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清華大學2013年招生再創佳績
清華大學2013年招生再創佳績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3/20130823095641560148718/2
0130823095641560148718_.html
清華大學2013年招生再創佳績
為百年清華選拔有志青年共鑄"中國夢"
--清華大學2013年招生工作側記
8月21日,來自全國的3300多名有志青年終于夢圓清華,走進這座百年"夢工廠",共鑄
"個人夢"、"清華夢"、"中國夢"。清華大學在2013年招生工作中充分明確"招生為了培養
,招生促進培養,招生也是培養"的核心招生觀,始終堅持"因材施招、寓教于招、重點
擴招"的招生理念,堅決維護"陽光招生"的良好招生形象,在不斷提高生源質量、大力促
進教育公平等方面,都再創歷史佳績。
三千新生圓夢清華 招生質量穩居首位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公布,今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3374名學子被清華
錄取,總規模與往年持平。其中,理工類考生2795人、文史類考生339人、藝術類考生2
40人。在所有新生中,少數民族考生占10%,男女生比例為2:1,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
中的考生近年來首次超過四成,達到41%。
國內多家研究機構分別發布的"2013年中國大學高考招生50強"、"中國大學新生質量
排名"和"'985工程'大學本科生源質量數據分析"等研究報告顯示,清華大學招生質量一
直穩居全國高校首位。今年高考統招中,清華大學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的文科、理科錄
取分數線都繼續高居各高校榜首;各省最優秀的文理科考生大多把清華作為自己的首選
目標,清華錄取的各省文理科高考第一名和前十名的數量,以及高分考生的比例等,在
高校中遙遙領先。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省份理科實考分前十名考生中,近八成被清華
大學錄取,例如,在各省份理科實考分前十名考生中,清華分別錄取了云南、吉林的10
人,廣東、河南、江西、新疆、山西、四川等省的9人,安徽、福建、甘肅、內蒙、山東
等省的8人。在文科招生人數少、比例小的情況下,清華的文科招生可謂"精華薈萃",各
省份高考文科實考分前十名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考生被清華錄取,其中在福建、甘肅、江
蘇、安徽、廣東、吉林、山西、四川等省超過一半的文科前十名考生選擇了清華。
除高考統招這一主體招生方式外,清華大學在保送生、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高
水平運動員、藝術類招生、飛行員班、港澳臺招生、留學生招生等不同類別的多樣化選
才渠道中,也不斷改革創新,連創生源佳績。作為大規模保送生制度實施的最后一年,
清華大學今年錄取保送生600余人,其中近四分之一是中學生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
學、信息學等五大學科競賽全國總決賽的一等獎獲得者,10人在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競
賽中榮獲金牌。中學生學科競賽全國一等獎獲得者和國際金牌獲得者中,被清華錄取的
人數均超過總數的一半。作為全國頂尖學子的首選高校,清華大學繼續保持高招"總冠軍
"。
2013年,清華大學繼續提倡新生獨立報到,陳吉寧校長寫信鼓勵新同學們"自主自立
地開始新的奮斗歷程",成為清華園的新主人。8月17日,第一批報到的新生黨員及"領軍
計劃"認定者中,超過三成同學都選擇了獨立報到,他們在今天還將作為志愿者,迎接全
體新生入學報到,隨后還會在新生軍訓中協助輔導員和教官。
化工系2013級維吾爾族新生再木然·烏斯曼同學來自新疆烏魯木齊一中,是被"領軍
計劃"認定的同學之一。他的父母都是初中教師。開學前,再木然和父母商量討論后,最
終決定獨立來校報到,他將部分行李托運,帶上證件與隨身物品,在15號晚上獨自踏上
開往北京的火車,經歷四十余個小時的旅途后,17日上午來到清華,參加新生黨員骨干
的培訓。再木然說這是他第一次獨自出遠門,父母不免會有擔心,而沒有家人的幫助,
