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猶豫~人生的規劃與抉擇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畫下男人的停損點!)時間14年前 (2012/01/11 01:38), 編輯推噓5(5012)
留言1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好: 我是今年申請MBA的學生,目前如火如荼申請中 目前對於人生的規劃在十字路口上,我曉得決定權在我 問在多可能也沒用,但是我想聽聽前輩或者過來人的經驗 目前我的狀況是 GMAT:700,托福:91 GPA:3.75(大學),4.00(碩班) 大學與研究所都是念理工 4年科技業的全職工作經驗+2年的研究助理 我知道這樣的成績,想申請前三十大MBA有很大的困難,敗點在托福 我年紀已經31歲了,當初29歲時準備考試準備了2年 今年家人希望不要再搞了,隨便有學校就好了,早去早回 一直希望我以分數較低的學校為主力,眼光要平實,不要好高騖遠 他們覺得人生規劃很重要,未來求職不容易,尤其是回來後年紀更大了 然而我知道這很可能是我人生最後讀書的機會了,也是唯一一次我出國念書 MBA的學費+生活費又那麼的高,兩年大約要四百萬 我希望能夠努力到我的目標,托福過100,AT過700 目前我AT達到我目標了,我希望能夠把托福考好,再好好的申請學校 人生中好好的拼它個一次,但是我會選擇先就業回到職場 畢竟自己也擔心脫節社會太久,然後也想讓家人安心,然後一邊準備托福 如果很好學校依然不要我,我就沒有怨言了,畢竟我把該做的作好了 家人覺得我這種考量是一種烏托邦的想法,他們覺得畢竟還是要回台灣 從事經濟的活動,幾大這種想法一點都不重要差異也沒想像的大 也不會有人關心,尤其是一個高齡的男生,邊工作邊念書也不太可能 尤其在辛苦的科技業,很容易到最後兩頭空,都不出去了,早點出去 未來好好的在職場上打拼進升,勝過斷斷續續的求職, 一味的追夢到時候會高不成低不就,未來放不下身段或者被職場挑剔淘汰等 我曉得很多讀MBA的學生年紀有不見得很小,我這個問題也純粹是個人職崕規劃問題 我還是想請問各位,我的堅持有其必要性嗎?我也能理解家人的考量 所以目前有點家庭小革命 我也想知道前輩在職場上看到與遇到過的看法,給我一點建議 任何建議都很歡迎 也感謝大家撥空看完與回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23.175

01/11 23:28, , 1F
既然無法留在美國 是不是一定要美國MBA 請三思
01/11 23:28, 1F

01/11 23:29, , 2F
請評量你回台後的目標 現在本土交易室都搞到史丹佛了...
01/11 23:29, 2F

01/12 23:28, , 3F
個人的看法是認為有能力就到國外就業,台灣就是市場已經
01/12 23:28, 3F

01/12 23:29, , 4F
供過於求了 薪水趨勢呈現下降
01/12 23:29, 4F

01/12 23:31, , 5F
錯字 是就業市場供過於求
01/12 23:31, 5F

01/13 01:37, , 6F
台灣其實跟供過於求沒太大關係 而是已經被邊緣化了
01/13 01:37, 6F

01/13 13:13, , 7F
正因為商業活動減少才沒有職缺,關鍵在於提升實質GDP
01/13 13:13, 7F

01/17 10:02, , 8F
不覺得條件有哪裡不好,不過MBA的功用對你而言是什麼
01/17 10:02, 8F

01/17 10:19, , 9F
如果回來要從事一樣的工作那可能就比較浪費時間金錢
01/17 10:19, 9F

01/27 12:00, , 10F
年紀大都是去唸書順便生小孩 取得美國籍
01/27 12:00, 10F

01/27 12:10, , 11F
年紀大的很多是主管 回來也有人幫忙介紹工作
01/27 12:10, 11F

02/03 10:22, , 12F
看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單純求知的慾望(有心向學)還是出國
02/03 10:22, 12F

02/03 10:24, , 13F
圓夢?如果是後者,那真的不必念MBA,短期的進修就可達到~如
02/03 10:24, 13F

02/03 10:26, , 14F
果是為了工作,坦白講現在的世道是不必,除非你上的了top 20
02/03 10:26, 14F

02/03 10:27, , 15F
然後是為了進入投顧公司,否則400萬真的很好用,買台跑車也
02/03 10:27, 15F

02/03 10:28, , 16F
可以讓你過著精彩的人生..!更別提在原產業持續累積的經驗
02/03 10:28, 16F

02/03 10:30, , 17F
賺的多少跟爬的高低是與學歷無關的~優秀的人本來就很優秀
02/03 10:30, 17F
文章代碼(AID): #1F37UjmT (MBA)
文章代碼(AID): #1F37UjmT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