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商學院經濟學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10年前 (2015/08/14 18:3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學校的目的都是各自的事業發展,看三樣東西:排名、多元性、班級互動(就是它們的產品質量--教學品質)。 而排名中,50%來自就業,25%來自GMAT/GRE與GPA,其餘跟申請人無關。 所以學校在同質性過高的激烈競爭中,就會產生各種競爭策略而學校的essay題型,就是為此而生。 例如:哈佛與史丹佛直接競爭,哈佛號稱有全球最強的產品質量,就是100% case study (達頓也有,但因為級別不同,所以沒有直接競爭) 然而,「邁向頂尖之路」一書的作者飛利浦布羅頓就有提到,學校為了排名,對同學們大聲疾呼,變成畢業只剩兩種工作—咨詢與投行,因此造成「不快樂的工廠」,製造大量不快樂的人。 因此,史丹佛看準這一點,就出了個萬年題”What matters most to you”,加上”Why Stanford”。 而哈佛也不甘示弱,就乾脆強化他們的自豪產品100% case study,所以出了一題”Introduce yourself." 要從你的背景的多元與高度,來看能在這樣激烈的案例課中,如何能產生最大的激盪。 有了這個概念後,就會知道該如何應用學校間的競爭策略,來將你的錄取條件極大化。 簡而言之就是,要看清學校間的競爭策略,然後順水推舟。敵人的敵人就是你的朋友。 舉例而言,大學理科,北美名校碩士,女生,大中華市場行銷顧問兩年。M7有希望嗎? 有的。如果用上述邏輯,請問有哪間學校缺管顧跟行銷?又缺理科背景? 又缺女生? 答案是哥大,是M7中唯一沒有管顧的學校。 它的財務強項所產生的直接競爭對手,是華頓跟芝加哥。 雖然它沒有管顧,但卻有一項其他M7所沒有的絕對優勢,就是地利。 所以在essay里出了一題:”Center of business"講的就是曼哈頓。 然而若是扯到地利,又會跟華爾街旁邊的NYU衝突,而NYU對自己在紐約downtown的創意自由有高度自信,有提萬年題是”自由發揮”。 哥大為了不讓NYU專美於前,想說我也是NYC,甚至還是在uptown高級區,所以也出了一提”Surprise about you”,目的就是壓過NYU,同時也把長年以來僵化的學生組成注入一些創新。 回到競爭策略,哥大為了要跟這華頓與芝加哥競爭,同時將自身的就業多元化 (它們在金融風暴中死的太慘了,當年我剛好陪個案去看學校,風聲鶴唳到跟校內發生911沒兩樣) 因此極力想衝高咨詢比例,這時情勢就會對此個案有利。 然而,此個案弱勢是年資過淺。這時就要走捷徑。 哥大有個early decision,是rolling制,從六月就開放申請了申請這個要有決心,上了要馬上付六千美金訂金,並且抽掉其他學校(當然它沒辦法逼你,就是如果去了別間,那訂金就沒收了)。 這個捷徑可以讓你減少競爭,因為多數申請人不願意冒險。 北美碩士免托福是巨大優勢,又有美名校碩,要看美碩是念甚麼。 此個案唯一稍微可惜的,就是當年沒有留美就業。 如果有的話,加上免托福,幾乎可以保證100%北美就業! 這樣會大幅勝出九成以上的申請人。 所以最後就會回到career goal的投射,最終一切都還是回到who you are,然後把自己變成一個炮彈,幫學校去打他的競爭對手, 這就叫「商學院經濟學」。 Sincerely, David 李 --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tw/2015/08/blog-post.html -- 大衛MBA生涯管理中心 www.mbacareerfitter.com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NSHMBA 官方職涯顧問 NSHMBA官網照片第一張: nshmba.insidemarketcenter.net/pastconference/08photogallery.asp 新生涯管理 部落格: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 Leadership is lov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2.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439548419.A.50A.html

08/14 23:48, , 1F
競爭策略用在商學院上,好妙!
08/14 23:48, 1F

08/27 00:36, , 2F
有條理 推
08/27 00:36, 2F
文章代碼(AID): #1LpSG3KA (MBA)
文章代碼(AID): #1LpSG3KA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