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由概念管理到精確管理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時間19年前 (2005/12/03 02:0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5-11-28/經濟日報/A12版/企管副刊】 ■ 梁定澎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辭世,對許多深受他管理知識薰陶的學者或企業家,都是一種 損失。杜拉克著作等身,對許多管理觀念的創新與推廣貢獻卓著,他的許多著作歷經 數十年而不衰,深受管理者重視。但是,在過去幾十年,管理知識也快速進步,整個 管理實務迅速由「概念管理」進入「精確管理」的境界,也就是由管理的藝術邁入管 理的科學。杜拉克的過世,或許剛好為管理的典範移轉立下一個里程碑。 概念管理和精確管理有什麼差別?簡單的講,一個是「知其然」,一個是「知其所以 然」。例如,略讀管理書籍的人都知道創新的重要,什麼叫低成本、什麼叫差異化, 然後可以講一堆案例。但是,怎樣的創新才會成功?抱歉,那是一門藝術,說不清楚 ,請參考一些案例和故事,這叫做「概念管理」。 概念管理說起來很生動,聽起來也很有道理,但是學了之後,用起來卻無所適從。因 為,講的人和聽的人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Google股價超過400美元這 件大事來說,概念管理大師會告訴你:「大家看,這就是創新價值的最好例證。」但 是,為什麼幾個史丹福大學學生創立的Google能夠成功的創新,打敗學長創立的 Yahoo,其他公司像Geocities則倒閉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更深入的理論和精確的分析,而現在管理者需要的就是更深入 的精確分析,才能夠讓知識的傳承更有效果。以Google和Yahoo在網路搜尋市場的競 爭為例,Google迅速成功,是因為提供網頁搜尋服務,Yahoo做的是網站(包括很多 的網頁)搜尋,因此Google比Yahoo更精確。Google的成功其實是涉及「搜尋的效率 」。 因此,要分析下一個搜尋的創新是否有市場,便需要看搜尋效率是否有明顯的提升, 這又涉及影響搜尋的因素和不同因素之間的互相影響,當然不是講個故事就能說清 楚的,需要的是嚴謹的分析和驗證。對創新者而言,也只有掌握精確的理論,才能 夠謀定而後動,不會把資源浪費在不會成功,或成功機率很小的創新上。 概念管理的另一個例子,是過去非常普及的管理理論「權變理論」。簡單的說,就 是「該如何管理,看情況而定」,這是概念管理,學了跟沒學一樣,只多知道一個 名詞。精確管理講的是「現在這種情況下,告訴我該看什麼因素而定,該怎麼看這 個因素而定。」也就是說,要有清楚的因果關係和判斷方向,才能讓管理知識更有 價值。 精確管理的另一個面向,是市場對精確數字的要求。當數十萬台的電腦訂單,要透 過供應鏈整合,在幾周內出貨到世界各地時,唯一有用的管理概念就是「精確」。 幾十家供應商的百萬件零件需要精確的掌控,企業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必須取決於 精確掌控的能力。 隨著概念管理大師杜拉克的過世,我們期盼下一位精確管理大師的誕生,讓管理的 專業由藝術和過去案例,邁向科學和先知理論。 (作者是中山大學資管系國家講座教授, email:tpliang@mail.nsysu.edu.twtpliang@mail.nsysu.edu.tw)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 喪禮處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17-173.dorm.ccu.edu.tw

12/03 03:21, , 1F
今天剛好看到這篇!
12/03 03:21, 1F
文章代碼(AID): #13a8kl00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3a8kl00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