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 混不熟
很難跟週遭的朋友混熟耶
雖然我是比他們大3歲左右的重考生
研究生本來也就跟自己的實驗室的同鞋比較熟
但我還是看到有人可以輕而易舉就跟別人混熟
我覺得問題出在我身上:
我家有的問題,是升學主義下的縮影,從國中開始的國高中6年是我這輩子最黑暗的6年,
6年來每年都有365天,上學不算我出門的天數卻沒超過6天,同學都覺得我是怪人,
我也不想啊。父親很要求三樣東西:學業、學業、學業。當有許多人在看「小孩不笨」
時,只會覺得這真是一部喜劇啊!片中 Terry 他們都是身處在等級最低下的 EM3 ,
但現實生活在父親眼中,我也是身處在等級最低下的 EM3,而且直到去年考上研究所為止
,身份地位一直都是如此,從國一到去年將近十幾年的歲月,我一直扮演著白癡腦殘EM3
的好角色,片中一而再再而三強調新加坡人一個特色──聽話,父親也覺得我既然都已是
一個白癡了,至少要能聽話,我的話我的意見,向來都不是他能聽進去的,他最多能做到
問我的意見,然後就隨著他的看法做了,很多時候我是不准表達意見的,家中所有人都是
這樣,從國中開始他每天看到我,好像我臉上寫著學業兩個字,開口閉口都只是學校成績
怎樣,別人小孩多優秀奧林匹亞怎樣怎樣,有次我表現失常,他甚至幾乎快一個月都不跟
我說話,我稍稍開口就要被揍,害我後來上高中完全無法和同學溝通,真得是很無言,
現在考上研究所了,他也覺得是他的功勞,非常的高興一直跟我說以前的辛苦都是為了現
在,撐過就是我的,他無法理解我和同年齡的朋友是很難有良好關係,
只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等等的話來訓我,然後他本人則完全不看書,
整天被他念著要看書讀書有多好等等的,卻整天因為這樣也少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都在被
罵被念,呵呵),我承認我大學時代也是過得很孤單,因為同學都覺得我一點自己的主見
都沒有,我也想要有自己的想法啊!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會是多麼可
怕的一件事啊!但我似乎被”特訓”成快沒自己的想法了,而且很明顯的特訓成效不錯,
大一大二順理成章變成大家眼中的怪咖角色。到了大三大四我逐漸了解最好的處事方法之
一就是聽取他人的想法融入自己的意見,想出事情的解決方法,這才是比較好的作法、
才能締造雙贏的局面。但異性緣始終不佳,我也是心裡有數,會佳才有鬼呢,同性朋友
都不佳了何來異性朋友,哈,我苦笑之中的父親一直到現在都無法理解,
堂堂一個考上國立研究所的”超優秀”學生──我,竟沒被一卡車的美女給追逐……我也
想啊,哈。
我和"小孩不笨"片中 Terry 他們都是身處在等級最低下的EM3,對我爸而言一直是,
許多人的想法便是EM3 的小孩將來是沒什麼未來可言的,但是成績真的能代表一切嗎?
我父親百分之百相信:能!
但是這幾年下來,我逐漸了解到:人,天生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人的資質可能不差,
但只是需要較多的時間來開發自己的潛能,俗話說的好:「大器晚成」表示一個人開發潛
能的時間較晚,但是他還是有那個能力的,不能只因小時的狀況,就決定未來的一切。
而且我還認識到,課業並不代表一切,雖然在課業方面沒有這個天份,
但不代表他沒有其他專長啊!像我看很多後段班的學生──在父親面前不小心提到這些
校名的話我就又要被責難啦的學校的學生,他們的人際關係真好,這是我至今沒有的
真是令我羨慕;我只有一個想法,要是這世界上每個人的專長都是讀書,
那誰來做衣服給我們穿,誰當水電工人幫 我們修理電器,誰煮飯給我們吃、
誰做超好吃的提拉米蘇給世人品嘗?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各種擁有不一樣專業知識的人,
因為那有可能都是我們所欠缺的。
看完小孩不笨,我深深覺得未來還是要靠自己把握,
機會還是要靠自己創造的,靠人不如靠己。你想要成功,
你也是要準備好自己的完備知識,充分把握機會,這樣才是真的會有未來可言的。
Tery的直笨、Terry媽的蠻橫、Terry爸的鄉土,你可以完全把它當搞笑片看待,
雖然有些省思閃過腦袋,卻也是任它閃過,沒有仔細去思考搞笑下的意義。
但除了笑上述的笑點之外,更多的笑是苦笑。
影片中以Terry媽和Terry為 代表人物,諷刺新
加坡政府的高壓統治及新加坡人的順柔,至於教育方面,呈現出極度的菁英。
在學生年紀仍小的時候,就已經實施方級制度,並對落後的學生呈現放棄心態,
認為他們沒有救,不如花費時間在較落後的資優生,老師的此種心態間接影響到
學生的關係,使優秀學生有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看不起低程度的同學,並歧視
他們。可是老師沒有想過嗎?落後學生不會進步, 除了他自己本身的問題外,
老師就沒有責任嗎?他們就真的完全不會進步嗎?
