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損益表概論

看板money (賺錢)作者 (紅兔兔)時間12年前 (2012/12/22 11: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http://0rz.tw/dyAIt 一直以來,對很多投資人來說,財務分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基本面更是一塊讓人恐懼 的領域,沒錯,以前對兔兔來說也是如此,但兔兔還是要告訴各位,兔兔會很耐心的盡可 能以簡單的方式分享我對基本面的理解,且要再次強調基本面才是保護股價最好的基底, 如果您不排斥基本面,不妨好好隨著兔兔一起學習切磋,相信時間一久,自然慢慢有些領 悟。 之前針對營收分享了一些方法,之後會再分享營收比較特殊的用法,接下來,我們該看些 什麼?沒錯,就是要進入所謂的三表,也就是「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 表」,我想很多人光看到名稱就昏了,別怕!一步一步慢慢來,其實一點都不難。 兔兔通常簡稱這三表為「財報」,是刻意與營收有所區隔,原因很簡單,因為營收每個月 公布一次,而財報一年也不過公布四次,很多人搞不清楚這些數據公布的時間,其實這是 很重要的喔!雖然很多特定人會在資料公布前先知道,但有更多人是要等到資料公布才會 知道,所以回頭去看,很多股票的起漲起跌,有時候都是在資料公布的前一兩天,或是後 一兩天,所以掌握資訊是很重要的。記清楚了,台灣母公司營收的公布時間是次月10日截 止,而合併營收是次月20日截止,目前台灣沒有強制公布合併財報,講了很多年,每年都 聽說明年會實施,到底哪一年開始就得看政府的執行力了。 至於財報公布時間呢?請直接看下表 http://0rz.tw/VgeRt 預計明年會調整公布時間,不過會不會實施,我想問題應該不大,因為時間往後延,而不 是往前挪。資料追蹤久了大家就會發現,其實有很多公司沒到截止日當天晚上都不會公布 ,就跟小朋友繳交作業一樣,不拖到最後一刻決不罷休,理所當然,很多壞學生都是這樣 的態度,但也不全然這樣的都是壞學生。 接下來,兔兔就要慢慢與您分享財報這三表讓人覺得深不可測的堂奧,確實,因為財報的 公布時間往往落後許多,所以許多人都覺得財報是嚴重的落後指標,這我一點都不否認, 以最近火紅的宏達電為例,技術分析早在去年第二季做頭,至今股價都已從1200跌破200 ,財報要看到明顯的問題,恐怕已經不知道跌到哪去了,這也是很多人認為基本面無用論 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果您曾經仔細研讀過兔兔前幾篇營收的文章,「法人營收選股法」 、「基本面選股實戰法Part1」,大概就很能從宏達電做頭時發現問題,所以這裡要提醒 大家,要論第一時間的進場與退場,必須用技術面與營收搭配比較即時,要論基本體質有 多雄厚,就得從財報來著手了,所以記得兔兔在「投資SOP架構分享」中提到的,基本面 決定了可投入的資金比例,飛機要能安全起飛,一定要有萬全的檢查,對吧! 不管在「營收」或是三大財報中都有所謂的合併與非合併的數據,這兩天會寫一篇文章讓 大家了解這個差異,在這些數據中,「營收」的功用在於看到每個月公司有多少收入,但 這些收入產生多少獲利,這是看不到的;要看到多少獲利就必須靠「損益表」,它可以看 出一家公司在會計期間賺了多少錢,獲利有多少;但千萬記得,損益表是很容易上下其手 的,所以必須透過「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來檢視這些收入確實變成現金流進到 公司,也確實收到這些貨款,當這些數據都確定了,股價自然就會反應出來。別忘了,一 家公司的股價由「獲利能力」、「財務安全性」與「產業未來性」來決定。 因此,「營收」與「損益表」比較具有攻擊特性,而「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比 較具有防禦特性,之前已經對「營收」做過不少著墨,今天,兔兔就針對「損益表」作個 概述,之後再把「損益表」中的細項與重要性分篇說明。 為什麼在看完「營收」後是先看「損益表」,而不是「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 理由很簡單,一家公司的股價要有所表現,最直接就是從獲利能力來反應,如果連攻擊能 力都沒有,評斷其防禦能力也沒用,所以兔兔選擇從「損益表」來說明。 