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當他獨立完成整個報到手續時候,他"感到自己真得長大了"。
競賽招生取得突破 過半金牌匯聚清華
中學生學科競賽是培育具有拔尖創新潛質的優秀學子的搖籃,學科競賽保送生一直
是清華重點關注的生源群體。在信息學競賽招生中長期保持優勢的基礎上,近年來清華
基礎學科的迅速發展以及"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的推出,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頂尖競
賽選手將清華作為首選高校。今年,清華大學在學科競賽招生中進一步取得重要突破。
在本年度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等五大學科競賽中,全國總決賽
一等獎獲得者共281人,其中147位選手選擇到清華大學繼續深造,包括數學29人、物理
學25人、化學45人、生物學20人、信息學28人,清華錄取人數占一等獎總人數的52.3%。
這批清華保送生中,有11人入選國家隊,占國家隊總人數的近一半,并于今年7月代
表中國出征各學科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為祖國爭得榮譽。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
行的第25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中,來自浙江杭州外國語學校的陳立杰、江
蘇南京外國語學校的喬明達和許昊然勇奪世界前3名,來自吉林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
王康寧獲得第11名,這一成績創造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史上的最好成績,而這4位
國際金牌獲得者均在去年底就已被清華保送錄取;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的第45屆國際化
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上,已被清華大學保送錄取的天津新華中學董宇陽奪得金牌第
1名,在網絡上受到追捧;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第44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PhO)
和在哥倫比亞圣馬爾塔舉行的第54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作為清華保送生
的河南外國語學校的蔣夢麒和遼寧大連第24中學的于躍、四川綿陽中學的張靈夫和浙江
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的劉瀟,分別奪取金牌;在瑞士伯爾尼舉行的第24屆國際生物
學奧林匹克競賽(IBO)上,已被清華錄取的浙江溫州中學的黃琪則奪得中國在本屆競賽
中的唯一一塊金牌。據有關方面統計,今年中國中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共贏得18
枚金牌,其中清華大學保送生獲得10枚。
跟蹤調查表明,清華大學錄取的保送生大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學有所專、學有所
長,是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生源。天津市耀華中學葉天憑借數學和信息學兩科競賽
一等獎的成績,在今年的清華保送生選拔中脫穎而出,被錄取到工業工程系。而他的班
主任周燕老師則是2002年清華在天津一中錄取的保送生,她在清華物理系畢業后回家鄉
應聘教師,現已是名牌中學的青年骨干。師徒倆譜寫了一曲十年間先后"雙雙保送進清華
"的佳話。
清華招辦主任于涵表示,隨著明年保送生制度的改革,大多數學科競賽獲獎者不再
具有保送資格,清華將通過自主招生等方式給這些考生進入清華提供條件,比如將競賽
獲獎的尖子選手納入到"拔尖計劃"中,繼續為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中學生提
供進入清華的順暢通道。"領軍學子"實現學業領軍 "拔尖學子"追逐學術夢想
