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27歲男職涯轉折困惑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5年前 (2020/08/05 23:20), 5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 27岁男,职业发展转折点困惑,求板上大神指点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0/08/monday-blue-buster-mba27.html 基本信息: 本人国内二本大学本科,master在Columbia,毕业后在华尔街某知名金融机构作quant工作到现在(5年),FRM持证,CFA还差一级。 转折事件: 本着试试看的心态,deadline的2周前开始准备GMAT和essay,last minute提交了Stern的parttime MBA申请,没想到很快拿到了admission。 公司报销,决定去读。 但是因为是试一下的心态申请,所以几乎完全没考虑选课以及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纠结: 主要是要不要转行。以及读MBA应该选什么课程。 我目前主要的工作是modeling,重点在credit/market risk。 如果不转行,MBA选课肯定专注于finance/economics/quantitative finance。 但是自己的兴趣其实是trading/asset management/hedge fund。 择业这事有路径依赖,目前薪水已过百万(rmb),直属老板以及部门老大都很欣赏我,所以继续在现在的公司做晋升会比较快,机会比较多。 如果转行做那种hot finance,比如IB,我只能MBA毕业后step back去做entry level,薪水是现在一半,加上bonus也没有太多,但是工作时间是现在几乎三倍,而且很难说自己能否be outstanding。 如果是去hedge fund,风险又有点大得无法承受:小fund说爆就爆,但是对于拿工作签证+中国护照的人来说,失业是一个极其棘手的事情。 如果是等拿到绿卡再转行呢,那时候恐怕就有老婆有娃了,work-life balance也许会变得更重要。 所以感觉要想搏一把,恐怕27岁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我自己扯了这么一堆,简而言之就是一个trade off:到底是沿着现在的easy mode继续往上做,还是在这最后的机会冒险转行。 或者板上大神能给出一些thinking beyong the box的建议? 答: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的作者,勞伯清崎所講的:「錢不能帶給你快樂」,就是在講這種狀況。 要是有人覺得錢能夠帶來快樂,那表示你還不夠有錢,不知道錢並不能帶給人們快樂。 您的思想有矛盾。 想離開現狀,又不想離開現狀。 想轉業,又不想轉業。 喜歡hedge fund,又不喜歡hedge fund。 覺得工作到了一定階段,有work/life balance,就想多拿個學位,當然這是好事。 但要是拿了學位,又不想進到沒有work/life balance的工作。 那就要搞清楚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了。 筆者曾咨詢過一名個案,是對方經由朋友介紹來的,在公部門工作,也是有洋碩士,一直覺得薪資不夠,但問他要不要進咨詢,薪水高三倍,又說不願意花時間再進修MBA。 後來抽絲剝繭後,才發現他真正要的根本不是薪水,而是一份自尊,因為連咨詢行業都要聽命于公部門。 挖出這個潛藏動機後,連個案本身都覺得難以置信。 但事實就是如此。 這是潛藏在下意識裡的價值觀,其實時常與大腦意識有所出入。 您的現狀像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然而要將眼光放遠。 理想的生涯,是做自己興趣的工作,用快意享受的技能,來做別人永遠做不來的事, 這樣才會在樂趣之中,賺取可觀財富。 要注意兩點:一是興趣技能在於享受「過程」,而不是在乎「結果」。 意思是在執行技能的「過程」中是快樂的,這樣才稱得上是興趣。 就像「幸福終點站」中,湯姆漢克幫航站粉刷油漆時,會跳踢踏舞那樣。 世紀經理人傑克威爾奇,跟股神巴菲特都講過一樣的話:”Find the right job, and you’ll never really work again.” 與”Tap dancing to work.” 當然不是只挑容易、好做的來做,否則那只是逃避。 即便在興趣領域中,要累積過人本領,必須要吃得苦中苦,那是必然的。 但要區分出那些只為了「結果的成就感」卻在過程中痛苦不堪,那就不是興趣。 而為什麼要挑興趣呢?原因很簡單,快樂三大泉源之一的「意義」,只有在進行自己有興趣的活動的時候,意義才會出現, 否則儘管能力再強,也不過是拿寶貴的時間來換錢罷了。 人生的意義遠大於錢。 再一方面是,人要成功出人頭地,必須要經歷千錘百鍊。 各行各業都一樣,行行出狀元。 只有在執行自己的興趣的時候,哪怕是一天十六小時沒日沒夜,才能廢寢忘괊飽A並浸淫其中,享受醍醐灌頂,不斷鑽研突破瓶頸,哪怕經歷多少個年頭都不怕,成功指日可待。 相反,一旦沒有興趣,就會像您在猶豫是否要選擇IB一樣,擔心工時太長,又沒有足夠動力能夠出類拔萃。 很顯然IB不是您的興趣。 老實說三個選擇您都沒興趣。 怎麼說呢? 現在這個工作不過就是薪資高,老闆賞識,但您心裡是覺得它雞肋的,才會想藉進修來突破現狀。 Hedge fund您也沒興趣的,不然再大的fund也是可以做爆的,就像袁紹坐擁百萬雄兵天下第一,一樣被曹操殺到剩十餘騎一樣,最後吐血而死。 Hedge fund的精髓就在於”hedge”,它的關鍵就在於它會爆! 筆者曾遇過個案,對這種「套利」的致命吸引力無法抗拒,像毒癮一樣,也因此從大卷商轉出來,跟對沖基金大佬一起跳出來自己開,因為他們要的就是那個瀕臨死亡的「窒息感」! 要對這種窒息感有強烈的挑戰欲望,才有可能「對沖、避險,並套利」。 這有時已經無關能力問題,而是個性要素。 有時候天才也會被放錯地方。 您的狀況比較像是數理邏輯能力強,但它不見得是興趣。 可以從工作與業餘活動中,找出「享受技能」,然後提煉後重新排列組合,才能得到一個「不用在工作」的人生志業。 最後回歸到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勞伯清崎,筆者念MBA的時候他本人有蒞校演講,有點不記得當時問他什麼了,不過他倒是肯定小弟的觀點。 錢一旦超過了基本的生活門檻,動機推力就會快速消失。 到頭來你會發現,只有做自己覺得會快樂的事業,才會真正帶來快樂。 希望這些對您有幫助~ Sincerely, David 李 -- SWLS 維基百科「快樂」測驗滿分 NSHMBA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David Lee's Career Management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 於MBA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189.17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596640854.A.0A2.html ※ 編輯: airturtle23 (49.216.189.177 臺灣), 08/05/2020 23:31:06
文章代碼(AID): #1VAivM2Y (MBA)
文章代碼(AID): #1VAivM2Y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