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 留俄不能“青黃不接”

看板Russian (俄文)作者 (wladimir)時間9年前 (2015/08/25 01: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lx.huanqiu.com/2015/lxnews_0514/49741.html 留俄不能“青黃不接” 公費留俄指標將逐年增加   5月9日,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隆重舉行。70年前,中國與蘇聯 均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歷史上,曾有無數中國學生扛起行 囊,留學蘇聯。他們,是中蘇和中俄關系的橋梁,亦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今天,我 們重談留學俄羅斯,恰逢其時,意義深遠。為此,本報就留學俄羅斯話題采訪俄羅斯駐 華使館參贊、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主任維克多·孔諾夫先生。   ——編者   比鄰之國:留學俄羅斯不能“青黃不接”   記者:孔諾夫先生,您好!首先,祝賀貴國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圓滿成功 !歷史上曾經有很多中國學生留學蘇聯,在您看來,今天的中國學生留學俄羅斯的意義 在哪里?   維克多·孔諾夫:俄羅斯教育資源豐富,教育發展潛力巨大。尤其在蘇聯解體后形 成的國家里,俄羅斯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位居前列。歷史上,確實曾有很多中國學 生留學蘇聯,還有很多后來在俄羅斯高校留學。現在,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歐美同學會留 蘇分會工作,并在中國眾多重要領域施展才華。他們與俄羅斯保持著很好的聯系。   我們特別重視教育,希望有更多中國學生前來留學。如前面所言,老一輩的留蘇學 子很多,而當今青年一代留學俄羅斯的應該跟上,才能避免中國成語“青黃不接”所形 容的局面出現。   記者:與留學歐美國家相比,留學俄羅斯的優勢有哪些?有哪些利好?   維克多·孔諾夫:歐美有很多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因而去歐美留學很火。俄羅斯 也有很多優質高校。要說留學俄羅斯的優勢,主要聚集在費用方面,因為俄羅斯的學費 和生活費更便宜一些。眾所周知,去歐美國家留學的費用是相當高的,不是每個家庭都 能承擔。當然,中國學生留學俄羅斯,不僅在于性價比高,更在于俄羅斯培養了很多世 界知名的學者,俄羅斯有培養出更多科學家和杰出人士的潛質。   提到利好,有很多中國學生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留學。中俄兩國是比鄰之國,在人文 等很多領域有接近和相似的地方,利于中國學生的適應和成長。   高教理念:重在培養更高水平專業人士   記者:對于很多中國學生而言,俄羅斯的教育制度和培養體系還比較陌生,為此, 貴中心做了哪些努力?   維克多·孔諾夫:目前,主要是北京、上海和東北一些城市的中國學生,對俄羅斯 高等教育了解得多一些。中國內地,特別是靠近南方的地區,例如河南、山西和廣西等 內陸省份,對留學俄羅斯確實了解不夠。畢竟,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俄羅斯希望 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中國學生及其家長了解留學俄羅斯的方方面面。我們機構作為俄 羅斯聯邦獨聯體事務、僑務及國際人文合作署在中國的代表處,重要使命就是推進在中 國西南、西北和南方區域的教育推廣。同時,很多著名的俄羅斯高校,也經常會派代表 團來中國,參加各種國際性教育展,甚至還會去中國內地的一些高中和初中。   記者:俄羅斯高等教育的理念是什么?或者說,俄羅斯高等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才?   維克多·孔諾夫:說到俄羅斯的教育理念,我們非常重視國際學生。特別是當前, 我們將鼓勵國際學生來俄羅斯留學上升到政策高度,成為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然而,教育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它跟文化、科學等很多方面息息相關。通過教 育,能夠幫助人類提高知識和素養,能夠讓更多學生,包括中國學生更好地了解俄羅斯 。在這里,不得不提到俄羅斯文學和文化。其實,現在很多中國人對蘇聯和俄羅斯的文 學和文化都比較了解,像普希金就是經典代表。通過俄羅斯詩歌、文學家等,中國學生 能夠增進對俄羅斯的了解。   教育國際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主流趨勢,而教育國際化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教育 競爭力。當然,國際化不是單方面的,它是經濟、文化、科學等多方面的總體糅合到一 起,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要提高綜合競爭力。要提高教育競爭力,最主要的是提高 教育本身的質量。而怎么樣提高教育質量呢?一是師資的培訓,二是課程安排和教育計 劃的科學性和豐富性,三是終端,即要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目前,在國際性大學, 特別是金磚國家大學排名中,俄羅斯高校都比較靠前。俄羅斯教育與科學部非常重視俄 方院校的綜合排名情況。   在中俄兩國雙邊關系中,主要涉及三大領域——經濟、政治和人文領域,而教育屬 于人文領域并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就當前形勢而言,俄羅斯教育特別重要的是培養 更高水平的專業人士。   為了促進中俄合作,必須在語言等方面有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剛才提到按國際要求 培養高層次的專業人才,不只是語言方面,還包括技術方面,例如目前我們業已成立的 “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等幾類中俄高校聯盟機構,便是很好的例證。   