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這新聞 讓我擔憂未來
http://blog.roodo.com/haoya/archives/4733477.html 原文
經營之神圓夢 廈門長庚即將開幕Ready to go!
〈獨家〉經營之神圓夢 廈門長庚即將開幕
TVBS 更新日期:2007/12/27 19:27 尤美心
台塑集團進軍大陸醫療市場的處女作「廈門長庚醫院」,在籌備2年之後,主要大樓已經
完工,最遲在元旦就要開幕;這個總投資額超過50億台幣的廈門長庚醫院,佔地70公頃,
大約是半個內湖科學園區的大小,是「經營之神」王永慶在大陸打造的平民醫院。
TVBS記者尤美心:「這裡是廈門的海滄新陽工業區,台灣的經營之神登陸大陸蓋的第一座
醫院,廈門長庚,就在我左手邊的位置,它佔地達70公頃這麼大,要拍到它的全景不容易
,得在這個一河之遙的地方,才能找到最好的視野,而這座醫院預計在2008年的元旦就要
開幕。」
門診大樓外,工人們加緊趕工,此時的廈門長庚門禁格外森嚴,醫院大門整排玻璃上都貼
著禁止進入的告示,而進進出出的有施工人員,也有來自台灣的醫療團隊,以及前來應徵
醫護工作的大陸醫療人才。
這棟建築就是廈門長庚的「專家樓」,是專為外來醫護人員準備的宿舍,而在門診大樓後
方正在興建中的是「病房大樓」,未來將可容納1500床病床;整個廈門長庚廣納大陸、台
灣醫謢精英,將包括3個院區,共2000床、42科。
在廈門長庚的預定地,還有一塊地是專為興建護校準備的。工作人員:「1月1日正式開業
,告示是說1日開業啊。」
據了解,在廈門長庚開幕初期,兩岸的長庚醫院的病歷暫不相通,也只能使用大陸的醫保
,暫時不適用台灣的健保;目前,廈門長庚已經完成的是主建築「門診大樓」,軟硬體大
致齊備,只要相關的檢驗與証照一確定,隨時要開門營運。
陳恆光/綜合報導
由知名台商王永慶投資建立的廈門長庚醫院開業在即,據院方介紹,最快可在元旦前投
入服務,這標誌著王永慶多年來在大陸蓋長庚醫院願望的實現。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為爭取臺灣“健保”,方便臺胞就醫,院方正派人與臺灣衛生
主管部門協商臺灣人就醫刷健保卡事宜,如果順利的話,金門人、大陸台商及家屬,將可
就近到長庚醫院刷卡就醫,直接報銷。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臺胞就醫,還聘請了不少臺
灣名醫來坐診。
開業後,該院將逐步引進臺灣長庚醫院較有技術優勢的器官移植、整形、心臟手術等科
目。醫院稱,他們服務的病患,八成為一般民眾及醫保用戶,即走“平民路線”。
===========
〈遠見〉王永慶新霸業 未演先轟動
遠見雜誌提供
2007 / 12 / 11 星期二 16:31
副標:廈門長庚試營運,震波不斷
12月初試營運的廈門長庚醫院,成為王永慶開啟大陸醫療霸業的第一步。以管理聞名的長
庚醫療體系,會為大陸帶來什麼新模式?
布局11年、興建兩年多的廈門長庚醫院計畫在今年12月初試營運,從今年夏天醫院建築略
具雛型起,就引起兩岸醫界好奇,想一窺究竟。
11月中旬,中華軟體協會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論壇」,因為議程包
含了參觀廈門長庚醫院的活動,吸引眾多兩岸醫界精英出席。包括大陸的衛生部副部長曹
榮桂、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主委李包羅、台灣彰濱秀傳醫院院長徐弘正、台
灣護理學會理事長李選等人,都赫然在列。
這些有錢、有聲望的官員與大牌醫生,即使住在如青年活動中心等級的「廈門國家會計學
院」也甘之如飴。
「台灣的公立醫療體系人員平常少有機會到大陸交流,都認為這是一次好機會,」中華軟
體協會祕書長張國鴻表示。
廈門長庚醫院的興建堪稱未演先轟動。
李包羅形容,雖然已有旺旺醫院、日月光投資的景康診所等台商投資醫院率先成立,但真
正台灣知名醫院登陸,這次是頭一遭。不只北京、上海、廈門,整個大陸醫學界都在經歷
一次「長庚震撼」,每家醫院都在觀望:以管理聞名的長庚醫院體系,會為大陸帶來什麼
樣的「新模式」?
