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 ] 國家網路醫院:我的孩子需要接受職能治療嗎

看板Therapist (治療師)作者 (拋彩帶獅迷小齒\^O^/)時間16年前 (2008/12/24 08:1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家網路醫院算是還蠻有名的線上諮詢系統 現在也提供OT諮詢了 感覺還蠻不錯的 是另一種推廣的方式 不知道生理和心理領域這樣的諮詢模式是否也可行? --------------------------------------------------------------------------- http://tinyurl.com/7c43jj 我的孩子,需要接受職能治療嗎? 什麼是職能治療?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駐站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解釋:「職能治療,以前稱為職業治療;意 指在生活中,面對不同角色扮演時,能夠稱職勝任。」 職能治療範圍,分為成人復健、兒童復健;在復健治療方面,職能治療師所提供的方式是 【有目的】的治療活動,就是讓原有身體、或行為上應具備的功能,能夠依本份展現! 台灣進入少子化的社會,受家庭環境影響,孩子往往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但過多的關愛, 反而讓孩童於就學後容易出現適應不良症狀。因為行為舉止不被期待的孩子上學後,除了 減弱自己競爭力之外,同時也干擾到其他孩童學習,形成的社會成本與造成的傷害問題, 將會逐漸浮上檯面。 孩子是否能符合老師、家長、或是同儕的期待?成為一個行為舉止讓大家接受的個體,應 該是立即該著眼重視的課題。 有鍵於此,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新開立的兒童門診中,特別規劃兒童職能治療科,期能 提供家長們更妥善服務;提供兒童復健、過動兒、發展遲緩、感覺統合、行為偏差、親子 教養等專業諮詢。 提到兒童職能治療,大家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是過動兒或自閉兒診斷。其實這樣的劃分已過 份兩極化,從事兒童職能治療多年、目前任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職能治療師表 示:「在這之間無法被診斷、更多被邊緣化的孩子,其實更需要職能治療師的專業協助。 」 但礙於健保制度的關係,張旭鎧指出:「許多和同儕互動有狀況的孩童,因為無法下診斷 為【過動兒】,或達到【自閉兒】等標準;所以無法循健保制度轉介治療;在需要接受高 昂自費診療的狀況下,讓許多家長對於職能治療打退堂鼓,也讓孩子的狀況越來越不理想 ,最後可能會發展為叛經離道的青少年。」 將平價職能治療工作,介紹給更多家長、造福更多小朋友,是目前張旭鎧及有志同業共同 努力的目標。透過一對一的溝通、講座、演講活動,可以讓家長對職能治療有更深刻的認 識。 在台灣,走在路上可以隨意發現補習班、托兒所、幼稚園,都打著【感覺統合】訓練的招 牌,可是感統訓練是相當專業的科別,並非一般幼教老師所能勝任,必需要由專業職能治 療師與孩子、或家長進行互動後,才會有正面成效。 而受上一代觀念影響,不少國人仍將【進醫院、看醫生】視為洪水猛獸,更不願意接受精 神診斷、心理或是職能治療諮商,擔心孩子就此被貼上【問題兒童】標籤。 「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幼稚園時候都不會這樣子?為什麼上小學後,就被老師視為麻煩人物 ?」不少家長被告知孩子行為有偏差時,往往沒辦法接受事實,甚至於會認為孩子的問題 ,是新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那究竟什麼狀況下,合適尋求職能治療師的協助?張旭鎧職能治療師提出幾點意見,供家 長參考— 1. 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或寫功課容易分心,無法獨立某項工作。 2. 缺乏判斷力:無法分辨對、錯,或是長、短等問題。 3. 肢體協調性差:大動作發展遲緩,如丟球丟不準、做事慢半拍等。 4. 人際互動有問題:易與同儕發生衝突、不易融入團體等。 5.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無法做好簡單的自理工作。 其實孩子還有些看似有問題、但又不會很嚴重的行為偏差表現,諸如:上課不專心、喜歡 插嘴、頂嘴、四處走動、發出噪音、愛出風頭、鼓吹煽動、愛發脾氣、個性衝動等等,若 能及早得到職能治療師協助,都可以得到良好效果,讓孩子在學習路上少走冤枉路,並能 於步入青少年期之前,成就健全人格。 免費職能治療線上諮詢 http://tinyurl.com/7mt8l9 -- ο 小天使飛~ ○β..*.O.*..o...*o.*.ο˙* http://tw.myblog.yahoo.com/kikie1214/ http://picasaweb.google.com/kikie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4.135.89

12/24 08:42, , 1F
12/24 08:42, 1F

12/24 14:02, , 2F
好像沒看到psychy 部分
12/24 14:02, 2F
文章代碼(AID): #19KNurKJ (Therapist)
文章代碼(AID): #19KNurKJ (Therap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