百年校慶后,清華大學創設、實施的由"領軍計劃"、"拔尖計劃"、"自強計劃"等三
個子項組成的"新百年計劃",今年繼續穩步推進,旨在充分利用教學、科研、國際化和
大學精神傳承等多方面的優勢,為國家選育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新型的優秀人
才。
今年,旨在為"通才"拓寬通道的"領軍計劃",在"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
素質全面"的選拔標準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學業成績排名在全年級前1%的應屆高中畢業
生優先"這一要求。于涵表示,這是在長期跟蹤研究歷屆在校生的成長狀況與其高中學業
成績相關性的基礎上提出的,因為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絕非是平均發展,課程學習毫無
疑問是每個高中生的主要活動,學業成績反映了一名學生在其最應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業
中是否具有"領軍"素質,另外在競爭激烈的高中學業中做到"領軍",也體現了一個優秀
人才未來在社會中發揮"領軍"才能的強大心理基礎。今年獲得清華"領軍計劃"推薦資格
的全國中學數由去年的221所增加到246所,推薦總人數由去年的258人增加到今年的290
人。最終,270名入選"領軍計劃"的學子順利考入清華大學。據不完全統計,他們中有9
位各省份的高考第一名,有40余位各省份高考前十名。
清華附中學生朱宸卓不僅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擔任學生公益社副社
長,熱心社會活動,被評為北京市三好學生,獲得"領軍計劃"獲得60分加分認定的他,
在高考中以725分的實考分拔得北京市理科頭籌。這位"常常到清華大學'蹭教室'上自習
"的陽光男孩,終于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清華學子,進入電子工程系學習。廣西師大附中
女生朱林青出生于書香世家,自幼研習國學,經過廣西招生組四次深入考察認定為"領軍
計劃"人選。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年級第一的她,在高考中發揮出應有水平,并將今年新設
的英語(外文實驗班)作為自己的第一專業志愿,立志做一名中西貫通的人才。
為切實選拔出"領軍人才",清華今年在推薦和面試等環節之外,全面開展了綜合評
價工作。一方面,聘請10余位專家對近300名"領軍計劃"候選人進行逐一評價,從學習及
獲獎情況、社會工作和社團活動情況、文體特長、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情況以及突出事跡
等多方面,分析評價其學科特長和研究性學習能力、領導力和責任感、服務意識和綜合
素質等,作為優惠認定的重要標準之一;另一方面,組織各地招生組的教師深入到每一
個"領軍計劃"優秀生源基地學校,對"領軍計劃"的潛在入選者進行重點考察,重點考察
該學生的學業水平、全面素質和清華特質。這種綜合評價的方法將逐步推廣到清華本科
招生選拔的各種類型中。
今年,重在為"天才"開辟空間的"拔尖計劃"繼續完善,共有23名獲得不同程度優惠
認定的學子考入清華。被稱為"90后時評作家"的天津市楊村一中文科生肖亞洲,從9歲發
表第一篇時評作品開始,已撰寫雜文、時評、隨筆等200余篇,達40余萬字,以"一個90
后的社會人文深思錄"為主題結集出版的3冊作品集,被業界評價為"體現出了獨立思考精
神和公共情懷、人文情懷、批判情懷"。清華招生組發現這一苗子后,派出兩位教授專程
到天津武清深入考查,并通過中學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同班同學等,
全面了解其成長過程、學習成績、寫作水平,又經過嚴格的筆試和面試,將其列入"拔尖
計劃"。這位首個獲得清華"拔尖計劃"認定的天津學子不負眾望,如愿考入清華大學新聞
與傳播學院。來自北京市十一學校的于超凡是科技創新方面的"拔尖"人才,高一就入選
了"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備人才早期培養計劃",在老師指導下研究燃料電池,發表的論文
獲得北京市科技創新二等獎。對學術和人生道路進行了長遠規劃的他,高考成績705分,
超過清華在京理科投檔線14分,面對眾多可供選擇的"熱門"專業,他堅定地報考清華大
