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ERP 自行開發導入
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分享這段時間的經驗
大家都知道ERP導入最重要的是人,但如果那個人"只有你"的話會怎麼做呢
幾年前轉作free lancer生活空虛後又轉作資訊管理職
發現管理職要不設計系統純作管理對一般企業來說真的很難
掛名的那種就不去討論它了
最重要還是找不到對的執行者,效率總是大打折扣
因緣際會在某次飯局後,開啟了這次的顧問+單人開發團隊副本
正式OB前一週顧問拿了公司現有訂單系統環境要研究
就在泡沫紅茶店用餐時就順手破解系統安裝變成單機板
(這個點奠定了後來單人副本契機)
跟顧問正式空降之後 (其實就是掛了管理職的開發人員)
第一天進來還差點遲到 (這篇打完明天大概又最晚進公司了)
結果發現全公司的人都在會議室等你自我介紹 -___- |||
想說無心插柳對方還這麼高規格接待,看來是玩真的
沒想到大概不到一週就接手改造 TIPTOP 這燙手山芋
公司是間不到五百人的傳產製造業,完全沒有IT專職人員
買過六、七套ERP,從沒成功過,大概就是一般ERP顧問眼中的肥羊
剛去的狀況是買了 TIPTOP 但使用率是0,光料號部份就耗了快兩年
後續客製化做不了又上不了線的情形下,到後來還是忍痛format掉
>>>> 第一個月
(官方說法) 開始製作主題針對公司相關人員作訪談
(實際上) 閒暇之餘作作MIS、網管、機房規劃跟一些軟、硬體建置
很快地認識公司大部份的人
也很快地突然這些人換了一批 (傳產不EY)
但也從這意識到在這要導 ERP 要先改造公司的一些文化
>>>> 第二個月
認真畫流程圖作PPT,自己規劃要作哪些專案、用什麼技術,排定時間表向上面報告
參訪工廠生產流程之餘就開發自己的系統
>>>> 第三個月
上線,沒錯就是自製系統提前上線
顧問有跟老闆交待的壓力,這邊有點趕鴨子上架
上線部份大概就是
外掛原本的訂單管理,讓 ERP 更快速處理原系統作不到的、甚至防呆功能
簡易的BPM核心跟一些表單流程 (公司一開始的表單需求,後來全數廢掉了)
不需建料號的 BOM 表 (設計上反而有點複雜,但就是產業特性,建料號會很慘)
可以透過電腦、手機操作 ERP 等一些簡易作業都有
>>>> 第四個月
提前上線反而獲得不錯成效,雖始料未及
但也埋下影響開發的禍因 --- 被老闆抓去作實質的經營管理
幾乎大大小小的會議無役不與,光開會要耗掉 30% 工作時間
平常大概15分就可以開完的會演變成一開就是半天或一天
硬體部份工作也佔掉快一半,想補人卻要不到缺
>>>> 半年
每次開完會,有些討論到的東西想到就陸續系統化在 ERP 上
很會作是吧!? 就需求一直丟過來
大概每週會議都要 DEMO 系統或說明新增什麼功能如何結合經營管理
系統作到快像變魔術,沒多久又被拉去協助工廠生產管理
>>>> 九個月
到這邊軟體開發有點延遲,主要是 HELPDESK 相關問題不斷
在OA投資太少,甚至很多十年以上舊電腦
乾脆花了點時間全檢跟呈建議案把總公司這邊一併整頓
加上
顧問信誓旦旦跟老闆承諾要用 ERP 換掉原本訂單管理
從這邊開始有點意見分歧
主要是工作量太大,搞到自己開發的WMS要開規格外包出去
甚至一些小型系統商DEMO的產品相對貴又不實用
攤牌講明(激烈溝通)之後,後續顧問就比較少介入系統方面的事
原本唯一的訂單管理也繼續留用(雖然真的不好用,但功能沒問題總比重寫來得好)
除了顧問也去跟老闆再次說明外,剛好也處理到些生產數據跟帳務上面的異常
後續老闆也主動開口要補人來幫忙
從這邊開始就是單人副本,也賺到不用去參加會議多點時間開發
>>>> 再半年後
因為不用去開會了加上自己可以天馬行空作一些案子
開始針對自製系統作整合 (ERP 精神所在)