教學設置:俄語培訓上升到聯邦計劃高度   記者:您能否介紹一下,俄羅斯高校有哪些專業受到國際學生青睞?   維克多·孔諾夫:以前,語言文學類比較受歡迎,但按照現在的形勢,則更加偏重 技術類。當然,還有經濟、數學、物理、化學、農學等。目前,最重要的是,為兩國培 養更多領先行業的高層次人才,例如航空、能源行業,包括納米、石油、化工等。   記者:目前,俄羅斯高校課程設置中,是否有針對國際學生的英文課程?對于留學 生的俄語指導,官方是否有相關的輔助?   維克多·孔諾夫:很多俄羅斯高校現在都采取雙語教學的形式,基本上為俄語和英 語雙語。在所有優秀俄羅斯高校中,都有英文碩士。而且,在一些高校,已經開始在本 科中進行英文授課。   俄羅斯政府支持對留學生的俄語指導,很多俄羅斯高校都開設了預科班。不僅有本 科預科,還有研究生預科。俄羅斯政府極其重視在中國推廣俄語,并將俄語培訓上升到 了聯邦計劃的高度。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我們兩國已經建立了中俄人文交流機制,在 去年舉辦的某次重要會議上,中方建議為了促使更多中國學生對俄語產生興趣,可以在 中國選出10到20所高中,并在高中開始教授俄語。   其次,是有關語言水平的測定。西方國家設立了雅思、托福等語言水平測試,但俄 羅斯在這方面還沒有建立嚴格的水平測試機制,所以俄羅斯也要在這方面逐步完善。通 過專業的水平測試,測出學生的語言水平,以便界定下一步語言培訓計劃和學習計劃。   再其次,俄羅斯派專家和教師來華,對中國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到2015年年底, 俄羅斯政府將向中國約20所學校公派俄語專家,平均每所學校將有一到兩名專家。   最后,俄羅斯政府制定了一項俄語聯邦計劃。每年由俄方出資,分批次向中國運送 有關俄羅斯語言、文學、歷史、地理等方面的教科書和參考書。一般而言,這些書籍將 優先贈送給中國一流高校。同時,我們的總部——俄羅斯聯邦獨聯體事務、俄僑及國際 人文合作署已與80多所俄羅斯高校簽訂了相關協議,將支持或協助這些院校的代表來華 開展教育交流及教育推廣活動。   吸引生源:中國境內公費留俄指標將逐年增加   記者:在保障國際學生留學安全和吸引國際學生方面,俄羅斯做了那些工作?   維克多·孔諾夫:2013年,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孫建明先生曾特別提出過 留學安全問題。總體而言,目前基本上所有俄羅斯高校都是安全的,尤其校園內是肯定 安全的。在俄羅斯的大學里,校園不只提供住宿,還是看書、休閑的地方,是一個綜合 性服務區域。   當然,俄羅斯政府非常重視保障留學生的安全,特別是保證留學生能夠感覺到安全 和自由,并能踏踏實實地求學。這里,不只是說高校安全,俄羅斯中小學校園也都是安 全的。俄羅斯政府盡可能地采取最先進的設備,通過校園監控以及其他手段,讓留學生 安心學習。   為了吸引國際學生,俄羅斯每年都有1.5萬個面向全球招收國際學生的公費留學指標 。具體到中國,去年大約有600多個公費留學指標,而今年則有望增加至800個左右。這 個數據是就總體而論的,包括預科、本科、碩士和博士等在內。要強調的是,公費留學 指標,并非免費贈予,而是要靠選拔。而且,剛才提到的對中國學生的公費留學指標, 不只是針對中國公民,還包括在華俄僑,甚至可以說不限國籍,只要在中國境內,都可 以申報。選拔工作主要由俄羅斯聯邦獨聯體事務、俄僑及國際人文合作署統一協調進行 。   此外,中俄兩國領導人提出,到2020年,要將兩國互派留學生總人數達到10萬人次 。目前,我們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所做的工作,都是在朝著實現雙方領導人設定的這一 宏大目標而努力。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俄互派留學生總數在4萬左右。距2020年還有5 年時間,而還有6萬人次的指標,意味著我們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不只是簡單地 湊齊人數,更要保證生源質量。   【觀點】   留學,以和平之名   2014年和2015年系“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青年本身正好是教育的主體。為了增 進兩國青年的互相了解,中俄兩國互派了很多代表團,包括藝術類、科學類、戲劇類、 醫學類等各個領域的青年進行交流。今年還將組織更多的代表團互訪交流,并繼續下一 步的工作。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正如孔諾夫參贊所言,老一輩中國人留學蘇聯的很多 ,但青年這一代需要加強聯系,以免“青黃不接”。在老一輩留蘇的學子當中,很多都 在各自的領域里非常杰出。為了能夠代代相傳,我們需要通過留學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化進程中,外來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對于 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語言等自有的東西一定要保存和保護好。當今中俄兩國政府 ,都非常重視對本國傳統的傳承,并力求將本國民族文化、語言和傳統發揚光大,簡言 之,就是不忘本。我的看法,教育國際化的過程,是培養國際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既 汲取外國教育和文化的精華,又保護和尊重本國、本民族的傳統和風俗。因此,在教育 國際化過程中,除了培養高級技術專家和人才,還要培養國際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   為了什么?為了保護世界和平,我們是邊境相鄰的國家,我們希望保護彼此的友誼 ,但友誼不是隨便說說而已,需要我們年輕人到彼此的國家去留學、去感受。(記者 黃 金魯克 采訪整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3.206.15.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ussian/M.1440438279.A.8F8.html
文章代碼(AID): #1LsrW7Zu (Russian)
文章代碼(AID): #1LsrW7Zu (Rus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