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從非營利組織跨越到社會企業的幾個挑戰
從非營利組織跨越到社會企業的幾個挑戰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507/794/860
文:Jester Lee
本文原係2008年3月6日筆者參加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所舉辦的「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民間團體發展社會企業研討會」,針對「社會企業的創業規劃與營運策略」議題所分享論
文的部份內容。原論文同時收錄在該次研討會的論文集中。近來因為參與多元單位轉型社
會企業的相關活動與輔導,覺得相關的經驗對有志於此的朋友可能具有參考的價值,因此
特別整理並稍加修改潤飾,在此與大家分享。
光原社會企業創業之初,由於幾位團隊成員主要的服務經歷是在非營利組織的領域,因此
從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轉換到社會企業,對我們而言可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在這個過
程中,團隊曾經經過激烈地討論、辯證和溝通,而以下四個概念或是心態的轉換,是我覺
得最為困難的地方。
一、從「第三者付費」轉換到「使用者付費」
從非營利組織轉換到企業的第一個困難,是資源的來源與應用方式的轉變。從過去接受補
助或是捐款得到資源,轉而成為將本求利的商業模式。顧客付費並向我們交換服務或者是
產品,而我們藉此得到利潤維持生存,因此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成為重要的基礎。顧客也
許會因為認同我們的理念而購買第一次,但是如果產品的品質無法讓顧客滿意,顧客將會
流失。(註:此處「第三者付費」係指非由「服務提供者」或「服務接受者」,而是由第
三者付費)
二、從「受協助者」轉換到「服務者」、「生產者」或「消費者」
第二個轉換上的困難是角色的轉換。長期以來非營利組織(尤其是社會服務團體)希望能
夠協助或是服務的人群,如今轉換成為服務顧客(他人)。在曙光計畫中,我們不止透過
僱用的方式提供這群朋友穩定的工作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我們共同創業的夥伴。受協
助者不再是受協助者,他們有能力成為服務者、生產者甚至是創業者、消費者。因此,我
們需要改變「協助」關係而成為「夥伴」關係。
三、從「慈善」轉換到「生意」
進入市場,就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市場競爭,不但要服務顧客,同時也要對股東、員工和其
他利害相關人負責。此時領導人需要同時兼顧企業的生存和社會效益的達成,重新學習並
調整思考模式。第三個轉換上的困難即是從「慈善」到「生意」的轉換。在市場競爭中無
法避免的困擾,過去在慈善事業中可能不會遭遇。例如,市場競爭者的相互廝殺或是顧客
對於品質的高度要求。我們需要調整心態,重新學習。只談論有多少人受到幫助,或是訴
求這些人很需要幫助已經不夠,我們需要加上市場和損益等議題。
四、從「專案團隊」轉換到「企業組織」
第四個轉換上的困難或許是多元單位轉換到社會企業的過程中不得不跨越的難題:從專案
的思維中解脫。過去我們常依靠著申請政府補助或是爭取各種資源來進行服務,而這些補
助和資源常常是專案性質,因此我們需要依照專案的內容和資源的多寡組織專案團隊,規
劃方案並執行。如今轉換成為企業組織,對於組織結構和營運方法,必需著眼於永續經營
和發展。同時機構也需要網羅各領域的專業人才,財務的收入也從輔助或捐助轉換成為銷
售以及利潤。
從非營利組織到社會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其實有許許多多課題需要面對。諸如新創社企的
定位和原非營利組織之間的關係、是否繼承原有公益品牌的價值、治理機制與回饋機制的
設計,或是組織型態的選擇等等,都可能需要花許多時間與心力去處理。也因此歸零並且
重新學習,或許就是好的開始吧!
作者介紹
Jester Lee(李志強),光原社會企業共同創辦人暨第一任董事長。一個平凡人,喜歡學
習、沈思、幻想和探索。長期於非營利組織服務,身兼訓練師、戲劇引導者、文字工作者
、社會企業創業家和劇團負責人等職。
活動介紹
每個人都是改變創造者!2月3日,快來踏出你的第一步!
早鳥優惠延長至1/25!!!!!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3.16.139
Social-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