先是從上游工廠的 WMS 作起,控管生產/庫存,優化出貨流程(刷條碼)
然後回頭將資訊整合給生管半自動扣帳,財務也透過部份資料作成本帳
業務訂單報表會用到的全部數據 & 圖形化上系統 ex.接單預測、簡易BI功能
讓3小時的報表3分鐘就拉好
生產管理作業部份先同時上系統作業
自己想辦法連接工廠生產設備資料出來分析 (有的德國、有的義大利文看的很痛苦)
工廠端也上線簡易 MES 做產能回報 & 分析
然後將這些作業全數整合在 ERP 上縮短溝通時程
到這邊算是降低人員流動率漸漸有些成效
後來才知道公司因此節省很多成本賺了不少錢,從這時被公告成為萬惡的資方成員之一
>>>> 成為資方一員後, 其實我還是批著資方外皮的勞方
所幸後來找到位不錯的軟體人員,從技術方面開始磨練起
老實說,態度正確人就對了
除了開發的物件共享外一開始省去很多重工時間
也花了點時間教硬體跟網管方面的技術,後續幫了不少忙
軟體方面一開始也是帶作系統培養成SA,大概半年多後就獨當一面分析需求
這段時期除了帶人外就是上線一些 ERP 外圍系統
>>>> 養精蓄銳
沒多久又被老闆召見,下游工廠帳目多年不清不楚加上要作半自動化倉儲
請來的財務主管沒辦法搞定,所以只能透過 ERP 幫忙,間接授權管理大部份的人
當時上游工廠 WMS 已經自製上線,再買一套廠商的幾百萬,當然自製最省
就只好又自己來,系統上線是很快,已經有帳的倉儲是最難搞的
大概就是作中學,邊動員下面的人支援盤點,邊重新訓練所有倉管,制定SOP跟KPI
這邊好了之後就是手機盤點跟控制倉儲運作,分析人員作業效率跟打考績
>>>> 後續
打了文章之後一直斷線,都天亮了,後面類似情形就不贅述了
我自己的心得是
主導者的態度跟技術很重要
技術不夠正確、態度不夠堅決很多時候會變成妥協或走冤枉路
雖然系統還沒有完成,但成果已經出來,老闆很多事就比較聽得進去
自己的案例是
最後不外包 WMS
後續替公司省下大量金錢與人力
一例一休也不用擔心,小小的一個管理系統可以省下不必要的加班
往前跟 MES,往後跟出貨、財務對接還可以再省下人事成本
不為APP而APP
手機用ERP一樣可以爽爽用不會不方便
有非資訊顧問建議作特殊APP去拿政府幾十萬補助,但APP成本可能要100萬以上
除了人事、財務跟訂單外大部份都陸續自製開發,有的還沒做完,核心工作約一年多人力
後來多半在作管理居多,ERP 反而有點荒廢了
老闆總是會覺得要 ERP 做更多,但老實說也要所有人資訊力也同時提升
這部份才是最難最花時間的
技術方面主用 C# .NET + MSSQL, 視需求偶搭其他語言與資料庫
因本身在系統架構上已有一定工作經驗跟累積(幾乎沒寫新code)
在自製導入的時程會比從無到有差一到兩年以上
以上,跟有志用ERP改變全世界(老闆)的同好交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5.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S/M.1487715601.A.595.html
推
02/22 09:23, , 1F
02/22 09:23, 1F
推
02/22 10:15, , 2F
02/22 10:15, 2F
→
02/22 11:08, , 3F
02/22 11:08, 3F
推
02/22 12:42, , 4F
02/22 12:42, 4F
薪資在企業是秘密,不過在PTT卻是公開的...廠廠 公道價8萬1
做多也要有效果才行,跟老闆說已經替你賺幾個e,董監酬勞記得多分一點才是真的
推
02/22 13:28, , 5F
02/22 13:28, 5F
推
02/22 14:11, , 6F
02/22 14:11, 6F
推
02/22 15:00, , 7F
02/22 15:00, 7F
→
02/22 15:16, , 8F
02/22 15:16, 8F
現在打怪沒經驗值了...
