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協] 2019碩博獎學金錄取心得(英文面試/物理)

看板JapanStudy (日本留學)作者 (CY)時間6年前 (2019/03/17 19:52), 6年前編輯推噓6(600)
留言6則, 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今天總算是下定決心來發這篇拖欠許久的交協碩博獎學金心得。 一、前言 由於在準備的時候一直找不到跟自己相似背景的心得,無從參考實在是讓人有點無助。 有種一路上遇到什麼疑問或徬徨都只能靠自己披荊斬棘的感覺。 為了不讓其他人陷入像我一樣的窘境,我一直很想發這篇心得。 雖然我覺得自己的經驗好像也沒什麼參考價值就是了… 以下開始流水帳。本人2017年物理所碩士畢業,我未來的指導教授是我論文的共同作者 (其實他只是掛名),真正和他結識並且開始有往來是在2017年十月的一場國際會議上。 在那個時候他向我介紹了他們的學校(綜研大)和研究所(JAXA)。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 才有了把日本也放入我的申請學校清單中的想法。 雖然很早就知道有交協獎學金這個東西,但我在2018年二月時在台北國際書展中看到大 新有賣EJU系列的書,才鼓起勇氣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挑戰這個考試和申請獎學金。在 我準備要考EJU前,我的日文程度只有N3(分數還中間偏低),而且準備時間也所剩無幾。 結果很幸運地考上了,真的很慶幸當時的自己做了這個嘗試。 (題外話:在此鼓勵徬徨中的人們,有時候如果失敗不會讓你失去什麼的話,那麼不妨多 做點挑戰試試看。人生中很多事真的很難說一定會怎麼樣或一定不可能怎麼樣。碩士時的 我自己大概也不會相信,未來的我竟然會考上交協獎學金去日本留學) 二、初試 我的EJU成績很差,我想這部分參考板上其他強者的備考方法應該會更好。 我用的書籍是大新書局的EJU系列和四本考古題。 我一開始很認真打算救我的日文,但準備了一個多月之後發現初試是比三科(日本語、理 科、數學)的偏差值,而日文的聽解、讀解、記述…等等加起來其實也只佔所有科目的三 分之一。這樣換算下來對我來說投資報酬率太低了,把理科和數學的分數衝高一點也許才 是比較好的做法。 由於我的準備時間不長、又是在服役期間,當時所做的複習以結果來看充其量只不過是了 解題型和考試範圍,在熟練度上可以說是完全不足。正式考試時除了聽解/聽讀解之外沒 有一科是有全部寫完的。特別是理科,化學來不及寫大概都是瞄一下選項覺得對就選,不 然就是直接猜。而物理和數學就是吃自己本科的老本…。 小小心得大概就是數學非常關鍵吧。 以下是我的EJU成績,括號中是交協初試的平均和標準差 聽解、聽讀解:93/200 讀解:152/200 記述:35/50 物理:75/100 (62.7, 13.7) 化學:46/100 (58.5, 11.2) 日本語合計:280/450 (343, 59.62) 理科合計:121/200 (以物理系畢業來說,這理科成績真是讓人汗顏) 數學2:162/200 (118, 16.31) 三、複試(備審資料) 比起初試,複試這部分我也許能提供比較多有參考價值的經驗和看法。 雖然我是等到了2018年七月底EJU成績寄來,看了平均和標準差後覺得自己好像還是有點 希望才開始看複試的各種資訊。到了八月初試放榜確定自己過了之後就忙得不可開交。 (註:交協初試雖然採用EJU成績,但會另外計算交協考生全體的平均和標準差,EJU成績 的平均和標準差只能參考用) 不過因為我在七月時申請了日本研究所那邊的短期實習,我就直接把申請實習時的研究計 畫拿來用了。(不過還是得把本來的500字加長成5000字…) 至於研究計畫是怎麼寫的,由於我跟我未來指導教授都是在同一個日本的大型計畫底下, 我對他的研究領域還算熟,所以大概就是看幾篇papers然後找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我的研究領域(天文物理)算是很冷門,我合理相信看資料的人一定不會懂我們的研究是怎 麼做的,所以我的策略是要儘可能地把研究計畫寫得淺顯易懂。因此,我並沒有著重在研 究的細節上,而花了蠻大的篇幅介紹我的研究領域,並強調我去日本的動機、我想做的研 究比以前的好在哪裡……。 研究計畫的大標題結構如下: 摘要 (我相信人都是懶惰的,要人看完四、五千字的研究計畫,不如先講重點) 1. 個人簡介 (簡單的自我介紹) 2. 研究題目和領域 (介紹我的研究領域和背景,順便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 3. 研究目的和動機 (強調想做的研究的優勢以及為什麼非在日本做研究不可) 4. 研究方法 (同2,可以順便展現對自己研究領域的理解和知識) 5. 參考資料 備審資料除了研究計畫之外還有很麻煩的申請表(上面有各種不好回答的適性問題),但我 個人認為,整個複試過程中(包含之後的面試)最重要的點如下: 1. 是否有能力取得入學許可並順利完成學業 只能說這部分真的很現實沒辦法。在過往的學術表現(成績單、發表)、研究計畫和面試的 應答都可以被看到。不過如果以前的學術表現不夠好,也許還可以靠研究計畫和面試補回 來。 2. 去日本留學的動機是什麼 有看過人說最好不要說自己喜歡動漫或日本藝人的文化,但我覺得那並不是一個禁忌。 