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運算、愚蠢的羊群?
理性的運算、愚蠢的羊群?
──從金融社會學探索「第三條路」
※蕭亮思
涉足金融市場的投資者,囿於個人經驗與背景,對市場的觀感可能迥異。它是
可用數學運算與圖表掌握的專業領域,抑或贏取個人財富的賭場?它是一片按
理性法則有秩序運作的宇宙,還是由羊群心理、集體行為主導的混沌空間?公
眾對金融市場的觀感與想像是重要的,因為這些主觀印象會直接左右市場人士
與政府機構的取態與策略。
近十年國際市場上的連串事件,令心理學、社會學逐漸受到重視,由邊緣學說
變成主流,被納入商學院課程的一環,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觀感也出現變化。
讓我們回顧近二十五年金融理論兩大陣營──主流新古典經濟陣營
(Neoclassical economics)與行為金融學派(Behavioral finance)的辯論,筆
者也希望向中國讀者介紹在西方學術界仍在萌芽階段的「金融社會學」觀點。
理性的運算:發掘「真正價值」
早在六十至七十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法瑪(Fama)承襲新古典經濟學派,提
出「有效市場假設」。他認為在一個自由競爭、信息流通的市場裏,每個信息
甫出籠,就會馬上廣為投資者知曉,反映在相關證券價格上。換句話說,聽到
市場消息後立刻跑去進行買賣的投資者,只能賺到經風險調整後的平均市場收
益率,不可能賺到不尋常的巨利。而證券在市場上的現價,也代表證券的真正
價值(fair value)。
隨便翻開一本經濟課本,你會看到法瑪的三項前設。第一、投資者都是理性的
,他們懂得計算證券的真正價值,大家互相競爭能令市場有效地將證券價格,
調節到「真正價值」的水位。第二、即使市場出現非理性的投資者,他們亦只
隨機出現,行動彼此抵消,並不影響大局。第三、即使出現大量相關的非理性
投資者(例如大群誤信謠言的股民),市場會相應出現理性的套利者
(arbitrageurs),進行反方向交易活動,抵消這股非理性力量的影響。
如果你是法瑪的忠實信徒,你或許會恪守理性計算的原則,使用 CAPM、APT、
DDM 等數學模型,找出證券的真正價值。你亦可能變得很懶惰,認為毋須計算
甚麼,因為市場現價已充分反映這些數學模型的結果。既然不能打敗市場,跟
著藍籌指數基金組合去投資,就是最合理的選擇。
業界有個老笑話,兩個交易員在華爾街上走,看見地上有一張美鈔。其中一個
交易員繼續往前走,說:「根據有效市場假設,鈔票一定會有人搶先撿起來,
地上不可能出現鈔票的。」另一個交易員把鈔票袋袋平安,說:「我就是那個
搶先撿起來的人。」
八十年代金融市場幾項發展,助長了高舉理性運算、相信「市場永遠有效」的
思維。一方面,數理金融學的成熟發展,為金融界提供了更新更複雜的數學運
算工具,以計算期權與證券價格關係的「柏力克-舒爾斯」期權定價方程式
(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為例,就在期間逐漸受到業界廣泛採
納。另一方面,電腦的運算能力出現幾何躍升,業者可憑機器助力,即時算出
複雜的數學程式。當運算變得更精準,金融知識變得更專業,國際投資銀行也
聘請愈來愈多出身長春藤大學的數學博士任職,希望用理性運算的威力,找出
證券「真正價值」,進行套利(arbitrage)。
愚蠢的羊群:「錯誤」與「噪音」
可是機關算盡,之後十五年在國際市場,接二連三出現新古典學派不能圓滿解
釋的「異象」(anomalies)。這些異象就像台灣漫畫家幾米畫的兔子和巨鳥,
在鋼筋水泥的理性秩序中間,瞪著詭異的眼睛,嘲諷人類的愚蠢,叫我們重新
思考基本的問題。
在主流金融理論中,米勒和莫迪利安尼(Miller & Modigliani)告訴我們,若
不考慮稅務與交易費用,股東無論收到一元紅利抑或股票價值上漲一元,都會
感到同樣高興。可是 1974 年能源危機期間,紐約城市電力公司宣布取消派紅
利,惹來小股東激烈反對,有人揚言要訴諸暴力。為甚麼小股東如此激動?行
為金融學家沙芬連與史迪文(Shefrin & Statman)在 1985 年提出,投資者傾
向在思想中將資產劃入不同的戶口(mental accounts)。獲發紅利的戶口,是
用來即時旅行消費的;股票價值的戶口,是用來長線持有和養老的。雖然主流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將一元由左袋放進右袋,你不會因此窮了或者富了,但大
部分投資者對放在左袋和右袋的一塊錢,看法就是不一樣。誰說投資者是絕對
理性的?