先來看看損益表長什麼樣子吧! http://0rz.tw/zXY2A 這個資料你可以透過以下網址查詢 http://www.cathaysec.com.tw/marketinfo.htm 我知道很多人光看到密密麻麻的數字和一堆會計項目就投降了,那如果簡化成下圖呢?你 看起來會不會輕鬆一點? http://0rz.tw/C1zC4 其實損益表主要是這些項目,兔兔就簡單說明一下這些項目的內容,之後會再逐項說明。 營業收入:顧名思義就是當季的公司收入,在還沒扣除任何成本與費用前的純收入,也就 是一家公司在一段期間內賣出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收入。 營業成本:公司生產時所產生的直接成本,包含原料、包裝、生產人員薪資,換言之,就 是製造產品時所產生的費用。 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減掉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收扣掉直接成本產生的營利。這個數據常常 可以用來看一家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否增加,或是原料成本與議價能力,有時候新產品 的加入與產線的稼動率提高,也會看到顯著的改變。 營業費用:公司生產時所產生的間接成本,通常是管理、銷售、研發的成本,也就是公司 營運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費用。 營業利益:營業毛利減掉營業費用。此為一家公司在扣除所有生產與衍生相關費用後的營 利。這個數據的比例變化,可以觀察到公司內控能力,通常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可以在這 裡看到變化。 業外收入與支出:公司的營業項目以外的活動,許多公司這一塊比較複雜,有時要特別注 意,看看獲利是來自本業或是業外。 稅前淨利:營業利益加上業外收入扣除業外支出。也就是用來看該公司在繳稅前是否有賺 錢。 所得稅:公司在經營所產生的稅金成本。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房屋稅…等。 稅後淨利:稅前淨利扣除所得稅。公司所有收入扣除所有費用的最終結果。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除以股本數。也就是常常聽到的EPS。但要特別注意,如果看到EPS很 高,也要回頭看看獲利是來自何處。 加權股本:通常就是指公司發行的資本額,建議要看完全稀釋後的股本。 看了這麼多,相信很多人已經暈了,底下有幾個簡單的計算,就請大家記得這些公式就行 了。兔兔也幫大家做了一個簡圖,大家只要記得簡圖,就對損益表有基本了解囉! 1.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毛利 2.營業毛利 - 營業費用 = 營業利益 3.營業利益 + 業外收入 - 業外支出 = 稅前淨利 4.稅前淨利 - 所得稅 = 稅後淨利 5.稅後淨利 / 股本數 = 每股盈餘 http://0rz.tw/eseLL 等大家記完上述公式後,有幾個要點要特別注意 1.損益表中的數據,沒有哪些特別高比較好,也沒有哪些特別低比較好,很多時候都是相 對的。 2.所有的數據都會根據產業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比較時,可以拿相同產業,最好產品 項目也接近的作比較,會比較有意義。比如說:觀光業中開飯店的毛利率可以拿出來比較 、或是IC設計的毛利率一起比較。 3.拿自己過去幾個期間跟自己比較,這樣也比較有意義。比如說:代工業看起來5%毛利很 低,可是上一季可能只有3%,那這樣的成長就具有一些意義。 之後會開始跟大家慢慢介紹每個細項,並實際舉例跟大家說明,今天大家就先看看損益表 的基本項目與公式,後續就要慢慢進入詳細的使用囉!大家要記得,先不要排斥他,慢慢 試著接受他,兔兔敢跟您保證,一定會有所收穫唷!大家先把今天的基本說明記得吧!加 油加油 如果有任何疑問也歡迎來信討論唷! redrabbit1111@gmail.com 謝謝~~~ -- 紅兔兔的富足之旅 http://redrabbit1111.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8.124
文章代碼(AID): #1GrIYO3_ (money)
文章代碼(AID): #1GrIYO3_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