◎廈門長庚,掀起醫療人才戰
李包羅說,大陸醫院有九成以上屬公立,管理方式傳統,大家心目中期待長庚帶來的不只
是新商業模式,還等著看長庚經驗會在大陸碰撞出什麼樣的新醫病關係。也因此大陸醫界
人士都想搶先一步來參觀,滿足好奇心。廈門長庚醫院吹皺兩岸醫療一池春水,是因為這
家醫院同時代表了幾個層面的意義:
一、就台塑集團來說,這是王永慶大陸醫療霸業布局的第一著,廈門長庚園區所隱含的龐
大醫療、養老商機才正要啟動。
二、對兩岸醫療界而言,廈門長庚醫院所帶來的「台灣經驗」是否水土相符,將成為未來
外資醫院在大陸發展的參考指標。
三、對台商來說,有一家來自台灣的大型醫院開幕,無疑是生活的一大後盾。
四、廈門官方借力使力,企圖將長庚與當地大型醫院結合,往海峽西岸醫療重鎮的目標邁
進。
事實上,長庚醫院還在籌備階段,就已經在廈門引起一波醫院升級風潮與人才爭逐戰爭。
廈門最好的兩家公立「三級甲等」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一醫院都嚴陣以待
,改建醫院建築,並改良醫院動線,強化原有優勢。
另外,廈門衛生局官員也指出,廈門地區醫師與護士原先平均薪資比例是二比一,現在已
拉大到七比一,長庚的閃亮招牌加上良好薪資條件,造成當地醫療體系薪資結構大洗牌,
尤其醫師身價往上看漲,已衝擊到醫師的流動意願。
◎三甲醫療,園區砸金56億
在11月的暖陽下,台灣與大陸各界組成的訪問團,來到位於海滄新陽工業區內的廈門長庚
園區基地,海風陣陣吹拂,還帶著潮水的香氣,舒服極了。
廈門長庚完全複製林口長庚的醫院分科、動線與管理。園區面積達70公頃,包括醫院區、
護校區、養生村等三個部分。其中醫院區有門診醫技大樓、病房樓、專家樓、動力中心等
四棟,總投資額約13億人民幣(約新台幣56.7億元)。
雖然大陸官方批准給廈門長庚醫院的病房數是2000床,但在中央政府力推醫療升級的氣氛
下,依照規模與慣例,廈門長庚發展到成熟階段時,還可擴建至4000 病床。預計在試營
運初期,長庚只會開放門診醫技大樓,共500張病床,至少515位相關人員將分期到位。預
計一年後滿載2000床後,將有250位主治醫師、250位住院醫師、1600位護士,以及醫檢師
、藥師、行政人員等,共有3200人到位。
這樣的醫院硬體規模可名列大陸醫院等級最高的「三級醫院」,若營運得好,獲得「三級
甲等」更不是問題。但是,遠望整個長庚園區,護校區、養生村卻仍是黃土漫漫,連即將
營運的門診大樓大門都尚未完工,後方病房樓還搭著鷹架,傳來吵雜轟隆隆施工聲。參訪
團的院長、醫生們紛紛竊竊私語:「剩下不到一個月就要試營運,來得及嗎?工地那麼吵
,病人住得下去嗎?」
走進仍施工中的門診大樓,戴著工地安全帽徒步走上五樓的病房,長庚籌備處只裝潢出一
個完整的病房供參觀,其他病房的床鋪甚至尚未拆封,參觀者受到的震撼更大,一直詢問
長庚人員:「雖然跟林口長庚醫院的動線裝潢一模一樣,非常理想,但醫院不比飯店,時
間緊湊可以做得好嗎?」
◎醫療布局,長庚戒急用忍
回顧過去十幾年,長庚的大陸醫療霸業布局,打從一開始就不十分順利。
原先王永慶打算在大陸成立五個長庚園區,但2000年大陸開放外資設立醫院時,長庚只遞
件申請在河南洛陽、鄭州、福建廈門等三地設立醫院,最後大陸中央只批准廈門海滄新陽
工業區的土地。
從五個園區,到三個園區,最後選定在廈門先啟動,台灣長庚算戒急用忍。
