00:55, 7F

11/26 00:57, , 8F
安全係數大都已經考慮在設計階段了(載重放大因子、
11/26 00:57, 8F

11/26 01:01, , 9F
強度折減係數)耐震設計規範所建議的基底剪力是從危害
11/26 01:01, 9F

11/26 01:03, , 10F
度分析得到彈性反應譜求的,基底剪力的安全係數頂多
11/26 01:03, 10F

11/26 01:06, , 11F
來自〝使用係數I〞,所以樓上說法個人不太認同...
11/26 01:06, 11F

11/26 01:12, , 12F
不然αy是做什麼用的呢...
11/26 01:12, 12F

11/26 09:12, , 13F
算是我說明沒清楚造成誤解,把我上面SaD改最小設計剪力來
11/26 09:12, 13F

11/26 09:12, , 14F
看會清楚點
11/26 09:12, 14F

11/26 19:29, , 15F
SaD和SaM都是用來計算基底剪力,進一步做結構設計用的
11/26 19:29, 15F

11/26 19:31, , 16F
不然求它們還有其他用途嗎?
11/26 19:31, 16F

11/26 20:03, , 17F
耐震設計規範就是在算地震力,不然勒?
11/26 20:03, 17F

11/26 20:06, , 18F
↑(不好意思,上句還沒打完就按Enter,語氣怪怪的)
11/26 20:06, 18F

11/26 20:08, , 19F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我們一般再評估結構所受的地震力大小
11/26 20:08, 19F

11/26 20:10, , 20F
會用設計地震力V=()W來評斷,而()內就是規範裡修正後
11/26 20:10, 20F

11/26 20:16, , 21F
設計加速度反應譜值(含1.4、Fu、I、αy)
11/26 20:16, 21F

11/26 20:19, , 22F
而最大考量地震力算是是一個設計底限吧。不過現在市面上
11/26 20:19, 22F

11/26 20:20, , 23F
有制震的結構往往都是做"好看的",並未真的考慮阻尼的效果
11/26 20:20, 23F

11/26 20:21, , 24F
,要做真正制震的結構,阻尼器量往往多的嚇人,大概還沒
11/26 20:21, 24F

11/26 20:21, , 25F
送到業主那就打槍了><
11/26 20:21, 25F
文章代碼(AID): #19AkOxWC (Civil)
文章代碼(AID): #19AkOxWC (Ci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