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MBA求職解說1

看板MBA (企業管理碩士)作者 (三隻小豬)時間3年前 (2022/04/27 14: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MBA求職解說(1) 已經進入四月底,根據海外在學生個案們反應,對於MBA絕大多數在學生而言,已經是一 、二年級下學期,適逢找實習、找工作的緊鑼密鼓時刻,至為關鍵,因此有必要發專文解 說MBA就業邏輯,讓準畢業生們有個頭緒。 根據筆者當年進入美國西北岸最大獵頭經驗、及三生有幸成為「NSHMBA」美國最大MBA徵 才會 的史上首位華人職涯顧問經驗、以及常年協助世界各地MBA在學生與畢業生找實習與 就業、甚至轉職的經驗,先來分享幾個大原則,日後會再行說明細節。 下文主要以畢業就業為切入點,找實習的在學生們也可以比照辦理。 先來分享求職時的幾個大原則(一般求職也適用): 一是要專注於自我了解,並培養「被討厭的勇氣」,不受外界干擾; 二是專注培養核心競爭力; 三是發展屬於你的「隆中對」; 四是讓機會來三顧茅廬,而不是到處亂社交 五是「機會光譜」概念 六是薪資談判 ...等等,細項日後補遺 簽證問題、履歷寫作,與Cover Letter寫作由於結構複雜專深,會再找適當時機發文解說 。 由於各原則都既廣且深,今天只能先解說前面部分重點,其他待日後集數分享。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點—「自我了解」,並不受外界干擾,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由於商學院寸土必爭的排名之中,以權威排名US News為例,學生可控條件(73.75%)中, 光與就業有關的條件,包含:畢業三個月內的就業成功率(21%)、畢業起薪(14%)、與僱主 滿意度(15%)等,加起來就有50%,超過學生可控條件的三分之二。 因此學校越到畢業會越緊張,而在動輒數百位準畢業生的龐大就業壓力下,最直接有效的 辦法,就是不斷開就業課程與講座,一周可以開好幾場、甚至早上管顧業、下午金融業、 晚上科技業都有可能。 並且運用同儕壓力,讓已經找到工作的同學上去分享成功就業經驗,這樣會使在台下已經 壓力很大的未就業學生們壓力更大,看起來像一群魯蛇,直到全員崩潰為止。 尤其,由於起薪就占了排名的14%,越高薪的工作,如:管顧與金融業,越對學校的胃口 。 然而,殊不知就業是非常個人導向與背景導向的。隔壁同學拿了一手管顧offer,自己卻 一個也拿不到,好像自己一無是處,其實可能是因為同學家就開管顧公司的,親戚朋友本 來就一堆管顧缺。 另一方面,要建立「同學間沒有線性關係」的基本觀念。 就業是非常吃過去背景的。 例如:光電背景要找管顧缺或金融缺,除非有特殊條件加持,否則幾乎是難如登天。 也因此,求職時要專注於自身背景與定位,而不被主流輿論所左右,其關鍵就在於「被討 厭的勇氣」—不隨波逐流,並維持獨立思考的自由。 那麼,眾多MBA學生就是想靠學歷來轉職,難道不行嗎? 當然可以,筆者自己就是一個個案,靠的是「Transferable Skills」可轉換技能、「 Jigsaw Puzzle拼圖策略」、「Thought Leadership 領域領導思維(隆中對)」,以及實 際上在MBA所培養的企業問題解決能力等。 後面由於時間關係,先給一句重點,讓目前在求職的準畢業生能臨陣磨槍:簡單說就是要 用自成長過程養成的3大興趣技能(而不是只靠經驗或沒興趣的特長),透過兩年的MBA強 化,突破產業現況,用獨特專業來解決企業問題,突破競爭。 才不會將錯就錯。 最簡單的做法是問問知己朋友們,請他們告訴你:你最明顯的3個興趣技能與行為模式是 什麼?然後將之重組。 或是尋求專業協助。 這樣就會變成工作來找你,而不是你去找工作。 (待續) Sincerely, David Lee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22/04/monday-blue-buster-mbamba1.html -- SWL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活滿意度」快樂測驗滿分 NSHMBA 美國最大MBA徵才會 首位華人顧問 David Lee's Career Management Monday Blue Buster 每週一MBA生涯之公益解惑日 於MBA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147.40.1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BA/M.1651039642.A.340.html
文章代碼(AID): #1YQDsQD0 (MBA)
文章代碼(AID): #1YQDsQD0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