或許是老師的心態等外在環境,成為了他們學習上的最大阻礙,
「子不教,父之過」, 落後學生會如此循環,學校老師也有一定的責任!
我更覺得,家人和家長也有責任!本片的確也探討父母親在家庭的角色,
片中國彬的媽媽期望十分大,所以管教方面也相對嚴格,常常以打罵的方式教育,
而爸爸較為開朗,認為孩子在學業方面不佳,那就算了,每個人都有其天賦。
從中看來,爸爸似乎是各明理之人,不像媽媽強迫兒子,但在某一場景中,
媽媽將自己的壓力說出,道出爸爸每天工作,和孩子的互動稀少,
孩子的教育主要落在媽媽肩上,孩子的學業成就,對她而言,有無限大的壓力。
媽媽的話似乎也沒有錯,她站在第一線上,爸爸站在第二線上,壓力承擔明顯不同,
是我從中反省到的問題。
話說「行行出狀元」,大家都會說,也愛說,但社會價值觀、
父母師長的期待卻使這句話成了敷衍、矯情的安慰話語。
在一味追求文憑主義的潮流下,擁有頂尖的數學、英文成績,
似乎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但在主流教育觀念的過度包裝之下,擁有一技之長更是較為現實的面向,
同樣也是較為符合社會以及市場需求的。
這也是為什麼拿台灣來說,技職體系學校歷經縮減的考驗,
如今卻又開始回流的主要因素。
EM3真的那麼差?很明顯的,答案是否定的,
裡頭其實有的聰明伶俐、有的乖巧體貼,更有擁有除了英數之外的出眾才能,
而事實也證明了,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也是可以做得到,
甚至擁有屬於他們具有前景的未來。
否定他們、標籤化他們,然後讓他們在惡性循環中不快樂的生活,
可能抹殺的是,除了天份外,
小小心靈對於未來的希望,以及人性的信任,
而帶來的傷害更是輕易的在幼小心靈上留下一道難以抹滅的傷痕。
我今後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改善人際???
尋找人生中的幸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58.86
→
11/18 22:29, , 1F
11/18 22:29, 1F
→
11/19 00:14, , 2F
11/19 00:14, 2F
推
11/19 07:25, , 3F
11/19 07:25, 3F
→
11/19 07:25, , 4F
11/19 07:25, 4F
→
11/19 07:26, , 5F
11/19 07:26, 5F
→
11/19 07:26, , 6F
11/19 07:26, 6F
→
11/19 07:32, , 7F
11/19 07:32, 7F
→
11/19 07:33, , 8F
11/19 07:33, 8F
→
11/19 07:34, , 9F
11/19 07:34, 9F
→
11/19 07:35, , 10F
11/19 07:35, 10F
→
11/19 07:35, , 11F
11/19 07:35, 11F
→
11/19 07:36, , 12F
11/19 07:36, 12F
→
11/19 07:37, , 13F
11/19 07:37, 13F
→
11/19 07:44, , 14F
11/19 07:44, 14F
→
11/19 07:46, , 15F
11/19 07:46, 15F
→
11/19 07:47, , 16F
11/19 07:47, 16F
→
11/19 07:47, , 17F
11/19 07:47, 17F
→
11/19 07:47, , 18F
11/19 07:47, 18F
→
11/20 12:53, , 19F
11/20 12:53, 19F
→
11/20 13:04, , 20F
11/20 13:04, 20F
humanit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