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自己喜愛的學科領域追逐夢想。
貧困專項加大力度 "自強學子"夙愿得償
擴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社會公平,是國家近年來在高校招
生工作中的重要導向。今年,國務院明確提出了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新生比例
的具體要求。清華大學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精神,采取多項有效措施,在招生工作中體現
了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一是繼續按照"優化生源結構,促進教育公平"的原則,對2013年分省招生計劃又進
行了科學、合理的調整。在保持全國各省招生計劃總量相對穩定的同時,重點向高等教
育欠發達且生源數量相對較多、升學壓力較大的中西部地區以及農村地區傾斜,對四川
、河南、甘肅、山西、湖北、安徽、廣西、貴州、云南等省、自治區擴大了招生計劃投
放。在通過高考進入清華的考生中,來自西部12省份的考生占28.1%,比去年又提高了0
.7個百分點,再次超過這些省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數27%的比例。在高考統招中,來自中
西部地區的學生人數占清華今年錄取學生總數的65.8%;連同保送生在內,清華錄取來自
中西部省份的學生人數也占清華在全國錄取總人數的50.9%,超過了一半。
二是認真落實國家"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加大力度,實行單報志愿、
單設批次、單獨劃線,在各省提前批之后、本科一批開始前單獨錄取。今年,清華在全
國22個省面向832個集中連片貧困縣和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開設這一計劃,招生規模比
去年擴大一倍,達到60人。大多數省份的專項計劃分數線在統招線下10分以內,并對專
項計劃學生進行了嚴格的資格審查,保證招到貧困地區真正優秀的學子。
三是繼續創造性地實施好"新百年計劃"中專門面向全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自強
計劃",今年共有16名獲得"自強計劃"認定的學子順利進入清華。據統計,清華"自強計
劃"的新生中,農村生源比例為93.8%;"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招收的學子中
,農村生源比例為46.6%。二者合計,農村生源的學生比例為56.7%。
青海省湟中縣多巴鎮的徐國強家境貧寒,父親車禍離世,母親罹患疾病。面對命運
的挑戰,小小少年成了撐起全家頂梁柱的男子漢,在湟中一中宏志班始終保持優異成績
。清華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在湟中一中已經薪火相傳了近十年,為懷揣清華夢的他詳細介
紹了"自強計劃"。在獲得60分加分認定后,他順利考入清華水利水電工程系,用一份清
華通知書告慰親人,為整個家庭帶來了喜悅與希望,終于和他的清華小老師們成為了校
友。
"自強計劃"的另一位認定獲得者付明珠,來自重慶開縣鐵橋鎮張家坪村,對他而言
,考上清華不僅意味著完成了亡父病母的殷切期望,更是送給為了供他繼續念書而僅僅
上了20天大學就輟學打工的姐姐的一份最好的禮物。從今天起,他正式成為了清華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系的一名學生,在這里,他一定能實現自己研究醫療技術、造福患者的夢
想。
通過貧困專項計劃錄取到化學工程系的云南騰沖考生王成韜,在一個淳樸而閉塞的
中緬邊境小城長大,十多年來從未走出過家鄉,但考上清華卻是他從小的夢想。由于資
源、條件等限制,每次考試后他都覺得自己與清華的分數還有一點點距離。今年四五月
間,他聽說了"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并詳細了解了相關政策,填寫了這一
計劃的報名表。最終清華理科在云南的統招錄取線是677分,王成韜以670分的投檔分順
利錄取。夢想成真的他感慨地說:"如果沒有貧困地區專項招生計劃,我的夙愿難以實現
。"
來自山西河曲的范書愷同學是今年年齡最小的清華2013級新生,出生于1999年底的
他還未滿14周歲,同樣憑借貧困專項計劃被錄取到心儀的機械工程系。這個五歲開始上
