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這怎麼辦?
※ 引述《mcgraw (再搞笑嘛 @_@)》之銘言:
: 怎麼辦?
: 最近上大號都是"血便"
: 而且血不是一滴兩滴而已
: 我飲食正常 沒有便秘 怎麼會這樣?
: 會產生什麼病變嗎?
: 要去看醫生的話 要掛哪一科呢?
: 唉~~~到底怎麼回事 >.<
不曉得是不是該看直腸科?
你有多吃蔬果嗎?
如果你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
那麼就應該快去給醫生治療
千萬別拖啊 @.@
轉載一篇文章給你看看,經常性的便血的確會有嚴重性唷 @.@
== 經常便血不要誤以為是痔瘡,醫師提醒,小心癌症纏上身!
根據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統計,門診中有高達九成的便血患者
,都將直腸出血視為痔瘡的表徵。一位40歲男性主訴大便帶
血斷斷續續已有一年多,剛開始以為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
最近症狀加劇,經醫師診斷後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門診中有九成便血患
者,初期都以痔瘡流血的心態來看待大便出血的現象,而忽
略可能是腸道受傷而引發的病變,甚至癌症。尤其持續性排
便次數增加、軟稀便,或非使勁排便、便後肛門無疼痛硬塊
,但合併便血的情況時,要特別小心可能罹患腸癌。
直腸出血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生,不一定伴隨其他症狀,往往
是突發,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有便血、血便,鮮紅色血在糞便
表面或裡面、衛生紙上沾血或馬桶有血等。
大腸直腸癌患者約有30% 會有便血的現象,當直腸出血且有
合併其他腹痛、倦怠、體重減輕、觸摸到硬塊,則罹患大腸
直腸癌的機率更高。根據衛生署統計指出,台灣男女十大癌
症死因,直腸癌名列第三,不容輕忽。
醫生表示,年齡大於40歲,偏低纖維、高脂肪的食物、長期
暴露在環境或職業毒素下、家族史有大腸癌或腺性息肉都是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
當出現下列症狀時,就應小心腸道可能產生病變,如持續性
排便次數增加、軟稀便,特別併直腸出血;如非使勁排便、
便後肛門無疼痛感覺,但是有直腸出血;如直腸出血,雖有
痔瘡,但年齡大於50歲,如不明原因的貧血或腹痛。
針對大腸直腸癌的預防,建議40歲以上,不論男女,每年應
接受一次肛門指檢及大便潛血檢驗;50歲以上,不論男女,
每3-5年應接受一次纖維直腸鏡或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治療
大腸癌的5年治癒率高達90至100%。
便血是不正常的現象,不能視為一定是痔瘡流血,應當及時請
醫師診察,確定病因,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至於日常飲食
應選擇低脂高纖食物;可以補充鈣質及含大量維他命A.C.D的
食物;少吃醃漬物、燻製食物;不抽煙、少喝酒;並定期規律
的接受篩檢,如此才能永保健康。
--
※ 編輯: bnmce 來自: 61.223.6.251 (03/02 23:03)
ask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