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疫情延招之燒香在平時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5年前 (2020/05/07 21:5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疫情延招之燒香在平時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0/05/mba.html 不知不覺五月已經快過一周了,感念台灣防疫超前部署,已超過20餘天本土0確診!可喜可賀~ 然而,隨著全球疫情的肆虐,名校如哈佛公佈營收短少約35億台幣! 在哈佛與史丹佛等領頭羊名校紛紛凍結教職員薪資, 大到不能倒的世界名校們紛紛祭出延長招生、延後繳交考試成績、甚至免試入學,如:M7西北, 以及成績單評分標準只需分為「過」與「不過」, 甚至還有M7名校如:哥大,開出直接開放大學生申請的「延後入學」課程(Deferred Enrollment Program),才大四就可能直接錄取,等畢業後工作2~5年再回來念。 可見即便是世界名校,也因為疫情肆虐而急缺學生。 繼前兩周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各名校窄門出現一生一次的供需顛倒現象 此時不申,更待何時? 就美國追夢網Poets&Quants的報導,平時能錄取Top 100大名校的申請條件,現在應該錄取Top 50名校; 而平時能錄取Top 50的申請條件,現在應該能錄取Top 25名校,以此類推。 而就上課方式部分,各校也紛紛將實體課程改為線上。 當然也有個案反應,由於時差關係,可能會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 不過也有個案分享MSx線上預錄課程經驗,各國學生再另約時間討論課堂內容。 而由於疫情乃暫時性的,校名卻是終生的,即便是一時調適時差,而能換取平時難以高攀的校名,也或許是一項值得的投資。 由於眾多學校將今年秋季班入學的招生死線延至6月1日, 在平時風平浪靜的4、5月,竟然突然像12月一樣,大量個案擠破頭在趕申請死線~ 除了疫情下,全球連動的供應鏈斷鏈,及因為封城及保持社交距離,所造成的全球經濟恐慌,而帶來的職業安全不確定感壓力下, 有在寫Essay尤其Career Goals的申請人們馬上就會發現, 在突如其來、如此緊迫的時間壓力下,生涯目標怎麼寫都不對: - 為甚麼要在如此急迫的時間點入學? - 具體長短、程生涯目標究竟為何? - 為何需要這些延長招生的學校? - 大學選校與主修選擇動機為何?修課邏輯為何? - 為甚麼有念或沒念研究所?研究所是否直接接續大學之後?或是先當兵或先工作?動機為何?跟生涯目標的關係為何? - 領導經驗有哪些?為甚麼會有這些領導經驗?具體培養了哪些領導力?各項領導經驗之間的關係為何?這些領導力又跟生涯目標的關係為何? - 課餘與業餘活動為何?這些主修與業餘活動與生涯目標的關係?背後驅動力為何? - 你究竟是誰? - 這些生涯目標為甚麼是由你來做?為何非你不可? - 推薦人選擇邏輯為何? …等。 當前有效的生涯管理方法,是筆者自常年對各國個案進行生涯諮詢的經驗,所歸納出的「情緒流體」邏輯--從每個人在家庭成長的背景中,找出青出於藍、超越父母與手足的求生技能組合。 這些求生技能因為從小就贏過家庭競爭,因此會成為熱情興趣。 再將這些熱情興趣技能重組後投射,並透過價值鏈模型商業化,就會自然成為非你不可的使命工作, 並且這項使命會召喚你,使你在追求快樂事業的過程中,不受任何阻力或危機影響,終至卓越。 而也才能具體定義出在朝向卓越前進時,所欠缺的各項技能,而遴選出適合的學校。 如此才能在如此的疫情或金融危機中,抓准名校供需逆轉的機會,成長自己。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 SWLS 維基百科「快樂」測驗滿分 NSHMBA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David Lee's Career Management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 於MBA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01.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588859434.A.A40.html
文章代碼(AID): #1Uj18gf0 (MBA)
文章代碼(AID): #1Uj18gf0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