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K2 David- 談托福寫作/口說「模板」
雖然常想著,得早睡,夜半總又特別文思泉湧,
同學應該很少看到來自專業老師的心得分享,
其實幾年前,我也還是考生,
也曾憑著一點自以為是,在板上分享自己的考試心得,
當了老師後,多了一點成熟,更深入地研究了托福,多聽了許多同學的答案,
也分享了許多同學歷經準備、上考場、最終出分的涕淚歡笑,
這篇是一些當老師的不吐不快,不快不真,
這篇不一定絕對「政治正確」,不一定完全合你口味,
但出發點絕對是和各位一樣,
「希望幫助更多台灣同學考好」而完成的,
先是一個考生,現為一個老師的心得文。
前幾篇,有同學分享到不知作文該寫五段還是四段,
我想就借這個點來切入。
我第一次做托福考生的時候,是正好十年前的事,
當時沒有任何「標準架構」的觀念,考寫作時,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記得當時的題目是: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Students should wear uniforms at high schools.
當時正好在看馬克思的書,不知為什麼,看到這題目就興致盎然,覺得可以發揮,
開頭後,從制服帶到社會的規範,帶到社會體制,接著就狂寫馬克思起來,
回過神來,不含標題,只寫了兩段,
卻已經洋洋灑灑寫了600 多字,
一瞬間冷汗直冒,覺得肯定離題了,趕快從頭看了一次,
覺得整篇看下來好像也不突兀,只是心中忐忑,
草草了結了最後一段,時間就到了,
分數出來,我還是拿到了29分。
只寫了四段的我,拿到了29分。我也相信有其他的同學,只寫了四段,拿了30分,
我更相信有同學寫五段,卻還是只有20分。
藉由這個親身的故事,我想告訴各位的,只是: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高分的方法,而這個方法很有可能是不能複製的。
當時的我,作為考生如此,高分的方法不一定能複製,
現在的老師,
分享的心得、傳授的方法,亦是如此,方法不一定能複製。
我想告訴各位:不要盲目相信老師!
請有一套檢驗老師說詞的方法,這方法不該主要倚賴經驗判斷,
因為托福不是三人成虎,幾個人說了算,
而該檢視的是「方法背後的邏輯」。
前言提到,我第一次考試,只寫了四段,
為什麼我和我的夥伴SK2 Rosa,還是鼓勵大家作文寫「五段」呢?
請容我解釋,也請大家檢視。
我們意識到,作為一個老師,作為一個負責的老師,
我們給同學的,不能只是「對一個人有用」的方法,而得「對很多人有用」,
甚至我們的責任,是盡量找到「對每個人都有用」的方法。
而「五段」,是學術寫作建議的架構:開頭,三個理由,結尾,
更重要的是,這是經過我們本身實測、經過SK2 幾百位高分同學實測,
在托福短短的時間限制之內,可以清楚「解釋」、足夠「打出來」的架構。
我們自己為了檢驗這個架構,親身考過許多次,
我打字速度快一些,甚至為了檢驗,刻意減少了文章篇幅(獨立寫作約350 字),
每一次的結果都證明了:這樣的「五段」架構,是會滿分的。
「四段」,很可能導致例子的發展過於冗長,導致提出了新的理由,
甚或導致理由本身發展太過複雜,不易為人所理解,
或是表示開頭、結尾放入太多不必要的廢話,導致中央段落解釋的不足夠。
是以,我們會告訴同學,「五段」是我們建議的,
因為大多數的人,可以在熟悉了邏輯、解釋的方法以後,以「五段」寫法成功取得高分,
但「四段」並不是不可以的,只是他不是一條人人可以走的路,
因這樣的寫法,容易將我們的專注力引向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
前些日子某些同學的心得文中,出現了「四段」好還是「五段」好的質疑,
請允許我以這樣的說明,來解決這樣的疑惑。
再以我負責教授的口說為例,
在口說一二題裡面,我會告訴同學,出現二選一、三選一、贊成或反對的題目時,
請盡量選邊站,再去解釋,
這並不是說不能說"it depends"再各自表述,
而是這樣的題目,要的是你的「解釋能力」,
單選一邊,解釋,會遠比兩邊都說,來得容易讓人理解你的解釋能力,
而作為老師的我們,需要去發現這樣的不同,
並且讓大家知道這樣的不同,
去理解為什麼我們推薦「五段」、「選邊站」,
再讓大家自行選擇,
而不是武斷地說:「就是這樣!」
再讓大家自行去碰壁,去撞牆,
覺得好像「這個方法不適合我」,最後選擇另投名師,或是乾脆放棄考試。
作為考生,也作為從小到大都非常叛逆、常常質問(ㄨˇㄋㄧˋ)老師的我,
在成為老師之後,最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
絕對不要讓同學不敢質疑我!
