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對蘋果電腦的感覺

看板ask (問板)作者 (百年孤寂)時間21年前 (2004/05/27 20:2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其實這樣講是不太正確的mac跟ibm/intel之爭 : 應該是RISC跟CISC的規格之爭 當時大家不知道哪一個比較好 : 因為CISC的軟體開發比較容易 所以大家就漸漸選擇CISC : 但實際上現在已經證明RISC是較好的架構 : 所以x86是CISC皮 RISC骨的... : apple跟pc本來的路線之爭就是硬體之爭 : 不是故意要跟別人不一樣 是本來就一直都不一樣 : MS-DOS逼退的是DS-DOS 微軟幹掉的是ibm不是apple : windows也逼退了同期的ibm作業系統 : 如果要說apple被逼退 應該是ibm/ms/intel聯手逼退的... 就我所知的補充一下 一般的使用者(非專業)根本就不會去考量 作業系統和硬體之間的效率,多數人的選擇依據是方便性還有價格 apple之所以打不過pc上述或許是原因之一 但應該不是最關鍵的部分,關鍵應該在於架構的開放性 蘋果是屬於封閉性的架構 軟體廠商想要開發個軟體,必須有蘋果的授權 要授權當然要給權利金,相對的開發的成本就提高了 硬體廠商想賣蘋果的週邊硬體耗材,必須取得蘋果的認証 這樣做的好處是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高(軟硬體都經過認証) 但多出來的開發成本將來都一定會轉嫁給消費者 反觀pc則不然 定個規格書,弄個開發工具(程式語言軟體) 廠商只要弄出來可以跑,有人要買就行了 於是廠商的投入意願相對會比較高(開發成本低) 有較多的廠商當然就有較多的產品 有多又便宜的產品可以用消費者當然向PC靠攏 消費者向PC靠攏→蘋果市場萎縮→廠商開發MAC意願降低→ 產品選擇少→消費者向PC靠攏→蘋果市場萎縮→.... 在這種循環之下,最後蘋果就只能死守效能要求較高的專業繪圖領域 其實這故事很長啦,簡單的說就是..... 最早IBM不看好個人電腦市場力推大型主機,後來發現策略錯誤 看到蘋果大賣,眼紅就跳下來想要搞臭搞爛個人電腦 隨便找了個CPU廠商(當時的INTEL還只是個小廠)和軟體掮客(比爾蓋茲) 拼湊一下就拿出來賣,沒想到竟然還大賣 結局就是IBM也被他請來攪局的兩個小嘍囉做掉 至於微軟則是行銷見長,很多都是商業手段...... 這個又更長了,就到此為止好了 以上就是我幫sitos補充一下他沒提到的部分 應該沒有錯啦,要真有錯的話也請多多指教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5.45.231.170

211.74.69.185 05/27, , 1F
好厲害呀 m(_ _)m
211.74.69.185 05/27, 1F
文章代碼(AID): #10jTt7Co (ask)
文章代碼(AID): #10jTt7Co (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