原因是如果只說喜歡動漫、日劇…而喜歡日本然後來日本留學,提供這樣的資訊並不能讓 人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有研究的熱忱。不免讓人懷疑萬一你在研究上遇了到瓶頸,這樣的動 機足以支持你完成研究嗎? 再強調一次,以上兩點都只是個人的推測,並不保證其真實性。請各位考生不管是考獎學 金或申請學校都要知道,每一年審資料的人和競爭強度也不見得會一樣,請不要過度迷信 其他人歸納出來的看法或心得。 四、複試(面試) 面試大概就是參考一些前人的經驗,看看有哪裡該注意的禮節和他們都被問了些什麼。我 本來也預期自己會被問一些比較難回答的問題,例如:你的專業能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 …之類的,結果這種適性問題完全沒有。15分鐘的時間就在聊我的研究和許多確認自己理 解的問題中過去了(例如:xxx是這樣嗎/是ooo嗎?這類的yes/no問題)。 以下是我還記得被問到的內容: 「你是!@#$%^大學畢業的?」 『嗯對。』(然後糾正了一下他的發音) 「很抱歉我不是很了解你的領域,但我很好奇你們是怎麼做研究的,比如說你在研究計 畫裡提到的這個望遠鏡。」 簡單解釋望遠鏡的原理以及我們如何從望遠鏡的觀測得到data 「喔,所以你們是利用xxx然後再ooo就可以得到data嗎?就像是OOO一樣?」 『嗯沒錯,不過…(補充說明一些東西,以下略)』 「在你的研究中會用到的物理量有哪些?」 其實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也是當場一步一步數要用哪些並講給考官聽,算是個有點意 外的問題就是了。 「你的研究計畫裡在說明這個方法時有引用一張圖,能不能再跟我們解釋一下?」 一樣我解釋了那個方法的原理並說明那張圖。 然後考官接連好幾個確認性的問題,想確定他自己是否有正確理解了(考官你對我的研究 領 域這麼有興趣我好開心啊QQ) 「你在碩班期間發表了一篇期刊論文?」 『嗯對…』 「這篇論文就是你的碩士論文嗎?」 『嗯。大部分是,但我的碩士論文有包含一些另外一個project的東西。』 「那你還做了些什麼呢?」 一樣簡單地口頭介紹… 只能說運氣真的很好吧,我的面試過程一切都非常和樂。 不知道該不該歸功於我的研究領域冷門還有讓研究計畫好懂的策略,不過我一開始其實也 很擔心這種基礎科學領域是不是會不被獎學金青睞。 五、時程表 2017/07 碩士畢業 2017/08 在本來的研究室當研究助理 2017/10 到日本(東大)參加一場國際會議(在會議中跟我未來的指導教授結識) 2017/11/06 開始當替代役盡男人的義務 2017/12/03 考日檢N3(通過) 2018/02 報名EJU 2018/03/11 考多益 2018/03 考完多益後開始準備EJU 2018/06/17 EJU考試 2018/07/01 考日檢N2(通過) 2018/07 申請日本學校那邊的一個月短期實習(錄取) 2018/08/06 初試結果公布 2018/08/17 複試備審資料截止 2018/10/06 複試面試 2018/10/13 考雅思 2018/11/12 退役 2018/11/12 複試結果公布 2018/11 申請日本學校博士班 2019/01 到日本學校實習一個月+博士班面試 2019/02/15 日本學校放榜 六、後記 畢竟我自己的情況算是蠻特殊的,整篇看下來能給大部分人參考的地方好像不是很多 的樣子。不過我想以自身作為一個例子還是能說明幾件事。 1. 日文程度不夠好還是可以過初試 2. 研究領域冷門的純基礎科學也是可以拿到獎學金的 3. 把握每一次學術會議上和人的交流機會 4. 不要畫地自限 一路上我也是受到許多人的幫忙,像是幫我改申請表那些適性問題日文的前group日本 人博後,給我許多意見的前指導教授和未來指導教授。我也非常感謝交流協會給我這個 獎學金,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我都歡迎。如果這篇文章可以帶給哪個人任何一點收穫或 是勇氣就再好不過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4.18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apanStudy/M.1552823551.A.18A.html

03/17 20:18, 6年前 , 1F
恭喜~
03/17 20:18, 1F

03/18 00:42, 6年前 , 2F
恭喜~
03/18 00:42, 2F

03/18 00:55, 6年前 , 3F
推恭喜啊~
03/18 00:55, 3F

03/19 02:43, 6年前 , 4F
恭喜大大
03/19 02:43, 4F

03/23 17:19, 6年前 , 5F
推 不過服役和退役時間點都在2018有些怪怪的
03/23 17:19, 5F
打錯了 感謝提醒 ※ 編輯: cyes4116 (42.72.107.210), 03/23/2019 21:56:39

04/02 01:11, 6年前 , 6F
少有的天文領域分享 推~ 碩班是找天文所教授嗎
04/02 01:11, 6F
文章代碼(AID): #1SZZJ_6A (JapanStudy)
文章代碼(AID): #1SZZJ_6A (Japan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