行為金融的主要論著,包括探討投資者心理思考模式的卡尼曼和特沃斯基
(Kahneman & Tversky 1979),研究市場過度反應的迪邦和泰勒(DeBonbt &
Thaler 1985),沙芬連與史迪文(Shefrin & Statman 1985)、希勒(Shiller
2000)等。
心理學和社會學,本來在主流金融理論體系中,只佔據另類和邊緣的位置。但
由八十年代末開始,市場出現愈來愈多重大事件,是主流金融理論難以解釋的
。例如在 1987 年的十月黑色股災,為甚麼投資者會不顧基礎分析而瘋狂拋售
?為甚麼亞洲金融風暴中,泰國和印尼的匯率跨掉,會蔓延到在 1998 年基礎
經濟數據健康的香港等地?為甚麼 1995-2000 的科網股熱潮中,廣大股民會
罔顧基礎因素,炒得雞犬皆升?
在這些戲劇化的事件中,現實市場並不符合主流金融理論的完美圖象。投資者
往往並不獨立理性,證券現價也不貼近所謂「真正價值」。有時電腦與程式算
得太精準,還被指有份觸發市場崩潰事件,例如 87 股災中的電腦程式沽盤,
及1998 年長期管理基金(LTCM)的套利策略。2000 年下旬在科網股泡沫爆破後
,口袋空空、繁華夢碎的投資者都希望理解發生甚麼事,不少人將心理學和社
會學的概念,應用在金融市場上。書店的暢銷書架放著關於集體行為、鬥傻理
論(Greater fool theory)、連鎖反應(cascade)、羊群效應、模仿、謠言、驚
散、十六世紀荷蘭人炒賣鬱金香球莖的新書。吹噓「科技創造財富」的袋裝書
,則被打進冷宮。
在這樣的歷史文化時空下,不難理解為甚麼在 2002 年,卡尼曼憑他與特沃斯
基在七十年代末提出的框架效應(framing)、由直覺策略帶來的偏差
(heuristic-basedbias)等心理學說,拿下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卡尼曼獲獎一
事,也正式誌示行為金融學,由邊陲位置移進了經濟學的殿堂。
可是,行為金融學派往往將心理與社會因素,看作需要摒除的「偏差」、「錯
誤」和「噪音」,而不是金融市場本身應有的現象與特性。沙芬連(2000)在《
超越貪婪與恐懼》一書寫道:「一個投資者所犯的錯誤,可以成為其他投資者
的利潤,但也能夠成為其他投資者的風險!……行為金融能幫助業界人士發現
自己的錯誤,與及別人的錯誤。」
雖然行為金融學家常以主流金融理論以外的另類鬥士自居,但他們間接肯定了
主流金融理論中,以理性計算得出的價格與行為才是「正確」的。筆者認為這
樣的取態,令行為金融頗難跳出「挑主流金融的錯處」這一框架,縱使找出再
多的「異象」,議題仍然由主流金融理論所設定,令行為金融的發展及應用受
到局限。
第三條路:金融社會學
在卡尼曼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後,金融理論儼如列入兩大陣營,一方是強調理性
計算的新古典經濟陣營,另一方是強調人類愚蠢與錯誤的行為金融陣營。除了
卡尼曼等人的心理學,社會學能否為我們帶來別的觀點?