絕對要邀請同學,對我不斷地提出問題!
老師對學生,絕對不是上對下的關係,
而更多時候,是引導、甚至是下對上的關係,
老師需要引出同學的知識,而從這過程中,往往得到更多的是老師,
我常常在聽完了同學的答案後,感到「原來還可以這樣說啊!」
進而對口說又有了更多的體悟,也意識到自己在鑽研口說上,還能夠進步,
為此,每個月我和Rosa舉行的免費講座,我們都會提出許多常見的「迷思」,
再一一打破他們,為的就是讓同學知道:
——你們和我們一樣
——當初我們沒有相信網路上流傳的,今天才會站在這兒
——請踴躍挑戰過去的、陳腐的觀念
請不要相信老師!
我們一再地告訴同學,請不要直接相信我們,
請試著理解我們的邏輯,之後作出你們自己的判斷,
對我們如此,對任何老師如此,對任何托福的觀念也如此,
因為我和Rosa,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從當初作為考生,取得了高分,
到擔任老師,我們持續地進步,
靠的都是不斷的質疑觀念、挑戰觀念,
想出比舊的觀念更合理的新的邏輯。
而國外的教育也是這樣的。
踴躍的提出問題吧!勇敢的挑戰你的老師吧!
如果是真正厲害的老師,真正了解考試的老師,值得做為你的老師的老師,
一定會勇敢接受你的問題的。
再回到我熟悉的口說,來談談「模板」。
第一次我考試的時候,並沒有太多準備,
第二次有點時間,便在網路上找了一些資料,
也入手了網上大家流傳的模板,
當時一看,便覺得「很死」,
更重要的是,對照了一下TPO 的題目,我不知道為什麼模板要這樣寫,
所以,我決定以我自己的理解做判斷,
看到題目問什麼,我就好好答什麼!
後來開始做老師,需要一次對好幾位同學上課,
我便感覺有個需要;我想要研發出一套方法,把我的答題方式一次教給全部的人,
我便突然意識到,「原來模版是這樣出現的」。
模板的出現,是因為老師追求方便,而不是為了每一個學生利益的最大化。
有了模板,尤其是字數一堆的模板,
老師就可以告訴同學「把這個背起來就對了」、
「只要把這個背起來,就會有東西說囉!」
如果老師再煞有其事的示範一次,
同學便會覺得「好像不錯」、「好像有東西說了」、「背起來就可以說得很順」,
卻忽略了「評分官要的是怎樣的答案?」
使用了這樣的模板的答案,真的普遍會高分嗎?
前面幾篇文章,有提過我教授的口說一二題、獨立寫作審題想點的邏輯:
「從WHO 到WHAT」,也就是先找出「需定義的對象」再決定「答案」,
我們不妨用這樣的邏輯,來看看下面這個假設性的問題:
Some TOEFL cram school teachers use "templates" (模板) to teach
TOEFL speaking; others do not use "templates".
Which do you agree with, and why?
這一題的WHO ,也就是「做決定」的對象,是some TOEFL cram school teachers,
我們只要定義他們「在乎什麼」、「追求什麼」,
就能回答「為什麼」他們要,或不要使用模板,
他們「在乎什麼」,the ugly truth,很有可能是這樣的:
they care about the convenience to teach;
they want to save time so they can teach larger classes and earn more money
定義完了,你就會得到這樣的答案,
這完全可以作為口說一二題的回答:
I think TOEFL cram school teachers should use "templates" to teach
TOEFL speaking, because the teachers want to save time so that they'd earn
more money, and "templates" can obviously help them save a lot of time.
For example, if they talk only about the "templates", and ask students
to memorize every word on the templates first, they do not have to
spend time to explain "what the questions are really about", or
"how to structure a logical answer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
because the students would feel like they learned something
and they would want to memorize the templates first. Thus, the cram school
teachers can save a lot of time, as they don't have to make sure
tha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 are saying.