推
02/22 19:47, , 9F
02/22 19:47, 9F
噓
02/22 19:55, , 10F
02/22 19:55, 10F
→
02/22 19:55, , 11F
02/22 19:55, 11F
樂於工作+身體好在每個行業都是一定要的,不怕低薪怪怪的,一定要有合理報酬才是
→
02/22 19:56, , 12F
02/22 19:56, 12F
→
02/22 19:57, , 13F
02/22 19:57, 13F
推
02/22 20:00, , 14F
02/22 20:00, 14F
→
02/22 20:00, , 15F
02/22 20:00, 15F
文章太長其實最後有提到,很少寫新的東西出來,從無到有其實只有資料庫裡面的內容
大部份都既有素材改個烹調方式端出老闆想要的菜色
重點是擺盤(流程改善)跟教(教育訓練)其他人如何享用這道菜才是最花時間的
不過推文最後這一句才是重點,這又是老闆同意的另外收入了
推
02/23 02:18, , 16F
02/23 02:18, 16F
※ 編輯: konkonchou (1.160.5.182), 02/23/2017 06:59:36
推
02/23 08:19, , 17F
02/23 08:19, 17F
推
02/23 11:51, , 18F
02/23 11:51, 18F
推
02/23 13:58, , 19F
02/23 13:58, 19F
推
02/23 14:40, , 20F
02/23 14:40, 20F
最近事情作一段落有點傲嬌,老闆跟我說他想吃新菜(系統),應該要怎麼炒
我問他新菜(系統)已經有了,你要微波幾分鐘(報表樣式)再告訴我
→
02/23 18:01, , 21F
02/23 18:01, 21F
→
02/23 18:02, , 22F
02/23 18:02, 22F
→
02/23 18:03, , 23F
02/23 18:03, 23F
看工時,老闆讓我一週去一天就好,但經常是我來一整週只看見他一天
老闆看到我都沒跟我說
"了不起 負責"
新來的顧問如果一週來兩天就有兩百以上,但公司只請他一天
→
02/23 18:05, , 24F
02/23 18:05, 24F
→
02/23 18:06, , 25F
02/23 18:06, 25F
→
02/23 18:07, , 26F
02/23 18:07, 26F
→
02/23 18:08, , 27F
02/23 18:08, 27F
→
02/23 18:09, , 28F
02/23 18:09, 28F
既然是心得 分享作法也是應該的
其實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 SA+UX 觀念
User給什麼"規格"就實作出來,有時就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廠商可以這麼作,能不能用是一回事,錢收到就好,SA 該是誰應該要很清楚
一人來就乖乖當扮演好 PM + SA + SD + PG + DBA
除非 USER 比你更會開規格,那表示SA能力還需要再精進
當描述物料完成後系統自動建立可閱讀的料名,料號其實就 DB 中的 PK or identity
料當然要建,但不是為料號而料號 (跟為APP而APP一樣繞口)
料跟料之間可以互相組合成新的料
所以選好組合or成份就會自動生成新料名(料號還是 PK)
大概就滑鼠選個幾下,系統判斷無重複後產生新料
"料號"或"料名"完全不用在那邊設計某某代碼什麼意思,若解釋不夠明白可以再討論
這邊端看 UX 的功力
簡而言之,若100種料可以任兩種組合成新的料,且描述方式可異動
一般正向推導方式不是不行,只要好用就行
最後就看到一堆企業血汗建料號,然後格式一換就 GG 了
推
02/23 18:38, , 29F
02/23 18:38, 29F
→
02/23 18:38, , 30F
02/23 18:38, 30F
→
02/23 18:40, , 31F
02/23 18:40, 31F
→
02/23 18:40, , 32F
02/23 18:40, 32F
→
02/23 18:41, , 33F
02/23 18:41, 33F
→
02/23 18:41, , 34F
02/23 18:41, 34F
因為有不同類形的上下游垂直整合工廠
料的描述、形式、單位、組成方式等等各是截然不同的,但建立的邏輯是相同的
說穿了就是懶得再寫code,同樣架構也方便算捲算成本
至於庫存管理,除料外還要加工批號等等,一進一出/挪用管理,這又是另一套系統了
推
02/23 20:57, , 35F
02/23 20:57, 35F
→
02/23 20:58, , 36F
02/23 20:58, 36F
→
02/23 20:59, , 37F
02/23 20:59, 37F
傳產 !! 血汗 !!
