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醉漢走路>>-獎賞有效,懲罰無用?

看板Management (企業管理)作者 (目標文章200篇)時間15年前 (2009/05/16 20:25),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內文摘自<<醉漢走路>>一書。 ...................................短文分隔線............................ 2002年,諾貝爾委員會把經濟學獎頒給了科學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在今日,經濟學家涉足各式各樣的領域:他們解釋教師的薪水為什麼那麼低,美式足球隊 為什麼那麼值錢,豬隻的生理機能為什麼限制了養豬場的規模(豬隻的排泄量是人類的三 到五倍,於是擁有幾千頭豬的養豬場製造出的排泄物,遠超過鄰近的城鎮)。 縱使經濟學家做出了很棒的研究,令人側目的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卻 非經濟學家。他是心理學家,數十年來與特弗斯基(Amos Tversky,1996年去世)合作, 一起研究並澄清了大家對「隨機性」的種種錯誤詮釋,這些誤解正是本書中即將談及的許 多謬誤的源頭。 在了解「隨機性」扮演的角色時,我們會面對的最大挑戰在於,雖然隨機性的基本原則來 自日常的邏輯,但由這些原則導致的許多結果卻違背直覺。卡尼曼與特弗斯基的研究,就 是因為一樁隨機事件的激發而開始的。 1960年代中期,卡尼曼還是希伯來大學的年輕教授,他答應接下一份不怎麼有趣的工作: 向一批以色列空軍飛行教官,講解行為改變的一般觀念及其在飛行訓練心理學中的應用。 卡尼曼清楚的解釋獎賞有效、懲罰無用的觀念。有個學員打斷了他,提出反駁,就此啟發 了他的頓悟,引導了他往後幾十年的探索之路。 「我通常會稱許學生完成的巧妙飛行動作,結果他們下一次總是會退步,」打斷卡尼曼的 飛行教官說,「對學生的不佳表現,我會大吼大叫,通常他們下一次都會進步。你怎麼能 說獎賞有效,懲罰無用?我的經驗可不是如此。」其他的飛行教官也有同感。 卡尼曼認為,飛行教官的經驗似乎是對的。但是,卡尼曼也相信那些證明了獎賞有效、懲 罰無用的動物實驗。反覆思索這個顯然的矛盾之後,卡尼曼突然想到:吼叫斥責只是發生 在進步之前,但與表象相反的是,它並非進步之因。 這怎麼可能呢?答案就在「迴歸到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這個現象裡 ;這意思是說,在純碰運氣的情形下,在一連串隨機事件中,緊接在不尋常事件之後發生 的,極可能是個普通事件。 情形是這樣的。 戰鬥機飛行學生都具有某種程度的能力,要提升他們的飛行技能,牽涉到很多因素,也需 要大量的練習。當技能經由練習逐步提升時,進步的程度在連續兩次飛行中,很難看得出 來。一次特別好或特別差的飛行,多半就只是運氣罷了;也就是說,如果某位學生做了個 特別漂亮的降落,遠遠超過他正常的水準,那麼回到正常水準的機會就很大,也就是下一 次的表現會差些。如果前一次教官稱讚了他,自然就顯得「稱讚無用」。 但是,如果學生那天做了特別糟的降落,例如衝出跑道,衝向空軍營地餐廳裡裝海鮮濃湯 的大湯桶,那麼第二天回歸到他正常水準的機會就很大,也就是表現進步了。如果他的教 官習慣在學生表現差勁時大吼「你是豬頭啊!」,那麼看起來就像「斥責有用」。 於是,一種「表面的」模式就出現了:稱讚學生表現佳,會有反效果;學生表現差勁,教 官大吼把他比成畜生,然後學生進步了。卡尼曼班上的教官就從這些經驗中,領悟到大吼 是有效的教育工具。其實,這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差別。 這個直覺上的錯誤,刺激了卡尼曼去思考:這樣的錯誤想法是普遍的現象嗎?我們是否也 像那些飛行教官一樣,相信粗暴的責罵可以改善孩子的行為、員工的表現?當我們面對不 確定時,是否還有其他的錯誤想法? 卡尼曼知道,人在做判斷時,必然會運用某些策略,來簡化這判斷工作的複雜程度,而與 機率有關的直覺,在這個簡化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吃了街邊小攤販令人垂涎三尺的炸玉米餅之後,你的肚子會不會不舒服?