作為反對傳統教育方式的老師,我是不同意這樣的答案的,
但這是依照邏輯推理出來的答案,很可怕吧?
這是我們以考試至上的教育,留下的遺毒,
我們習慣考試,總覺得這個考試過不了?背一背就好了,
所以面對托福、GRE 、GMAT的時候,第一個去找的,就是「可以背的東西」,
然而請記得,
Often times the right path is not the easiest one.
許多時候,正確的道路,是艱難的那一條,
很有可能,在托福,艱難的道路就是了解「題目在問什麼」,「如何回答的有邏輯」,
而簡單的道路,便是「背東西」。
然而喜歡背東西這一點,就這樣被許多不願花功夫的老師利用上了,
大家覺得考試該背單字,老師就出一本單字書給大家背,
考了試,成績很差,就抓過來問一下:「7000字你背完了嗎?」
隨機抽考一下,「不行嘛,這樣你也敢去考試?去去,背好再來找我!」
背書的過程多麽枯燥乏味,
即便好像背東西很重要,也很少人能撐過去,
大多數的同學就因此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只好放棄,
或另求名師,不管那名師是否只是一本「更該背的單字本」。
然而,大多數的我們都知道,能背誦多少,跟和理解多少,能用上多少,
沒有什麼關聯,
我常和同學說,我高中之後,就沒有認真的背過單字,
我認識的單字不多,
但認識的每一個字,我都可以說的出來,也能在寫作時用上,
這才叫你的字彙量!
我們也都知道,高中時學的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現在我們還記得的,都只寥寥無幾,
那麼,需要靠背熟才能上場的模版,又算什麼呢?
換個角度,如果ETS 會讓靠模板上場的答案得到口說高分,那托福還有什麼搞頭?
全部的美國學校早會拒絕接受托福分數,
因為去的學生,即使口說高分,也只能說出「背好的答案」!
單由這點,我們就可以推出「ETS 不會給聽起來像背的答案高分」,
只是推論還不夠,讓我們看看ETS 怎麼說:
Don't memorize responses before the test, especially ones that you
get from the Internet or from test prep instructors that say
that's a good idea. It's not, and it will lower your score. It's
very easy for ETS raters to identify memorized responses because
they sound different and the content is different from responses
that are more natural and spontaneous.
Source: The ETS website (http://goo.gl/1YfqxI)
各位可以自由探索,這是我找到的ETS 公佈的資料,
而我可以由該ETS dude文中所言,進一步申論,
何謂"sound different" and the "content is different"?
前者,即為在背出一個答案時,所展現的不自然的語調、流暢度,
這兩者是我在板上分享、講座分享時,不斷提到應該避免的,
許多同學仍有誤解,容我簡單再解釋一次:
所謂自然的語調,代表「聽起來你真的想對我說些什麼」而發出的自然聲音,
而非「你只是(用漂亮的聲音)唸給我聽」,
兩者的差別,就在於你是「背好了就去」,還是「理解了邏輯之後」,
以你的言語,試著解釋!
而自然的流暢度,不在於「說得順」,
而在於哪些地方應該停頓,哪些地方不該停頓,
內容的不自然,則容易理解一些,
我簡單舉幾個例子,各位就會明白:
"in the lisening passage, the woman says.."
"in this set of material.."
"there are two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the first is.. the second is.."
這三句話,都不像是「自然說話時,會說出的內容吧?」
當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會自然地「整合」,會自然的銜接邏輯,
不會說出生硬的:
"in the listening passage.."
"in this set of materials.."
"there are two solutions.."
我們只會說:
"and, the woman says.."
"well, the term XXX means.."
前者的內容,自然一聽就知道「是背的」,
而無數的同學已經用他們的時間,
用他們的金錢,用他們的心力證明「ETS 是對的」,
背的答案不會讓你高分,不會帶給你英文上的進步,
甚或連一般人認為的「基本分」都沒有!
從今天開始,當你面對要不要用「模板」的時刻,
請你思考:這個「模板」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個答題邏輯,是題目要的嗎?
