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社會企業Young at Heart

看板Social-Ent (社會企業)作者 (單車霹靂遊俠)時間12年前 (2012/11/17 16: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社會企業Young at Heart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614/794/751 編譯:賴菘偉 編按:原文為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企業管理教授David Bastone所撰寫之文章 ,他同時也是Not For SaleJust Business Fund的共同創辦人兼總裁。 當社會企業有完整的商業模式,通常就不難說服投資者投入資金。反倒是如何找到適當人 才幫助企業登峰造極、邁向成功,才是困難且複雜的。 「招攬人才」聽起來雖然容易,卻常使社會創業家陷入盲點而不自知。實際上,「社會企 業」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混種」企業,它結合了營利機構的運作方式與非營利機構的使命 感,只有少數人有過這種特別經驗。因此,社會企業的經營團隊需要去判斷加入者是否能 夠因應專業技能上的轉變及不可預期的挑戰。 社會企業所招募的員工,大部分來自於以下三個族群: 1.曾任職非營利機構,想跳離慈善事業增長見聞,對自己從事的工作仍抱有強烈使命感 2.曾任職一般企業,對於日復一日、單調冗長、缺乏意義的工作感到失望,從而想轉換跑 道 3.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於創造一個永續經營、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感到躍躍欲試 曾任職非營利機構的員工擅於將「需求」包裝成一個動人的故事,傳達給顧客群,等待願 者上鈎。但是,他們易於將注意力放在與獲利較無關的事情上,對於增加交易量與創造新 的銷售通路可能就比較不熟悉。對新興的社會企業來說,打響品牌固然重要,但如果產品 或服務不被顧客買單的話,光有品牌,其實也算不上成功。 而對於曾任職一般企業的員工,社會企業則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挑戰。社會企業是一條陡 峭險峻,難以成功登頂的艱困道路。有時需要找出一個全新的利基市場,同時還要大膽相 信這樣的計畫有利可圖,並且能展現出實際的社會影響力。但是,千萬不要低估社會企業 的獨特性與變動性,無論是商業模式、企業結盟、產品或服務的定位等,都可能隨著每一 季而有所變化。 曾任職一般企業的員工可能並不習慣如此快速的變動,有時變動會讓人感覺社會企業的創 業過程已經不是一場冒險旅程,而是處於「一團混亂」之中。更甚者,在努力經營以求獲 利之外,還要遵守社會企業對於社會與環境的承諾,這會加劇混亂的感覺。曾任職一般企 業的員工雖認同社會企業的使命,也努力想讓社會企業成功的營運,但卻往往不知該如何 整合兩者。 而因為預算上的不足,能給的薪水有限,幾乎所有的社會企業員工都趨向年輕化。除此之 外,大學畢業生通常比較具有社會企業需要的技術及媒體能力。但最重要的,相較於積習 難改的年長者,將社會企業的策略及技能教給虛懷若谷、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要容易多了。 一般而言,一個理想的社會企業組成,應該包括先驅型的年輕尖兵及老成富有經驗的人士 。因為長者的智慧可使企業免於危險之中,所以找到合適並可融入工作團隊的老手雖不容 易卻是很重要的。在我服務的機構中,我曾遇過不止一位有經驗的主管向我承認,他們無 法遵從一個二十來歲的領導人所提的意見。但在社會企業的文化中,決策的方式通常是採 納最好、最可行的意見,而不是看頭銜或學經歷。這樣的結果使得只有喜愛每天學習新知 、有熱情活力的老手會留下,其他多數都會因自尊心受創而選擇離開。 最後,我給社會創業家的最佳建議是:建立一個學習的文化,吸引想要自我成長而且好學 不倦的人。在我服務的機構裡,我們會不斷問自己:「我們有比上個月更有智慧嗎?」如 果連續幾個月的答案都是「不盡然」的話,那可就危險囉。 資料來源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Hiring Talent for the Social Enterprise Means Going Young http://ppt.cc/B5f6 -- ========== 更多有關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123.4
文章代碼(AID): #1GfxPTef (Social-Ent)
文章代碼(AID): #1GfxPTef (Socia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