學直接念四年級、七歲進入中學一路成績優異的"小神童",是恢復高考以來考入清華的
第八個河曲學子。盡管年紀小,但性格開朗、涉獵廣泛的他心理十分成熟,和同學們相
處融洽,也具備很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收到清華大學寄來的"鼓勵新生獨立報到"邀請信
后,他更是躍躍欲試。
今年的北京新生中,來自遠郊區縣的農村生源比例也比往年增長了不少,延慶、密
云、懷柔、順義、通州等縣區均有來自農村的同學順利被清華錄取。
主動適應社會需求 新增專業頗受青睞
為適應社會發展對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清華大學高
度重視人才培養的復合型和國際化。在早期開辦的數理基礎科學班、2007年推出的經濟
與金融(國際班)、2011年啟動的工程物理(能源實驗班)等成功范例的基礎上,今年
招生中再次推出了若干新的專業和培養項目,受到考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
建筑學一直是清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今年該專業首次在本科招生中選拔學生進入
"城鄉規劃"方向就讀,并正式實行文理兼招,對考生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強。今年吉林省
高考文科第一名吉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學生劉恒宇早在參與清華自主招生考核時就把建
筑學作為自己的理想專業。他雖然選擇了文科,但分科前的理科成績也是全年級前五名
,而且他還在初中和高中階段連續六年擔任學生會主席。作為一門科學、人文和藝術交
互融合的學科,建筑學面向文科考生招生,無疑為文理交融、敢于嘗試、富有清華建筑
精神的追夢少年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新選擇。
清華大學"醫學實驗班"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將培養目標定位于未來醫學科學家而不
僅僅是醫生的培養項目,實行獨特的"3+2+3"培養體系,即3年在清華學習優質基礎課程
,加上2年全額資助到海外著名醫學院進行醫學科研培訓,再加上3年在國內頂級臨床醫
院實習,著力提高國際化水平和科研能力,從而得到了許多高分考生的"追捧",今年該
班共招收了26名優秀學生。張宗慕雨同學是2013年云南省理科實考分和投檔分雙料第一
名,香港高校為招攬他而送出了70萬元港幣的高額獎學金,但是面對這一巨大"誘惑",
張宗慕雨也沒有動搖,而是從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規劃出發,堅持選擇了醫學實驗班
,期望在清華把自己鍛造為中國的未來醫學領軍人才。
清華環境學院首次推出的精品項目"環境工程(國際班)",既契合了我國越來越重
視環境保護、實行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又滿足了考生和家長渴求國際化培養的愿望,受
到熱切關注。北京市101中學的女生江心悅在中學里就非常關注和積極參與環保活動,曾
獲得北京市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優秀課題等許多獎項,受到清華環境學院教授的高度稱贊
,獲得 "拔尖計劃"的60分優惠認定。高考后,憑借700分的投檔分如愿被錄取到環境工
程(國際班),她希望"在這里能登上更高遠更寬闊的舞臺,在國際環保領域代表中國發
聲。"
清華法學院在國際法學院排名中具有良好聲譽,今年首次直接在高考中招生的"法學
(國際班)"正是建立在其高度的國際化程度基礎上,選拔優秀學子、培養卓越法學人才
的一個"王牌"項目。內蒙古文科第一名、平煤中學女生王鑫培對法治建設充滿熱情和信
心,報考志愿時詳細咨詢了清華法學院的教育優勢和培養模式,最終將法學(國際班)
作為第一志愿,期待自己成為中國新一代國際化法律人才。
今年,清華大學還新增了兩個"升級版"的實驗班──社會科學實驗班和英語(外文
實驗班)。英語(外文實驗班)在提升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厚植人文根基,強化
外國文學、語言學、翻譯和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培養,旨在造就高端學術型人才。社會科