不要果斷接受模板,不要相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之類的分享,
一個好的老師,一定會在給你「需要背的東西」之前,花時間去解釋需要背的原因,
給出例子證明,許多時候,甚至是親身的例子,
讓你知道這個時間花得有價值。
如果你沒有老師,你要自學,那檢驗模板的方式也很容易——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仔細去看看題目問的是什麼,看看「評分項目」有哪些,
各位隨便找一回後面的TPO ,檢視一下口說的每一題,題目問的是哪幾個問題,
再看一下你的模板,
你就會發現有多少句子是廢話,是為了填充時間,
是為了讓你自我感覺良好而存在的,
不要出分之後,你才自我感覺不良好,知道答不對題,就是一場夢,
也花一些時間,去看看評分項目有哪些,你就會知道,在內容上,
「切題」——回答題目的問題,而非別的,
「解釋」——告訴評分官為什麼你這樣想,而非單純描述細節、給出你聽到的東西,
有多麽重要。
然後,你就會知道,所謂的模板,最多就是老師依據評分方式,依據題目,
擬出的答題「邏輯」和「架構」,
你也會知道,模板,其實就是「知道題目在問什麼」,「怎麼樣架構答案」,
而同等重要的,還有你的:
筆記方式——藉以表達邏輯、架構的關鍵,和
聲音——語調、流暢度,藉以讓對方「想要聽你說下去」、「能聽懂你的意思」
「邏輯」、「筆記方式」、「聲音」,才是你能考好托福口說的關鍵,
也才是你能掌握如何「說話」的關鍵。
我從第二次考完托福,開始教書,
從大學開始,教中英文即席演講,
同一時間也擔任口譯,
幾個經驗,學到的都是如何說話,
也因此知道,許多流傳的「口說」迷思,本質是多麽荒謬。
最後,我想提醒各位,
任何只給你魚吃,而不教你怎麼釣魚的人,你都要去質疑他們的動機,
因為魚很可能不是他們自己釣到的,
而他們也並不知道怎麼釣魚。
不要輕信任何老師,請讓他們「以邏輯來說服你」。
一個人的經驗就只是他一個人的經驗,
許多時候,一個人的成功是不能複製的,
成功的經驗要能複製,需要能列出公式,
還能以邏輯說明這樣的公式為何會成功,最好還能有大量的經驗佐證,
在托福口說裡面,這樣的邏輯就是「評分方式」,
就是我們上述提到的一切。
說實話,我已經受夠了「台灣學生的口說只會在20~ 24分之間」、
「26分不可能」這樣的說法,
我也相信,只要不斷地精進自己,不斷的挑戰舊有的方法、本來的觀念,
沒有人是無法達標的,
我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口說30分不是天才,也並不是僥倖,
只是因為通透了說話的關鍵:聲音和邏輯,
許多考友也是這般,
我很希望,台灣人能在國際上自信地說話,能流暢地以英文表達自我的想法,
能讓大家覺得我們「言之有物」的時代,終能到來。
夜深了,且言盡於此,
如果各位有興趣,下一次我再來好好寫一下「口說第五題」應該如何答——
一個常被大家濫用「模板」,致使答案歪七扭八、言不及義、無法得分的題目。
以上皆肺腑之言,字字即非血淚,也是汗水,為脂肪的燃燒,
如描述和林老師相仿,如有雷同,皆屬巧合,切莫帶入,
祝各位找到學習英文的快感,和最終達到考試高分的爽感,先這樣啦~
~ SK2 David
--
SK2 David. iBT 118, R29/L29/S30/W30
SK2 TOEFL Consultant Group. http://SK2toefl.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235.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EFL_iBT/M.1429730122.A.427.html
※ 編輯: earnest (111.240.235.55), 04/23/2015 03:36:09
推
04/23 07:16, , 1F
04/23 07:16, 1F
推
04/23 08:22, , 2F
04/23 08:22, 2F
推
04/23 08:28, , 3F
04/23 08:28, 3F
推
04/23 08:36, , 4F
04/23 08:36, 4F
推
04/23 08:54, , 5F
04/23 08:54, 5F
推
04/23 09:33, , 6F
04/23 09:33, 6F
推
04/23 09:42, , 7F
04/23 09:42, 7F
推
04/23 10:39, , 8F
04/23 10:39, 8F
推
04/23 10:43, , 9F
04/23 10:43, 9F
推
04/23 11:13, , 10F
04/23 11:13, 10F
推
04/23 11:51, , 11F
04/23 11:51, 11F
推
04/23 12:22, , 12F
04/23 12:22, 12F
推
04/23 13:02, , 13F
04/23 13:02, 13F
→
04/23 13:03, , 14F
04/23 13:03, 14F
→
04/23 13:04, , 15F
04/23 13:04, 15F
→
04/23 13:04, , 16F
04/23 13:04, 16F
