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跨越太平洋的美麗承諾---孫嘉豪與「青年成長協會」

看板Volunteer (志工)作者 (青梅竹馬?!)時間18年前 (2007/01/05 01:1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志工版的朋友, 我是志工團體"青年成長協會"成員 我們協會主要計畫為與巴拿馬兒童城 至當地擔任為期一年的電腦教學志工 下文是本人兩年前NPO報導獎的作品, 歡迎大家認識我們,以及我們的計畫。 跨越太平洋的美麗承諾---孫嘉豪與「青年成長協會」 文/許靜娟 八月陽光熾人的午後,中正機場的大廳內,身穿短褲涼鞋,削著俐落短髮的女孩小潔, 一派悠閒的坐著,一面注意往休士頓的航班, 一面手捧著昨天剛買到的「西班牙年輕人天天說的話」喃喃練習著。 行李箱中裝著要帶去巴拿馬兒童城各種法寶--- 卡通影片、觀光局發行的明信片、西班牙文字典,還有老媽千叮嚀萬叮嚀的防蚊液。 不久之後,三四十小時的飛行即將展開,這一趟飛行的目的地, 是與台灣相隔半個地球遠的巴拿馬, 「青年成長協會」的成員小潔將踏上這從未謀面的地方,展開為期一年的志工工作。 前來送行的協會執行秘書孫嘉豪坐在一旁,若有所思的微笑著。 「一切的開端,其實是因為一種叫做『馬雅』的咖啡」 青年成長協會執行秘書孫嘉豪回憶起三年前,因為這個咖啡的名字, 開啟了他對中南美這塊土地的浪漫幻想,決定開始學西班牙文, 希望有朝一日能踏上「馬雅」的故鄉,沒想到在西班牙文課結束幾個月後, 孫嘉豪在因緣際會下,考上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志工計畫, 漂洋過海來到巴拿馬的兒童城。「兒童城」是受到巴拿馬政府監督的私人福利機構, 收容兩百多名小朋友,大都來自當地的貧窮家庭,機構的設置, 是為了幫助這些貧窮家庭的孩子習得一技之長,改善生活狀況。 擔任電腦教學志工的嘉豪,看見兒童城內的孩子們滿足於外人施捨的糖果餅乾, 卻連一句西班牙文也寫不完整卻不以為意時, 「我簡直快七孔冒煙了。雖然我不能決定他們的生命, 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個窗口和機會,給他們,也給自己」 現在嘉豪提到這些,臉上依舊寫滿堅定。 隨著時間增長,他發現「許多小朋友的家裡根本連吃飽都有問題, 更不要說家庭教育,因而對兒童城的小朋友來說, 許多學習電腦必備的相關知識,例如數學、邏輯,都很缺乏。 我後來修正教學的目標,重點不在教會電腦技巧,而是透過電腦的使用, 提昇小朋友們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工作過程中不斷的摸索與調整,讓嘉豪開始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想法, 他認為與其讓來自異國的志工擔任第一線的教學工作, 不如退居幕後,從事當地師資培訓和教材編寫。 畢竟志工會離開,只有充實屬於當地的師資,才是長遠之計。 嘉豪清楚地知道,這些滿溢在心中想法,還要靠更多人的投入和實踐,才有可能。 當他看見兒童城來自西班牙的執行長,隻身在異國奉獻了二十五個年頭而無怨無悔時, 偷偷地在心中與兒童城締下了一個約定。 半年前,孫嘉豪結束為期兩年的志工服務回到台灣。 為了讓理想延續下去,一踏上台灣的土地, 嘉豪就積極展開「青年成長協會」的籌備事務。萬事起頭難, 籌備處設在金山南路巷內,租來不到兩坪的小小空間裡, 燃燒著來自太平洋那端尚未熄滅的熱情, 嘉豪一手包辦架設網站、到處宣傳、進行成員招募和徵選的工作 ; 一面在台灣找工作,好「把協會養起來」。 2004年二月,終於從來自四面八方的數十位報名者中, 選出包括小潔在內的五位成員,展開培訓。------孫嘉豪從巴拿馬帶回來的夢想種子, 終於慢慢開始在台灣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目前五位成員中,有已經進入職場的上班族,也有大學生, 素昧平生的他們,憑著一股熱情和傻勁聚在一塊。 協會的先發志工小潔,從印度垂死之家回國後,加爾各答街道上到處橫躺、 衣衫襤褸的饑民,和垂死之家裡乾枯的身軀,一次又一次撞擊她的心底, 「想到這樣的畫面,我整顆心都揪在一起。」 這樣的不忍,轉化成為小潔投身志願服務的積極力量。 台大法律系學生李佳達,在升上大四,同學們紛紛展開國家考試的補習生活之際, 卻投身這樣的志工計畫,自嘲「不知死活」的他,侃侃談著自己加入的動機: 「從小到大,我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競爭中搶第一名。 這次,我只希望藉著看見別人的需要,發現自己心靈的匱乏, 並且尋找自己隨時隨地都可以綻放的微笑。」 對成員們來說,當志工與其說是去「幫助」別人, 不如說是在另一片充滿陽光與熱情的夢土上,藉由生命和生命交會的瞬間, 找到自己的另一種無限可能。 身為過來人的嘉豪很清楚,「國際志工」並不如一般人心目中那樣崇高浪漫。 離家背景隻身來到外國,面對語言文化的差異,加上工作壓力,因此除了熱情, 他特別強調成員自我挑戰的勇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好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在有限資源下,嘉豪費盡心思排出了豐富的課程,成員們在忙碌的生活中, 聚在一起開讀書會、上西班牙文、學烹飪、種菜, 甚至還跟著水電師傅學修馬桶和水管,讓協會的志工,不只帶著一股浪漫傻勁出國, 還能柴米油鹽一把罩,好適應異鄉的生活。 未來協會預計每半年派出一名志工,每人在當地至少服務一年。 七月中旬最後一次水電課堂上,小潔告訴夥伴們已訂好往巴拿馬的機票時, 每個人頓時都掉入自己的沉思中,對其他的夥伴來說, 這個計畫早已脫離國際志工的浪漫想像,此刻如同自己真的就要踏出國門, 過完全獨立而陌生的生活。 嘉豪彷彿已經看到八月的艷陽下,小潔帶著眾人的滿滿祝福起飛, 而故事還沒有結束,自己仍會四處忙著協會的宣傳和募款, 好讓大洋兩端的美麗承諾,延續下去…… <報導緣由> 半年前,在網路上看到嘉豪宣傳的國際志工計畫,有幸通過甄選加入了團隊, 在近半年來的時間裡,嘉豪不斷表現出他實踐夢想的熱情和行動力,著實令我懾服, 於是決定用文字紀錄小潔的出發,也見證青年成長協會這半年來的點滴路程。 更期待這樣的文字,可以讓更多朋友願意和我們一起,帶著承諾起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32.154 ※ 編輯: huwei 來自: 220.134.132.154 (01/05 01:25) ※ 編輯: huwei 來自: 220.134.132.154 (01/05 01:26)
文章代碼(AID): #15dJRay5 (Volunteer)
文章代碼(AID): #15dJRay5 (Volun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