學實驗班在總結多年來招生和培養經驗的基礎上,實現文理兼招,在社會科學五大專業
方向(政治學與行政學、社會學、經濟學、國際政治、心理學)上,實施平臺內的雙學
位制度,即學生在主修一個專業方向的同時,可輔修其他四個專業方向之一。社科實驗
班在保持文科生對該專業一貫熱情的同時,吸引了很多理科優秀考生,在全國范圍內共
錄取文科生50余人、理科生近20人。畢業于現代雙語學校的山西省文史類投檔分和實考
分雙料第一名李金昭,在全面分析了自身特點和興趣特長的基礎上,謝絕了香港高校的
邀請,選擇了清華大學社科實驗班,她表示,"在清華,我找到了歸屬感,相信清華是一
個可以讓我扎根、生長的地方。"福建廈門市雙十中學的廖安迪是獲得清華"領軍計劃"認
定的一名理科生,但她對社會科學尤其是國際政治有著濃厚興趣,曾參加過哈佛大學模
擬聯合國大會等活動,高考后她毫不猶豫地將社科實驗班作為了自己的第一志愿。
此外,百年校慶時全面實施的"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在選拔和培養模式上不斷
創新。例如,航天航空學院積極探索將"過程考核"納入學堂計劃之一"錢學森力學班"的
招生環節,致力于發現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敏銳的洞察力、有發明創造的激情
和強烈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動力和敢于挑戰權威、勇于挑戰能力極限的學生。為此
,"錢學森力學班"項目組在今年4月面向已獲清華保送錄取的部分學生,舉辦了"錢學森
力學班創新挑戰賽",經過4天的遴選,13名學生被錄取到"錢學森力學班"學習。
在今年的自主招生中,清華大學將選拔對象進一步明確為"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
的優秀學生",并按照教育部有關通知精神,將筆試科目確定為兩門,包括每位考生必考
的"數學與邏輯",以及兩門選考之一的"物理探究"或"閱讀與表達",更加突出對學科特
長基礎的考查,力求有效地對學科特長人才實現"精確制導"。在復試階段,繼續開展"學
科/專業面試",今年分為機械學科、信息學科、經管學科、建筑學、工程物理(能源實
驗班)、人文科學實驗班、社會科學實驗班、新聞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等10場
。不同于綜合面試采用統一的半結構化面試,"學科/專業面試"的形式和內容都各具特色
,例如建筑學要求考生們利用PPT進行自我介紹,在5分鐘時間內"有聲有色"地展現自己
對建筑學的理解;數學系則先向考生講授30分鐘新知識,之后馬上就此進行筆試,再逐
一進行面試,重點考察考生的數學思維。清華從2011年起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將體質測試
納入自主選拔復試環節,在考生、家長和社會上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積極正面反響,今年
則進一步擴大測試覆蓋面,原則上要求所有進入復試的考生均須參加體質測試,還受到
許多兄弟院校"效仿",今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
廈門大學等均在自主招生中設立了體質測試環節。
另外,備受關注的清華"招飛"又向前推進。從今年起,清華大學與空軍、海軍聯合
招收培養"雙學籍"飛行學員。取得報考資格的考生,須在招生錄取提前批次填報海軍航
空工程學院或空軍航空大學,錄取后先進行軍政強化訓練和體驗篩選飛行,而后在合格
者中,清華與軍隊飛行院校再根據高考成績和個人志愿,擇優確定"雙學籍"飛行學員,
沒有被確定為聯合培養飛行學員者繼續在軍隊飛行院校學習。9月初,首批擁有清華大學
和軍隊院校"雙學籍"的32名飛行學員將正式從清華"起飛"。
大力加強招生宣傳 真誠深入服務考生
長期以來,清華大學堅持改革創新,全面構建和不斷完善以高考為主體,科學、多
元、公平的綜合評價體系,認真落實教育部有關"陽光招生"的各項規定,既要讓招生工
作袒露在陽光下,保證公開、公平、公正;更要讓考生們沐浴在陽光中,感受溫暖、溫
馨、溫情。
學校領導對招生工作一貫高度重視。校長陳吉寧在考前向考生發出《共鑄中國夢》
的邀請信,考后又寫信鼓勵新生為實現夢想"有恒力、練實功";校黨委書記胡和平在訪
問各省市時,都力推在招生方面與地方的合作,并親自協調解決問題;學校招生工作領
