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義工是有錢人的專利?
義工是有錢人的專利?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387/13/808
文:莊雅婷
2007年,夏天,我在柬埔寨實習,做一些別人會說很有「愛心」的事情 ─ 我在幫一個非
營利組織做微型貸款成效分析的研究,隨同一組當地人,訪問了300多戶接受微額貸款的
客戶。從另一個角度看,似乎又不是那麼有愛心,因為這個實習工作,是支薪的,因為是
美國機構贊助,剛好又在一個生活水準不高的地方,所以算起來薪水不低,老實說有點汗
顏,因為兩個月的實習薪水,大概是台灣畢業大學生4-6個月的薪水。
我住的地區屬於一個非營利組織密集的地區,走在柬埔寨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這樣一個
地區,看起來卻像個觀光客集散地,有酒吧、美式早午餐店、口味西化過具有東南亞風味
的特色餐廳,到處可以碰到來這裡做義工的西方人。我在實習期間認識一個華裔美國朋友
安娜(註),已經曾經在埃及以及其他地方都有豐富發展工作的經驗,安娜的朋友,也已
經在柬埔寨工作了兩年,坐嘟嘟車時遇到兩個在聾啞協會工作了半年的澳洲人,這裡有
UNDP,UNEP,UN Population Fund,Oxfam,CRS(Catholic Relief Services)的分部,
還有很多大大小小關心不同事務的本地非營利機構。
我比較納悶的是,為什麼這裡非營利機構工作的外國人清一色都是白人,而我和另一個同
行的印度實習生,是其中的稀有動物。
這讓我回想起小時候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外國的傳教士在台灣做醫療服務,他在台灣服
務了好幾十年直到老去,聽到的時候覺得很感人,居然有人願意到別的國家,為不同種族
的人服務傳教直到老死,那時的我覺得汗顏,因為從小到大我根本沒做過啥義工工作,最
多就是每日一善拾金不昧,在公車上讓座給老弱婦孺而已。
比起那些白人,我們豈不是很羞愧?
現在想想,其實事情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簡單。
為什麼安娜有那麼多認識的朋友在發展中國家做義工,而我卻沒有?不是因為她朋友比較
多,也絕不是因為她的朋友都比較善良,我想是因為,她們都是從小生長在已開發國家的
幸運兒。
在柬埔寨服務的那段時間,深深覺得,義工本身就是一種階級性的工作,大多數是有閒錢
的人才有辦法掉到溝裡去旅行(所謂的take a gap year),拿少少的錢,到發展中國家
做義工。但是這些義工到發展中國家,也不是過著苦行僧的生活,他們仍然住在有冷氣的
飯店,吃著富足的三餐,我絕對不是說這些人應該要住不暖吃不飽,我想表達的是其實這
些義工多半沒有過著比較差的生活,也沒有做很大犧牲,分析一下他們的成本大概是離開
熟悉的家園,冒著到發展中國家會有的一些流行病的風險(但是他們多半已經打了疫苗,
吃了預防藥,甚至有充足的保險),犧牲半年一年月入幾千美金的機會成本,甚至有很多
年輕人去服務的時機是剛好找不到工作的階段,不但沒有損失還可以豐富履歷。
對他們來說,他們的物質生活什麼都不缺,所以他們才有能力追逐心靈上的富足,行大善
,甚至得到一個十分特別而冒險的經驗,在一個不同文化的地方工作,順便到處旅行,還
可以花很少的錢買很多紀念品等。所以總歸一句,對於有錢人,這樣的義工工作,成本不
高、犧牲不大,相反的,是他們從這些地方獲得文化的激盪與心靈的富足。
會有非洲人到別的發展中國家做義工嗎?或者有原住民到其他地方做義工嗎?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荒謬,但仔細想想為什麼荒謬,同樣是人,為什麼只有西方人或先進國
家的人可以到別的國家做發展,卻沒有非洲人到別的國家做義工。除了他們自己非洲都管
不完以外,要到別的國家做發展工作,需要錢還有非常完善的背景支持,在非洲和其他發
展中國家的環境之下,是無法養成這樣的「善心」和視野的。
因為這樣的善心是受到環境的薰陶與經濟能力影響。
在發展中國家,就拿台灣來說,我們處於開發中邁入以開發國家的階段,所以教育裡告訴
我們要做的是拼經濟,拿到高等的學位,進入最有錢途的企業。
而在美國或歐洲,受高等教育並不是一件難事,富足的物質生活更是稀鬆平常,所以人們
追求的是更高的心靈的滿足,豐富的生活經驗,還有自我的成就。所以美國人有所謂的
Peace Corp(USAID的長期發展計畫),有一大堆NGO的unpaid intern,滿地出國服務的
機會,這樣的環境才能造成如此的風氣吧,但是到底是不是因為他們比較有愛心,其實很
難說。
我的結論並不是要否定先進國家推廣做義工或國際服務的風氣,我只是希望能夠推廣發展
工作的永續性和合理性,以及重新思考一個發展工作者的定位與意義。這些非營利組織的
工作是很有意義的,但是應該有更多機構提供平等的機會,讓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有志之士
,也能有同樣的機會建立國際視野,而不是連幫助世界平等的工作本身機會都是不平等的
。
再者,從事發展工作的人應該仔細想想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為何而來,能夠留下些什麼,
而非只是周遊列國一廂情願地在幫助人而已,因為以帶有優越感的「幫助」人或「我來教
你」的觀念是大有問題的。我們應該帶著尊重謙虛的心情,學習當地風土民情,用我們的
知識或經驗和當地人一同來思考有什麼辦法能讓世界更美好。
註:為尊重朋友,在此不使用全名。
作者介紹
莊雅婷
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應用經濟博士生,主修發展經濟。 從立志念MBA,投入行銷
工作,到23歲改變人生的印度實習工作半年,終於找到關心社會實踐生命的方式,投入研
究貧窮議題。從馬里蘭公共政策碩士畢業,主修國際發展與貧窮議題。曾在耶魯大學經濟
系教授的研究機構從事有關微額貸款的創新與研究。在印度、柬埔寨和美國都有實務研究
經驗。希望透過研究、寫作或各種社會參與,讓更多人瞭解貧窮議題、用不同形式投身相
關產業。她同時在Yating's worlds分享田野調查、美國留學、與期刊論文中的心得。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123.4
Social-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