除此之外,廈門長庚園雖腹地廣大,但離市區卻有點距離,需要30分鐘車程,若遇塞車還
要更久,加上海埔新生地建築條件不佳,耗費太多時間在打地基上,讓營運時間一再推遲
。
廈門長庚醫院總共花了兩年多時間才整好地、房子蓋一半,但集團高層已決定今年一定得
達到試營運的目標,讓廈門長庚醫院上下都感到無比壓力。去年底,王永慶曾循小三通途
徑到廈門考察,廈門長庚是重點之一;根據台塑內部人員透露,今年12月廈門長庚開幕,
「董事長(王永慶)再親自走一趟的機率很高。」
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不諱言,現在的氣氛是「情緒高昂,但又十分緊張。」
廈門市衛生局長黃如欣說,到11月下旬衛生局都尚未接到長庚的營運申請,若加上建築、
消防安檢時間,「衛生局只能盡量配合加快審核速度,但很難打包票,因為進度掌握在長
庚自己手上。」
◎發展受限,廈門先天三不足
雖然外界早已拭目以待,廈門長庚內部卻不敢太過樂觀。台灣長庚管理高層透露,台塑集
團曾事先做過調查評估,廈門長庚醫院一開始將面臨幾項挑戰,「都不是好過的關。」
首先是地理位置不佳。廈門人口最稠密處在廈門島內,中山、第一兩家三級甲等醫院都在
市中心,民眾看病已養成習慣,要病人坐公車到海滄新陽工業區的郊外看病,誘因實在不
高。
若是做台商的生意,也只能夠輻射到廈門的周邊;浙江台商要看病會選擇上海,廣東台商
會選香港。
第二,大陸成名的醫師大都聚集在北京、上海等地,這些大城市曝光率高、資源豐沛。好
醫師們不一定願意屈就到東南部城市發展。
另外,台灣長庚的醫師並未如外傳一次可以支援100個,而是每一梯次只有兩到三個醫生
進行短期支援,且還不太可能長期駐點。
第三,廈門人均收入還是跟台灣有很大的懸殊,如何取得營運收入和醫療品質的平衡,考
驗著廈門長庚經營者。
一名台灣南部知名私立醫院副院長在參觀完廈門長庚之後評估,如此郊區的環境,一定要
有完整的轉診系統才能撐得起來。在門診部分,雖然廈門長庚將加入大陸醫保系統,但仍
必須以龐大門診量才能衝出大業績,「當初王永慶會接受這種條件蓋大陸第一家醫院,如
果不是錢太多不怕虧,就是對長庚招牌太有信心,」這位副院長說。
◎複製林口,整形外科打先鋒
根據台灣長庚管理高層透露,目前內定的廈門長庚院長人選是林口長庚整形外科主任鄭明
輝,「但人事案還是得董事長(王永慶)簽准了才算數。」
不過,整個醫院營運走向由鄭明輝的專業背景就能看出來,整形外科、癌症、慢性病將是
廈門長庚的利基項目。
例如整形外科,一直就是林口長庚最引以為豪的項目之一。但廈門醫療市場卻還未完全走
向高消費的階段,鄭明輝領軍的團隊初期並不一定能搶到整形外科的高價位醫療市場。
另外,被視為大陸醫療商機「金雞母」的器官移植,因為廈門長庚是試營運,要搶大餅也
比較困難。不過,廈門長庚行政高層強調,器官移植醫療技術沒問題,只要獲得官方許可
,並且在手續合法、來源合法的狀況下,就能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坐在布置簡單、擁擠的專家樓會議室內,總執行長潘延健坦承橫在面前的種種挑戰讓他戰
戰兢兢,反倒是前往支援的高雄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盧勝男卻聊得躍躍欲試。