導小組組長、副校長兼教務長袁駟和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副組長、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
記韓景陽親自出席中學校長會、招生教師動員會等,并多次赴各地走訪省市考試院、中
學,深入第一線悉心指導和親身參與招生具體工作;其他校領導也利用各種機會,對學
校的招生宣傳等工作給予幫助和支持。
在招生宣傳和咨詢中,各地招生組積極主動創新形式,廣大招生教師以真誠對待考
生、以真心打動考生、以真情服務考生,向考生介紹完整、準確、細致的招生信息,為
考生提供專業、全面、深度的咨詢服務,用長期樹立起來的健康形象贏得了廣大考生的
高度信任。清華各地招生組由近500名教師組成,他們中大都是各院系的專家教授和各部
門的領導骨干,一年來累計約2400人次赴全國各地開展宣講和咨詢,面向高中生組織了
700余場講座和報告,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縣級或縣級及以下的中學舉辦。以天津招生
組為例,一年來招生組3次赴津舉辦面向全市考生的大型宣講會,20多次到重點中學與優
秀生座談交流,9次邀請和接待中學領導和師生來校參觀,在天津主流媒體上刊發清華招
生工作的報道和報考清華的優秀生事跡共160多篇,通過招生組專用電子郵箱與考生通信
解答問題200余件……有的考生深有感觸地說:"正是從老師們不厭其煩的答疑解惑中,
特別是看到很多復信是深夜發出,而深深感受到了清華人嚴謹熱情的風范,從而堅定了
報考清華的信心。"
來自浙江舟山中學的竺俊超同學,因身有殘疾而行動不便,但雙拐沒有折斷他翱翔
的翅膀,反而激起了他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品學兼優的他成績始終保持在全校前五,
并順利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核,獲得30分加分,最終被錄取到軟件工程專業。清華
大學浙江招生組了解到他的困難后,多次看望并鼓勵他努力學習,來北京參加自主招生
復試時,浙江招生組老師又幫他進行模擬面試,申請體質測試免測,來自清華的溫暖陪
伴他度過殘酷的高三,并助力他最終夢圓清華。
來自甘肅天水的雙胞胎姐妹杜玉娜、杜玉潔雙雙以高分入圍全省文科前十名,妹妹杜
玉娜以629分考取全省文科第三名,姐姐杜玉潔以620分考取全省文科第七名,同時被清
華大學錄取。而給他們填報志愿時提供專業咨詢的也是一對出自甘肅的清華雙胞胎姐妹
花--蘭州二中畢業生張媛和張瑾,2009年起,姐妹倆陸續加入清華大學甘肅招生組,成
為志愿者,主要負責考生填報志愿期間的專業咨詢工作,今年她們牽手天水雙胞胎姐妹
,為清華大學招收了第七對雙胞胎姐妹花。
學校招生辦公室大力加強招生宣傳,在各省招生組都專門設立了宣傳負責人。一年
來,招生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或集中發布招生新聞達37次,既堅決反對各種刻意炒作
,又堅持實事求是地、積極主動地開展宣傳,及時發布招生辦法、招生計劃、招生結果
,特別是對保送生、自主招生的考核過程、最終分數、認定標準等,都做到高度透明,
一方面使考生有一個公開、暢通的了解信息渠道,另一方面便于自覺接受公眾和輿論的
監督。
面對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清華在招生工作中積極運用電子郵件、短信平臺、博客和
微博等形式開展咨詢和宣傳,在4月和6月先后舉辦兩場"我在清華等你來"招生咨詢微博
互動。從2011年開始,每年推出"頂你上清華──優秀新生成長故事"活動,已經先后"頂
"出了全國各地300多位優秀的清華新生。2013年5月,《頂你上清華(第二輯)》出版發
行,該書分為6大部分,分別介紹了學業領軍、創新拔尖、行健自強、競賽爭鋒、藝體特
長、高考奪冠等不同類別的97位優秀新生成長故事。 "一本'故事書',十載成才路。我
們用這些考生的成才故事解密成長成才規律,也傳遞了清華選才理念,希望能引發大家
的思考與共鳴",于涵說。
(清華新聞網8月23日電)
供稿:本科招辦 編輯:襄樺
(http://news.tsinghua.edu.c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209.36.196
推
08/23 19:49, , 1F
08/23 19:49, 1F
→
08/23 20:26, , 2F
08/23 20:26, 2F
TWSU 近期熱門文章
8
23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