推
04/23 14:28, , 17F
04/23 14:28, 17F
→
04/23 14:28, , 18F
04/23 14:28, 18F
推
04/23 16:53, , 19F
04/23 16:53, 19F
推
04/23 16:58, , 20F
04/23 16:58, 20F
推
04/23 17:03, , 21F
04/23 17:03, 21F
推
04/23 18:04, , 22F
04/23 18:04, 22F
→
04/23 18:05, , 23F
04/23 18:05, 23F
推
04/23 18:06, , 24F
04/23 18:06, 24F
推
04/23 22:43, , 25F
04/23 22:43, 25F
推
04/23 23:27, , 26F
04/23 23:27, 26F
推
04/23 23:42, , 27F
04/23 23:42, 27F
推
04/24 01:08, , 28F
04/24 01:08, 28F
推
04/24 01:16, , 29F
04/24 01:16, 29F
推
04/24 01:22, , 30F
04/24 01:22, 30F
推
04/24 01:29, , 31F
04/24 01:29, 31F
推
04/24 01:39, , 32F
04/24 01:39, 32F
推
04/24 02:13, , 33F
04/24 02:13, 33F
→
04/24 02:14, , 34F
04/24 02:14, 34F
推
04/24 04:27, , 35F
04/24 04:27, 35F
推
04/24 05:51, , 36F
04/24 05:51, 36F
推
04/24 08:14, , 37F
04/24 08:14, 37F
推
04/24 08:33, , 38F
04/24 08:33, 38F
推
04/24 09:26, , 39F
04/24 09:26, 39F
推
04/24 09:43, , 40F
04/24 09:43, 40F
推
04/24 10:04, , 41F
04/24 10:04, 41F
推
04/24 10:32, , 42F
04/24 10:32, 42F
推
04/24 10:56, , 43F
04/24 10:56, 43F
推
04/24 11:47, , 44F
04/24 11:47, 44F
推
04/24 12:00, , 45F
04/24 12:00, 45F
推
04/24 16:02, , 46F
04/24 16:02, 46F
推
04/24 22:35, , 47F
04/24 22:35, 47F
推
04/25 06:13, , 48F
04/25 06:13, 48F
推
04/25 11:17, , 49F
04/25 11:17, 49F
推
04/25 14:57, , 50F
04/25 14:57, 50F
推
04/25 15:59, , 51F
04/25 15:59, 51F
推
04/25 23:41, , 52F
04/25 23:41, 52F
→
04/25 23:42, , 53F
04/25 23:42, 53F
→
04/25 23:42, , 54F
04/25 23:42, 54F
→
04/25 23:43, , 55F
04/25 23:43, 55F
→
04/25 23:44, , 56F
04/25 23:44, 56F
→
04/25 23:44, , 57F
04/25 23:44, 57F
→
04/25 23:45, , 58F
04/25 23:45, 58F
→
04/25 23:45, , 59F
04/25 23:45, 59F
→
04/26 13:52, , 60F
04/26 13:52, 60F
→
04/26 13:52, , 61F
04/26 13:52, 61F
→
04/26 14:00, , 62F
04/26 14:00, 62F
推
04/26 14:44, , 63F
04/26 14:44, 63F
→
04/26 14:44, , 64F
04/26 14:44, 64F
推
04/27 09:44, , 65F
04/27 09:44, 65F
推
04/27 13:49, , 66F
04/27 13:49, 66F
推
04/27 22:18, , 67F
04/27 22:18, 67F
推
05/01 11:27, , 68F
05/01 11:27, 68F
推
05/01 18:11, , 69F
05/01 18:11, 69F
推
05/03 12:13, , 70F
05/03 12:13, 70F
推
05/08 14:59, , 71F
05/08 14:59, 71F
推
05/10 15:21, , 72F
05/10 15:21, 72F
→
05/10 15:21, , 73F
05/10 15:21, 73F
TOEFL_iB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8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