社會學和經濟學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分家,在過去二十年,經濟社會學
(Economic sociology)又再蓬勃起來,代表人物包括格蘭魯維陀
(Mark Granovetter)、史利莎(Viviana Zelizer)、費力斯坦
(Neil Fligstein)等。他們認為金融市場是埋嵌(embedded)在政治、文化、社
會脈絡與人際網絡之中,若只孤立按供求法則看市場運作,對市場的理解是有
欠全面的。例如一張鈔票對不同的家庭崗位,盛載著不同的含義;人壽保險與
道德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並非
單從供求與利益盡能了解。另一支金融社會學(Social studies of finance)
的代表人物包括卡隆(Michel Callon)、門尼埃撒(Fabian Muniesa) 、麥堅時
(Donald MacKenzie)等。他們將金融市場看作既包含冰冷的機械與理性部分,
亦包含人際關係與機構文化部分,兩者緊密結合,市場方能運作。心理與社會
因素不是「錯誤」,而是金融市場的基本組成部分,與供求定律、數學程式同
樣重要,永遠不可能摒除於市場運作之外。這些仍在起步階段的社會學研究,
正在著重理性計算的主流金融理論,與著重心理「錯誤」的行為金融兩個極端
之間,探索中間第三條路。
由 0 到 100:計算他人如何計算
讓我們以一個遊戲作結。假設我請每位《21 世紀商業評論》的讀者從 0 到
100之間,選一個整數。集合所有答案的平均值,乘以三分二,就是正確答案
,選中答案的參加者可以得到獎品一份。
例如有五個讀者交回答案,分別為 20, 30, 40, 50, 60,平均值是 40,乘以
三分二,正確答案就是 27。想拿獎品的話,你會選哪個數字,為甚麼?這是
一個「計算他人如何計算」的遊戲。如果所有參加者都不用腦袋,在 0 至100
之間亂猜,參加人數又夠多的話,所得答案應該是 33。如果人人都當別人是
亂猜的,填上 33 這個答案,正確答案就變成 22;如果每個參加者都用理性
一層層推敲別人怎樣用理性計算,答案會慢慢降低,算到最後,答案變成 0。
這是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金融學家泰勒(Richard Thaler)在 1997 年 4 月,
與英國《金融時報》合辦的一個遊戲,獎品是航空公司贊助的倫敦來回美國頭
等機票兩張。結果有 1,468 人參加了這個遊戲,寄回答案的平均值是 18.91
,正確答案是 13。其後博茨多明尼與尼高也曾在西班牙與德國重辦這個遊戲
,答案介乎 14與 27 之間。
不同的金融理論陣營,會怎樣解釋這個遊戲的結果呢?
主流金融學者會說:「答案是 0,因為這是唯一符合理性計算的答案。」當你
告訴他,讀者寄回的結果顯示答案是 13,他會很驚訝地說:「不可能!讀者
是理性的,非理性的讀者又會互相抵消其影響,所以答案應該是 0。如果答案
是13……唔,市場一定出現了一些隱藏的信息,我們沒有計算進去。如果我們
找出這些隱藏的信息,我們一定能計算出 13 這個數值。」
行為金融學者會說:「理性的正確答案是 0。但很多讀者受到心理及社會因素
影響,選擇了錯誤的數字,所以最後得出的答案是 13。沒有選擇 0 的讀者,
在市場上製造了噪音信息,干擾了有效市場的運作,令最後答案偏離 0 的數
值,對理性讀者造成難以預測的風險。」
金融社會學家會說:「正確答案是 13。這個遊戲的結果,是一連串理性計算
與社會心理活動的總和,有人理性,有人不理性,也有人嘗試理性地將不理性
讀者的影響納入計算範圍內,拉扯之下的總和就是 13。13 才是真實的市場、
真實的世界。我們可以設立數學模型、進行模擬實驗,嘗試預測答案,但每個
方法都不一定準確,每次玩這個遊戲,答案都可能不同。只有真實玩過這個遊
戲一次,事後才可得出肯定的答案。」------
註※作者曾任香港兩份財經日報記者,現為英國愛丁堡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
生。本文部分意念來自愛丁堡大學 Donald MacKenzie 教授及梁大偉先生,特
此鳴謝。
參考書目:Bosch-Domenech A et el (2002), “One, Two, (Three),
Infinity… Newspaper and Lab Beauty-Contest Experiments”,
Barcelona: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
Callon, Michel & Muniesa, Fabian (2003), “Economic markets as
calculative collective devices”, Reseaux 21(122), P. 189-233
Shefrin, Hersh (2000), Beyond Greed and Fear – understanding
behaviour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17.20
推
211.78.175.22 02/02, , 1F
211.78.175.22 02/02, 1F
推
203.75.121.1 02/03, , 2F
203.75.121.1 02/03, 2F
推
61.64.114.127 02/03, , 3F
61.64.114.127 02/03, 3F
推
220.228.70.209 02/03, , 4F
220.228.70.209 02/03, 4F
推
59.114.12.169 03/17, , 5F
59.114.12.169 03/17, 5F
推
61.230.102.156 05/29, , 6F
61.230.102.156 05/29, 6F
Trading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33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