碰到這個問題, 你不會真的去回想那些你曾經光顧過的路邊攤,然後算算事後吞下的胃藥,得出一個估計 數字;只憑直覺回答就是了。 然而,1950及1960年代早期的研究卻顯示,人在面對「隨機性」時做出的直覺反應,在這 類情況中失靈了。卡尼曼想知道,這種對不確定的誤解到底有多普遍?這種誤解對我們的 決策過程又有什麼影響? 幾年後,卡尼曼邀請一位年輕教授特弗斯基來客座演講。午餐休息時,卡尼曼向特弗斯基 提到正在自己腦中成形的想法。接下來的三十年裡,卡尼曼和特弗斯基發現,就連在複雜 的題材上,不管是軍事或運動賽事、企業困境還是醫學問題,只要一牽涉到隨機過程,人 的信念與直覺就經常「出槌」。 ...........................心得分隔線................................. 這是個人在看訂閱的科學電子報介紹小數法則的陷阱時, 看到的書籍介紹裡的一篇短文,個人覺得很值得跟管理者在就獎賞和懲罰的部分作思考, 姑且不論事件的發生到底是否隨機(雖然本短文的主旨在探討隨機概念), 不過在就進行獎賞和懲罰的動作的背後,很可能我們都只是看到表象就作出判斷, 而產生對獎賞和懲罰動作與員工/同僚的表現相互連結的錯誤印象, 使得我們對個人的評價有了過高或過低的直覺認知, 或許這個也說明了月暈效果在人的直覺上所產生的陷阱。 制度的設計雖然某部分想將人的直覺評價的影響降到最低,例如多元績效考核, 不過還是必須承認,即使是多元績效考核,評價仍會受到人的直覺認知的影響, 也許得罪某個人,很快大家對自己的評價就變差了; 管理方格說最佳情境是(9,9)團隊管理,關係和任務都提升到最高的境界, 不過很多時候關係還是比任務重要的超多超多, 即使是鄉村俱樂部的領導風格,任務仍然會被完成,因為任務總是會被完成, 不論是好是壞,但是業務中心型的領導風格,雖然任務能完成的很漂亮, 不過關係太差,下一個走路,或調職的可能就是自己,但是任務一樣還是會被完成, 這種時候,文章就會告訴大家,所以管理者要有洞燭之見,不過什麼叫洞燭之見, 如何去思考表象之後的真實,這件事情到底在管理者的工作中,或者說在業界中 是不是重點,我倒是覺得挺懷疑的,因為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不過顯然地,這種表象的認知,跟資訊不對稱有關, 因為我們永遠都不清楚他人的狀況到底怎樣,針對員工或他人的表現,管理者也許不該 太快發作,進行獎賞或懲罰的動作,而應該沉住氣,去多觀察,和深入瞭解, 再作評判,以免產生人云亦云的錯誤認知,或者是事後追悔的錯誤行動。 而這也說明了,其實每個人在工作上的能力並不是特別差或特別好,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 在每個工作任務的完成上,所以被罵也不用太難過, 因為你的能力並沒有自己認為或老闆罵你時來的差, 但也不要因為幾次的成功而認為自己很行, 因為這樣就更容易犯下準理性決策裡所說的控制假象,而提高下次失敗的機會。 以上是個人心得,跟大家分享。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        |      |_______________        |    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88.217 ※ 編輯: slex 來自: 61.217.88.217 (05/16 20:41)

05/17 13:00, , 1F
感謝分享!
05/17 13:00, 1F

05/28 22:18, , 2F
很好的文章,謝謝!
05/28 22:18, 2F

06/28 15:10, , 3F
謝謝分享
06/28 15:10, 3F

07/02 21:17, , 4F
多謝不吝分享
07/02 21:17, 4F
文章代碼(AID): #1A3h2jJ- (Management)
文章代碼(AID): #1A3h2jJ-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