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日本 AI博覧会 Summer 2025 觀展心得
(本文僅發表於 Ptt Soft_Job 版,內文可自由轉載,轉載時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 前言
自從離開上一份工作後,我便投入 AI 領域的研究與開發,並且已在數個客戶專案中導入
,尤其生成式 AI 更是目前最受詢問與嘗試的應用方向。
某日,長期旅居日本的前輩得知我轉往 AI 開發領域後,便不時與我討論 AI 切入日本市
場的可能性。
在一個炎熱的週日,前輩提到日本將於 8 月底在東京舉辦 AI 博覽會,問我是否有興趣
前往觀展並順便評估日本市場。我思索後,認為正好是個觀察市場的好機會,便答應了邀
約,並開始規劃行程。返台後,我整理了此次的心得與分析,原先是給公司內部分享,但
轉念一想,既然已經寫好,不如也公開給對日本市場有興趣、或仍在猶豫是否要踏入的人
參考。
本文僅代表我個人的觀察與主觀見解,不涉及任何公司或組織立場。由於才疏學淺、視野
有限,若有錯誤還請指正,並非常歡迎交流討論。
# AI 博覽會
要理解一個展覽的核心定位,通常可以先從主辦單位的性質窺見端倪。
本次博覽會由【株式会社アイスマイリー】主辦。AISmiley 成立於 2018 年,主要業務
是舉辦 AI 相關展會與經營 AI 媒體平台。如果要類比台灣的生態,好比「數位時代(創
業小聚)」與「未來商務展」的關係。
AISmiley 旗下最具代表性的展會品牌就是「AI 博覽會」。它同時經營號稱日本最大的
AI 資訊入口網站,內容涵蓋 AI 應用案例、技術分享與趨勢分析。不論是想了解產業動
態、調查競品,或尋找合作夥伴,都能在該平台找到有用資訊。企業也能透過廣告曝光來
切入市場,對於正在評估日本市場的公司而言,是個值得考慮的管道。
展會前,主辦單位會提供參展廠商資訊,包含公司簡介、產品介紹與 AI 領域分類。若對
特定廠商有興趣,參觀者可以先行預約會談時段,以確保商務交流更精準,而非只能在攤
位碰運氣。
整體而言,我將這場展會定位為:
- 以 AI 為核心的商務銷售平台
- 聚焦 B2B 對話
- 面向日本國內市場,而非國際市場
若您符合以下狀況,則可能不適合參展或參觀:
- 僅有概念或雛型,尚未成品化
- 缺乏日本在地用戶
- 尚未在日本設立公司
- 短期內無意拓展日本業務
日本展會的「主旋律」通常鮮明且聚焦,若產品或定位與其方向不符,則難以獲得理想效
益。展後統計數據(請見文末參考資料),也呼應了這一現象。
# 產品與服務趨勢
生成式 AI 幾乎是本次展會的「主角」。超過 80 家提供生成式 AI 相關應用,應用範疇
幾乎集中於「企業業務」;生活消費端應用則相當少見。我個人認為這與日本使用者的低
使用率息息相關。
根據日本總務省《令和6年版情報通信白書》:(令和6年 = 2024年)
- 僅 9.1% 日本人曾使用過生成式 AI。相比之下,美國 46.3%、中國 56.3%、德國
34.6%、英國 39.8%。
不使用原因依序為:
- 不知道怎麼用(約 41%)
- 生活中沒有必要(約 40%)
- 缺乏吸引人的服務(約 7%)
- 硬體或環境不足(約 7%)
即便是最常見的「資料查詢」用途,使用率也僅有 8.3%。
企業端的數據亦顯示差距:
- 積極活用 AI 的比例:日本 15.7%,美國 46.3%,德國 30.1%,中國 71.2%。
- 若含特定情境下使用:日本 42.7%,美國 78.7%,德國 80.6%,中國 95.1%。
- 另有 11.7% 的日本企業回答「不知道要不要用」。
這些數據清楚反映:日本企業仍處於 AI 應用的初步階段。除了文化上的保守,也與資訊
人才不足有關。
因此,展會中主流應用集中於:
- 客服:文字客服機器人、語音客服、表單查詢
- OCR:文件、收據、訂單等紙本轉數位
- 流程化:將企業 SOP 自動化
- 框架:提供工具快速建立 AI 流程或模型
- 課程與顧問:教育與導入顧問服務
- 專案:AI 解決方案與客製專案
# 日本市場分析
## 市場特性
日本雖是成熟經濟體,但在資訊技術應用上仍偏保守。通常由大型集團率先導入,再逐步
擴散至子公司與關係企業。換言之,日本市場以 B2B 為主,而非 B2C。企業往往更看重
「其他公司已使用」的案例,而非單純的個人偏好。若沒有在地公司與客戶基礎,僅憑概
念或雛型切入,成功率不高,光是評估期就可能拉長至一到兩年。
## 專業 vs 通用
服務大致可分為專業型與通用型。
專業型:若無國際級競爭力(尤其在美國有影響力),要在日本突圍非常困難。日本集團
公司往往會內部培養核心技術,或透過併購、代理方式引進,再由子公司服務整個體系。
關係廠商幾乎不可能脫離這個鏈條。因此,對於專業型服務而言,與代理商合作比單打獨
鬥更可行。
通用型:雖然門檻稍低,但仍需在地業務與行銷團隊協助。僅靠網路宣傳的擴散力非常有
限。
## 在地化
在日本市場,「在地化」尤為關鍵,尤其其企業 SOP 嚴謹到幾近「流程即信仰」。缺乏
