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抱得住、睡得著?最適合新手的ETF投資組

看板Fund (基金板)作者 (™)時間4年前 (2020/08/12 00: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1.原文連結: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3491?fbclid=IwAR2sDy8xPxa7KTSjYXFGr_RVE78dnvUTS1gkZOx2ihh2TmmfMzpItubYbho https://reurl.cc/9XoqW8 2.內容: 根據《鏡傳媒》報導:「韋禮安3年前開始為退休鋪路,透過大量閱讀,分析最適合自己 的投資工具。如今他靠ETF布局全球股債,平均年報酬7%,而他最大的期望是5年後財務 自由,無包袱地玩音樂。」 我們先來分析下韋禮安的投資組合內容,報導說,他把75%拿來投資ETF,其中股7債3。在 股的部分是VTI、VEU,債的部分選BND。 編按: VTI(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所追蹤的指數為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投資範圍即是美國整體股市。 VEU(Vanguard FTSE All-World ex-US ETF),所追蹤的指數為FTSE All-World ex-US Index,投資範圍即是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 BND(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所追蹤的指數為,投資範圍即是美國整體投 資級債券市場。 這個選法有三個經典的科學原則在支持。 第一個是通常會先決定要把多少的資金放在市場中去承受波動。 這個依據是Two-Fund Separation Theorem,就是決策可以簡化成選一定比率給市場,至 於選多少就看每個人風險承受程度而定。這邊韋禮安組合選了75%。 這個數字因人而異,只要符合每個人風險偏好,都是屬於每個人正確的選擇。75%這個數 字我個人是蠻喜歡的。 第二個是觀點執行的資產配置 (Black-litterman Model)。 配股配投資最重要的是先知道自己想要的報酬率以及大概的投資樣態。 依照報導中寫的,這樣的投資配置想要達成的目標是投資全世界,並且把風險控制在可以 安心睡覺的範圍裏面。 如下圖顯示,這是一個相當成功的配置:從2008年開始不管市場風風雨雨,這個配置持續 的向上。就算在COVID期間,都有達到安心睡覺並且資產上升的目標。 藍線為星巴克(美股代號:SBUX)股價走勢,綠線為韋禮安股7債3投資組合。 (圖表製作者:美國金融日記) 股7債3 很好的配置。股6債4等都是根據每個人對預期報酬不同的信念下的選擇。 第三個是完全分散風險。 完全分散風險說穿了就叫不去承擔不想承擔的風險。因為投資目標是 「企業資金的市場 交易:股市、債市」,而不是「產業」、也不是「個股」。所以做這個決策完全符合他要 的目標,承擔了股市、債市的風險,但是不會承擔產業跟個股風險。 執行上也選的很好,VTI全部美股+ VEU全球股+ BND看全球債。很大程度跟上面精心設計 的資產配置一致。 --- 韋禮安組合適合多數人 這樣組合特性兼顧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報酬率、夠小的波動能夠安心睡覺、以及方便執行 ( 低時間關注成本)。 對於專心在本業,不想花太多時間又不想放定存,我覺得會是很多人的最佳選擇。 ---- 鄉民:我隨便選都比這報酬率高 再看一次剛剛的圖,我隨手選了一家星巴克放在圖二一起比較。藍線是星巴克,綠線是韋 禮安組合。 藍線為星巴克(美股代號:SBUX)股價走勢,綠線為韋禮安股7債3投資組合。 (圖表製作者:美國金融日記) 你可能會看到星巴克報酬率真的有比較高。但必須要注意的是進場點。 星巴克的風險非常的高,如果從2008就進場當然是沒有問題。但如果在2019年進場,資產 身家是可以直接砍半的。 決策關鍵在於你想要承擔什麼樣的風險,獲得什麼樣的報酬。 韋禮安組合承擔Equity Premium,根據科學紀錄,平均年報酬就是7%左右。那配70%的股 ,長期平均就是5%~6%。除此之外,確定的風險來源報酬率具有可預測性。不需要太精準 的進出點,有錢就投入跟定期定額都有一樣好的效果。 至於單一股票,價格受太多因素同時影響,而不同進出點會帶來非常大的報酬率差異。 --- 總結: - 韋禮安組合是一個經典的好的資產配置跟投資組合選擇,適合多數人。不用太多的心力 ,獲得對應可預測的報酬率。 - 四個科學化建立投資組合步驟:決定多少資產放在風險資產上、根據觀點做適合的資產 配置、完全分散風險只承擔可預期的風險和報酬、正確執行。 ---- Reference: [1] Cochrane, John H. "Presidential address: Discount rate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6.4 (2011): 1047-1108. [2] Black, Fischer, and Robert Litterman. "Global portfolio optimization."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48.5 (1992): 28-43. 責任編輯:梁喆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191.19.54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und/M.1597165182.A.387.html

08/29 01:52, 4年前 , 1F
這理論都有修正的可能,才三年要談30年後的結果還太早
08/29 01:52, 1F
文章代碼(AID): #1VCiv-E7 (Fund)
文章代碼(AID): #1VCiv-E7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