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如何成為1+1>2的跨領域π型人才_線上報名
成功挑戰跨領域!
跨領域學習打開創意之路!
【跨學門論壇】 大學生跨領域學習應有的認知與態度
我們在接觸不同的領域、專業或文化時,可以把現有的觀念結合起來形成大量
新的構想,不同領域交會的地方就叫做異場域碰撞(Intersection),而異場域碰撞
所爆發出來的驚人創新,稱為梅迪奇效應(Medici Effect)
--Frans Johansson
目前單一的專業已無法應付現今社會的多元性,唯有跨領域的學習與合作才能
解決當前複雜的專業問題。而領域間的交會點是產生與實現傑出觀念最好的地方。
想要擁有一顆具有創意的腦袋,首要之務就是讓自己多進行跨領域的多元學習,雖
然領域間觀點有時不一致,但透過相互討論反而能激發出意外想法。
你是否已經在自身領域遭遇瓶頸?你是否正在嘗試用有意義的方式彙整跨領域
知識?還是你已經洞察未來趨勢,急著進入跨界產業?
想要擁有「創意思維、知識經濟、系統思考」等學習競爭力,成為
最頂尖的跨領域人才,就快來參加本次的論壇!
☆☆☆☆☆☆☆☆☆☆☆☆☆☆☆☆☆☆☆☆☆☆☆☆☆☆☆☆☆☆☆☆☆
論壇地點:台灣大學物理學系凝態中心凝態中心 R104國際會議廳
論壇時間:2010年11月07日,13:00~17:00
報名方式:台大活動報名系統:
https://info2.ntu.edu.tw/register/flex/main.html?actID=2010H200_01
報名截止日期:99年11月1日
從ptt上得知訊息報名,前50名將贈送精美小禮物(請於報名表之備註欄填上「ptt」)
活動費用:免費
論壇議程:
時間 內容
13:00-13:15 報到
13:15-13:30 來賓致詞
13:30-14:20 【專題講座一】
主講人:國立成功大學講座/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顏鴻森
題目:原創發明與跨領域知識
14:20-15:10 【專題講座二】
主講人:中原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前國科會副主委 廖俊臣
題目:跨領域研究與教學
15:10-15:30 茶敘時間
15:30-16:20 【專題講座三】
主講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南分院執行長 蔡新源
題目:跨領域合作與資源整合經驗談
16:20-17:00 綜合座談:開放現場討論40分鐘
17:00 論壇結束
論壇聯絡人: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曾鈺雯小姐
02-3366-2801*115,e-mail: lala0409@gmail.com
※ 編輯: lala0409 來自: 140.112.103.198 (10/22 17:56)
Interdiscip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4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