「對於廈門長庚的營運前景我們確實是保守、審慎的,畢竟大陸是完全不同的醫療環境;
不過,長庚在台灣本來就定位為『平民醫院』,台灣也是實施健保,所以我們有信心為廈
門長庚取得營運收入和醫療品質的平衡,」潘延健說。
◎鎖定重症,衝口碑建形象
他表示,根據廈門長庚醫院的先天條件,營運初期不會衝門診量,而是鎖定在癌症、慢性
病等重症病患,先「衝口碑」建立醫院形象。
醫院一開始規模也不大,卻將「五臟健全」;雖然實際作業上不詳細分科,但內、外、兒
、婦、腫瘤、復健等42個病科都有醫生可以看診,待門診量足夠後,才細分科別。
台灣長庚最引以為豪的電腦化內部作業管理系統、醫院動線規劃,也都將整個移植到大陸
。「檢驗單位和門診單位設在一起,開刀房跟加護病房位於同一個樓層,這樣的布局看起
來沒什麼了不起,但卻是林口長庚花30年建立起來的致勝關鍵,移植到廈門長庚也將發揮
相同效果,」高雄長庚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盧勝男說。
除了台灣管理經驗,廈門長庚為了能在一開始就「搶」到重症病患,還建立了一套網路轉
診分享系統,當地的醫院、私人診所都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同時取得病患的中英文兩種病例
,讓福建西南周邊的重症病患都可透過快速的公路系統在三小時內轉診過來。
「就像30年前林口長庚與台大、榮總分工闖出一片天一樣,位在郊區的廈門長庚也將與在
地的中山、第一醫院採相同的合作模式,而不是競爭關係,」盧勝男說,而且比起當初的
林口長庚,廈門長庚離市區更近,品牌也更響亮,在籌備期就吸引了1萬2000多封醫師履
歷表,最後篩選出100多位精英,「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抱歉,我們不收。」
盧勝男說,護士則刻意招收剛畢業的學生,比較能吃苦;醫院還特別推「陽光經濟」方案
,要醫病關係透明化,不收紅包,減少病人的心理與經濟負擔,「在服務這一關,廈門長
庚絕對不會漏氣。」
◎醫療提升,台商安心拚事業
一名大陸醫療人員在參觀廈門長庚醫院時,就充滿羨慕地向長庚人員說:「面試那麼激烈
,能進廈門長庚真是一種福氣,在這裡待個三、五年,學到整個流程知識後,肯定是各地
醫院的挖角重點。」
廈門長庚醫院終於要開張了,到底是誰獲益最大?當然非廈門台商莫屬了。
在一次台商聚會中,不少人分享了過去看病的慘痛經驗,包括「拔牙要先吊點滴」「濕疹
要敷四、五種藥」的荒謬狀況。
天明來軟件開發公司總經理鄭仁財說,台商普遍不信任當地醫療系統,「不生病是台商的
基本生存技能。」廈門長庚開幕後會讓當地台商安心許多,「拚事業也比較有後盾。」
雖然仍有各種挑戰等待克服,但王永慶的大陸醫療霸業藍圖正好與廈門市的區域大戰略不
謀而合,當地官員就稱這是「台商與官方的戰略大合作」。
今年底廈門長庚就要試營運,成績如何,能為廈門帶來什麼變化,拭目以待吧!
作者 林奇伯
--
http://www.wretch.cc/mypage/fannurs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244.60
Nurs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