※ 編輯: konkonchou (1.160.5.182), 02/24/2017 01:14:13
※ 編輯: konkonchou (1.160.5.182), 02/24/2017 01:14:55
推
02/24 10:03, , 38F
02/24 10:03, 38F
換位思考問題
通常用的人跟規劃的人是不太一樣,所以經常是使用單位看不太懂要一再教育訓練或查表
要是四十碼的規劃是在未來幾年內都適用無誤,那這高層也是挺強的
設計規劃的方法有很種,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推
02/24 14:48, , 39F
02/24 14:48, 39F
這...光稽核正確性就聽得來很嚇人
最近稽核一些對外文件代瑪,大概15碼不到,錯誤率就近2%,百碼實在太驚人
→
02/24 14:49, , 40F
02/24 14:49, 40F
推
02/24 22:23, , 41F
02/24 22:23, 41F
→
02/24 22:24, , 42F
02/24 22:24, 42F
這說到一個隱藏成本,自己在交通花費時間也佔整個導入時程約1/12以上
後來種子學員培養起來就輕鬆多了
推
02/25 11:33, , 43F
02/25 11:33, 43F
※ 編輯: konkonchou (1.160.4.189), 02/25/2017 13:44:03
推
02/25 15:17, , 44F
02/25 15:17, 44F
→
02/25 15:18, , 45F
02/25 15:18, 45F
→
02/26 00:43, , 46F
02/26 00:43, 46F
推
02/26 08:11, , 47F
02/26 08:11, 47F
→
02/26 08:11, , 48F
02/26 08:11, 48F
→
02/26 09:56, , 49F
02/26 09:56, 49F
→
02/26 09:56, , 50F
02/26 09:56, 50F
推
02/26 12:38, , 51F
02/26 12:38, 51F
→
02/26 12:38, , 52F
02/26 12:38, 52F
還是會視現場需求而定
兩家工廠一家機台多產量以日為單位,現場無大量資訊設備需蒐集成品統一輸入打標入庫
有時間容錯性,用web方式作業即可
另一家機台數少但產量以分計算,產出後旋即貼標入庫或出貨作業,有即時性需求
選擇使用WinForm本機輸入完資訊就一起列印貼標,用web的話動作會多個幾秒
主動控制設備商程式與PLC溝通,這就得WinForm,但講好用交換資料方式,用web也行
MES設計難處反而不是以上,是要作到7x24備援方案,剩下就是資料同步問題
通常會傾向作在local network,centralized 就很容易被on call
(至少不會因總部這邊網路或主機掛點影響到各廠生產)
※ 編輯: konkonchou (1.160.4.189), 02/26/2017 14:53:36
推
02/26 17:39, , 53F
02/26 17:39, 53F
→
02/26 17:39, , 54F
02/26 17:39, 54F
→
02/26 17:40, , 55F
02/26 17:40, 55F
→
02/26 17:40, , 56F
02/26 17:40, 56F
自己經手的設備通常管理者較不會在設備上操作,所以中控安裝一次環境即可
資料全都拋轉Local DB再同步回總部
查詢或報表產出都是透過web在進行,編輯異動則是OP在設備端winform/原廠程式進行
若資料蒐集點很多,有些廠商有賣Gateway暫存訊號再網路傳回中控,就不用一台台安裝了
倒底哪種適合說不一定,還是得視狀況而定
推
02/27 11:52, , 57F
02/27 11:52, 57F
→
02/27 11:53, , 58F
02/27 11:53, 58F
若在維護上力不從心表示系統/程式/問題處理品質並不佳,這是相對的
SA有做好跟一開始就在系統/程式埋入bug reporting機制一定可以減少這方面問題
通常會花比較多時間還是在DB tuning跟一些問題的研究
(ex.製程防錯,就得去學習、模擬整個生產流程、資訊流等等)
衰一點就是自己人也不懂
得去跟原廠討論、詢議價等原廠技師飛過來才能解決問題,這通常2、3個月起跳
有時對方也不見得全了解他們家的系統,為了時效性($)也得摸摸鼻子幫對方兼作DBA
→
02/27 14:20, , 59F
02/27 14:20, 59F
→
02/27 14:20, , 60F
02/27 14:20, 60F
真的還蠻多總務等級投履歷,幸好人資沒有業績壓力
有時看到會自行開發ERP眼睛都亮了(抓交替),往下看內容是在某某ERP上開發報表...ooxx
推
03/01 00:38, , 61F
03/01 00:38, 61F
推
03/03 16:09, , 62F
03/03 16:09, 62F
推
03/07 22:36, , 63F
03/07 22:36, 63F
可以多多交流
※ 編輯: konkonchou (220.136.22.214), 03/09/2017 02:16:10
推
03/10 07:57, , 64F
03/10 07:57, 64F
→
03/10 07:57, , 65F
03/10 07:57, 65F
→
03/10 07:57, , 66F
03/10 07:57, 66F
大哉問,但就需求訪談的角度來看,資訊太少這問題很難問到正確答案
文化跟主管(人)在每家企業都是不同的,問題與改變方式都不會是一樣的
這跟ERP已經離題了
系統能幫忙的,就是做對的事情在短時間內做好(太多長遠規劃但做不到的案例)
專案成功可以累積信任,信任建立之後就好溝通,溝通順暢自然能消除本位主義
※ 編輯: konkonchou (1.163.32.186), 03/11/2017 16:11:25
推
03/14 14:28, , 67F
03/14 14:28, 67F
推
07/10 16:13, , 68F
07/10 16:13, 68F
推
01/05 17:30, , 69F
01/05 17:30, 69F
MI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