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新生開學典禮 清華校長談“挫敗”

看板TWSU (大陸留學)作者 (wladimir)時間12年前 (2013/08/23 23: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jyouth.ynet.com/3.1/1308/23/8225259.html  本報訊 清華大學昨天舉行2013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面對3300多名頂著中學時代光 環的新“清華人”,校長陳吉寧在致辭中給大家大談“挫敗”:“大學迎接你們的不僅 有夢想、榮譽、激情和浪漫,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挫折、經歷失敗。”從今天開始 ,清華全體新生將開始軍訓。 (...) http://ppt.cc/8j5a 從挫敗中學習 ——在清華大學2013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013年8月22日) 校長 陳吉寧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很榮幸和全體師生員工一起,歡迎你們加入清華大學——期待你們用蓬勃 朝氣,激蕩水木清華的人文日新;見證你們以青春夢想,砥礪百年學府的自強不息。   和去年一樣,我在給新生的邀請信中希望大家獨自來報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現 場,看到很多同學都是自己帶著行李來的。新疆的再木然·烏斯曼同學一個人坐了40多 個小時的火車;廣西柳州也有四個同學,說服父母,結伴而行。在這里,我要向你們開 始學會走向獨立表示贊賞和敬意。   同學們,你們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此時此刻,你們或許仍沉浸在旅途的興奮和成 功的喜悅之中,或許還在為終于擺脫應試教育的文山題海而如釋重負;當然,你們更多 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訴你們,大學迎接你們的不僅有夢想、 榮譽、激情和浪漫,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經歷挫折、經歷失敗。第一次班會,你會發現 自己思想不深、視野不寬,不再是群體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課,你會感到節奏太快、難 以適應,不再是老師目光的焦點;第一次考試,你可能成績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 悉的第一。于是,你們可能會開始懷疑以往的讀書方式、學習習慣,甚至懷疑自己的專 業選擇和能力潛質。同學們,挫敗感是走向虛空沉淪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嶺。經歷 挫敗,從挫敗中學習,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大學的必修環節。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懂得反思、學會堅守。長期以來,你們接受的大多是中規中 矩、有標準答案的教育,你們習慣于做“聽話”的好孩子。作為知識的傾聽者和接受者 ,你們無疑是優秀的。但大學是什么?大學是要為你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為你們走 向成熟、走向社會做好準備。大學培養的不僅是已有知識的接受者,而是未知世界的創 造者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大學教給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樣性和不 確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著成功。面對更多更復雜的選擇和沒有預設答案的 探索,你們難免會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敗中重新認識自我、認識他 人、認識社會,重新定義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榮譽、什么是價值,不斷追問生命的意義 。學會堅守,就是在挫敗中堅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內心深處始終保持對未知的好奇、 對真理的渴望,在風險挑戰面前始終堅持做人的原則、崇高的信念和遠大的目標。同學 們,只有懂得反思、學會堅守,你才能在挫敗中把握自我、擁抱青春、走向成熟。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尋找自信、挑戰自我。挫敗會讓人迷茫。很多人會在挫敗中 喪失自信、迷失自我,來清華之前還是“夢想家”,來清華后,可能會“夢”沒了,只 剩“想家”了。特別是看到各種知識、信息、機遇迎面而來,身邊的“學霸”“神人” “大牛”比比皆是,你會更加迷茫和糾結,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學生活就是一個尋 找和發現的過程,只有在挫敗中發現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 人生自信。搜狐CEO張朝陽當初在清華念書時,也對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很有挫敗感,考試 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開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繞圓 明園跑上幾公里。正是經歷了這種挫敗,讓他逐步增強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種挑戰,不 斷開拓自己的事業。同學們,清華園緊張充實的生活會讓你慢慢認識到,成功不取決于 你過去的成績和基礎,也不依賴偶然的機緣巧合,而是來自對自我的挑戰,來自挑戰中 的成長和成熟。面對挫敗,只有那些不斷壯大自己內心的人,才能戰勝自我、找到自信 ,從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從挫敗中學習,就是要挑戰權威、塑造人格。在中學里,面對中考高考的壓力,你 們難免養成依賴課本、相信權威、聽從安排的習慣,努力在既定的路線上比別人走得更 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學,你們可以聽到很多精彩的講座報告,接觸到很多學術大師。 權威值得我們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從。去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先生來我校 演講,介紹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個實驗。演講的最后,在談到自己不斷取得新成果的體 會時,他說:科學就是多數服從少數,只有少數人把多數人的觀念推翻之后,科學才能 向前發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校長本薩森來訪,我們說起猶太民族有著幾千年 的歷史,雖然沒有什么著名的宮殿建筑,卻在思想、文學、科學等很多領域創造了不朽 的輝煌。猶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卻獲得了20%多的諾貝爾獎。交流過程中,談到猶太民 族和當今中國教育的區別,我說,在中國流傳這樣一個故事:中國學生回家后,家長一 般會問“今天老師問了你什么問題”;而猶太學生回家后,家長會問“今天你問了老師 什么問題”。我問他,是不是這樣?本薩森校長說,不僅如此,猶太家長還會問“你問 了什么問題老師沒答上來?”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是猶太文化的一個秘密,也是猶太 民族保持巨大創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創造者,只有 勇于質疑,敢于發現前人的局限,才能養成批判性思維的習慣,形成對世界本質的認知 和判斷,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獨立的人格;只有打破傳統,敢于挑戰權威的思想和理 論,也才能激發新的思想、創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論,推動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同學們,挑戰和超越的接力棒現在已經傳到你們手中。希望你們經過四年的學習, 畢業時帶走的不止是老師教的知識和方法,更多的是自己未知的問題。祝愿你們在反思 中學會批判,在挫敗中經歷成長,在挑戰中贏得未來,在美麗的清華園度過不曾虛度的 青春時光!   謝謝大家。 (http://news.tsinghua.edu.c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3.209.36.196
文章代碼(AID): #1I5uN_Mr (TWSU)
文章代碼(AID): #1I5uN_Mr (TW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