例外處理的流程,往往會讓人無所適從。因此企業服務必須符合以下在地需求:
- 在地營運團隊
- 完整的日文文件與培訓
- 日文技術支援
- 能依日本客戶需求彈性調整
# 展場觀察
## 專案公司搖身一變成 AI 公司
展場中有部分廠商的宣傳資料列示了多項 AI 相關產品,但進一步了解後可發現,這些所
謂的「AI 產品」多數僅是將既有專案重新包裝,並以 AI 之名進行推廣。換言之,其核
心技術並未有實質創新,而主要是透過行銷策略吸引潛在客戶。
此一現象顯示,參展者在面對相關展示時應保持審慎,辨別何者為真實的技術突破,何者
僅是市場行銷的操作。對於期望在日本市場建立長期信任的企業而言,誠實揭示技術本質
,或許比短期的宣傳效果更具價值。
## 幾乎沒有海外參展的廠商
正如前文所述,本次展覽主要定位於日本內需市場,因此海外參展廠商的比例極低。我觀
察到唯一具代表性者為台灣 KKCOMPANY 投資設立的日本子公司,但其展示內容仍以台灣
專案案例為主,尚未展現充分的在地化成果。
此現象亦反映於展場的語言環境:能以英語直接溝通的工作人員極為有限。由於本人具備
日文會話能力,基本交流尚能進行;惟在面對專業技術問題時,仍需依賴同伴協助翻譯,
方能確保交流完整。
## Powered by OpenAI
在聆聽多數廠商的產品介紹後,我提出的核心問題往往為:「是否自行訓練模型?關鍵技
術如何處理?」而得到的回覆幾乎一致:透過串接 OpenAI API 實現。換言之,許多廠商
並未自行開發大型模型,而是以 OpenAI 作為基礎,再於其上疊加自家商業邏輯、流程與
介面,形成完整產品對外銷售。
此一情況顯示,日本市場在 AI 應用層面的實踐趨勢,與全球其他地區大致相同:多數企
業選擇將高昂的模型研發成本交由大型平台承擔,而自身專注於應用開發與商業模式設計
。對欲深耕基礎模型研發的團隊而言,此亦是一項值得深思的產業現實。
## 使用 Dify 變成一種宣傳
在會場中至少觀察到四個攤位,於文宣或展示背板上明確標註「使用 Dify」。這引發了
我的疑問:為何「使用 Dify」能成為一項行銷亮點,卻不見其他自動化工具如 n8n 或
Zapier?
進一步調查後得知,今年年初 LangGenius, Inc. 已於東京設立日本子公司 LangGenius
K.K.,並推動在地化策略,與日本 AWS 合作以建構完整應用生態。對於日本企業而言,
「國際知名服務」結合「在地運營團隊」的模式,能大幅提升信任度。因此,「使用
Dify」在展場中逐漸被視為品質與標準化的象徵。
## 販賣恐懼
除技術供應商外,亦有不少參展單位提供顧問與教育訓練服務,涵蓋範圍自企業數
位化轉型(DX)至客製化 AI 課程。
少數幾間會強調「若不導入 AI 將被淘汰」作為核心行銷話術,營造急迫感以推動需求。
此種行銷模式實際上是透過「販賣恐懼」來創造市場:課程認證彷彿成為抵禦時代洪流的
「護身符」,但實際投資報酬率卻未必與成本相符。尤有甚者,此類課程收費往往高達數
十萬日圓。若從長期趨勢觀察,此現象更接近於一種商業循環:當「AI」一詞逐漸失去熱
度,勢必會出現下一個新興術語,繼續以相同模式販售焦慮。
## 結論
此次觀展有兩大收穫:
- 一是確認自身技術不遜於日本新創;
- 二是更深刻體會 AI 技術開發燒錢且回收不易。以展場百家參展公司為例,明年能持續
經營下去的比例仍是未知數。
對於 AI 新創的建議:
- 勿沿用傳統的募資與回收模式,五年回收幾乎不可能。
- 大廠一旦更新,小廠倒閉的案例屢見不鮮。
- 日本 AI 市場需求存在,但發展尚早,導入步調緩慢。
- 應用層的創新機會遠大於基礎模型層。
- 合作與在地化是切入關鍵。
- 投資與創業應謹慎規劃回收模式,避免過度依賴短期熱潮。
希望本文能為正準備創業、評估海外市場,或尋找新機會的讀者提供一些啟發與參考。
- tericky 2025/08/28 @Tokyo
# 參考資料
- AI博覧会 Summer 2025 展後報告
https://aismiley.co.jp/ai_hakurankai/pdf/2025summer_report.pdf
- 日本總務省《令和6年版情報通信白書》
https://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r06/pdf/index.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94.2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757758119.A.23A.html
推
09/13 19:09,
4小時前
, 1F
09/13 19:09, 1F
推
09/13 20:04,
3小時前
, 2F
09/13 20:04, 2F
推
09/13 20:33,
3小時前
, 3F
09/13 20:33, 3F
推
09/13 20:36,
3小時前
, 4F
09/13 20:36, 4F
Soft_Job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