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被誤假公益 社企在台扎根難

看板Social-Ent (社會企業)作者 (單車霹靂遊俠)時間12年前 (2013/02/23 23: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社企流年會活動報導:被誤假公益 社企在台扎根難 本文網址: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828/794/907 本文轉自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記者張博亭/台北報導 「社會企業」概念在歐美國家相當普遍,然而在台灣,非營利組織要永續經營,常須仰賴 捐款,如果組織開始銷售商品服務,在偽善的社會氛圍下,也容易被認為是「假公益,真 斂財」,所以社會企業概念在台灣扎根有一定的難度,社企流今天在一周年論壇中找來許 多社會企業實踐者分享經驗。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是紀錄片「不老騎士」的幕後推手,她笑著說當時推動 不老騎士活動,拍成50分鐘短版紀錄片,受邀到香港創投放映時,當場就賣了10幾片光碟 ,作為公司營運的基金。林依瑩表示,台灣現況是公益團體忙於接政府補助案,但政府的 政策常無法符合民眾的需求,公益團體如果只靠政府,會待在框架裡,但如果靠企業,可 能受景氣不好影響,所以如果社福團體能自給自足,讓組織永續發展,這是最好的狀況。 以立國際服務共同創辦人周曦翎表示,自己以前在國外擔任律師,職業內容很容易向大家 解釋,後來開始創辦社會企業,除了要面對社會如何看待你,家人如何定義你等外在壓力 ,也要面對創投對社會企業經營獲利的質疑,她表示經營社會企業就要適時撇開道德束縛 ,而是要朝改善社會問題的有效方式來思考。以立的商業模式是招募並培訓國際志工,到 比較貧窮的國家蓋房子,並且幫助改善當地社會環境。 多背一公斤網站創辦人余志海表示,像孟加拉的窮人銀行創辦人尤努斯,就是用創業精神 來解決社會問題。社會企業不僅要解決社會問題,也必須要養活團隊,創造收入,像他們 團隊在09年有做公益賀卡,出售一張10塊人民幣,賣一張捐一本書給鄉村。他強調做社會 企業要有兩個參考標準,包括是否能真正改變世界?以及能否自我造血嗎?多背一公斤團 隊也蒐集了中國1600間學校的需求,做了一公斤盒子,裏頭裝有餅乾材料與使用指南,提 供學校老師活動主題建議,後來發放接近3000個盒子,也拿到更多活動教案,他們也設計 有趣的「救災包」來創造獲利。 【2013/02/03 聯合晚報】 收錄自「社企流一週年回顧專欄」 此專欄收錄社企流2013年2月3日一週年活動「From Idea to Action-五百個種子對世界 的想像」講者專訪與活動報導文章,以及精選2012年網站文章而成的「一週年特刊」,讓 無論從哪個時間點開始關注社企流的讀者,都能透過此刊物輕鬆地溫故知新、鑑往知來。 -- 更多有關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 社企流─台灣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 http://www.seinsights.asia/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粉絲團 http://ppt.cc/OHGY 社會企業討論區 PTT1 看板《Social-En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3.15.251
文章代碼(AID): #1HADtMZs (Social-Ent)
文章代碼(AID): #1HADtMZs (Social-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