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伊波拉可能的治療方式?

看板Medicine (醫學生物)作者 (橘子數)時間9年前 (2014/08/18 11:59), 9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http://case.ntu.edu.tw/blog/?p=18907 轉錄一篇科普文章讓大家參考做個延伸閱讀 作者|Judy Stone 編譯|高英哲 伊波拉疫情的醫療消息一夕數變。民眾最早接收到的訊息,是伊波拉病毒既無解藥也無疫 苗,只能靠輔助療法減低致死率;後來我們又聽說美國可能研發出某種疫苗,明年就可以 發放給在非洲感染區進行防疫工作的第一線人員。 這消息不知道是不是某種芭樂,因為藥物或疫苗一般來說,從研發到通過各種臨床試驗階 段,得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如果消息屬實,只有下面兩種可能性:一種情況是因為要取 得有效的臨床資料太過困難,因此有關當局特許在受測者完成第一階段的人體安全性試驗 之後,就直接採用動物實驗獲得的試驗資料;另一種情況就是死馬當活馬醫,沒別的選擇 時加減採用。 目前伊波拉病毒有三種可能的新療法: 1. Tekmira 藥廠研發的 RNA 干擾藥物,目前已在進行第一階段的人體試驗。不過這種藥 物有釋放出細胞激素的疑慮,可能會對用藥者產生器官衰竭的嚴重副作用,因此目前暫緩 進行進一步試驗。 2. BioCryst 藥廠研發的核苷型藥物,可用來遏止病毒繁殖,目前仍在動物試驗階段。美 國政府也有參與研發,以做為對抗生化恐怖攻擊的手段。 3. MAPP 藥廠研發的單株抗體,可用來阻止病毒進入細胞。這種藥物在動物試驗中表現不 錯,甚至在症狀出現後 48 小時才進行施打,也能產生一定的效果,再加上用來生產抗體 的植株,只需數個星期就能進行處理,製造出藥物,應付疫情需求的能力相當強。兩位染 病的美國傳教士,據傳接受施打的就是這種藥物。 其實除了這些還在試驗階段的新療法以外,傳統的血清療法(也就是從剛復原的病人身上 取得血清,施打在需要治療的病人身上)還是相當管用的,至少在 1995 年爆發的伊波拉 疫情中,就獲得還算不錯的成效。製作血清的技術相對來說並不算高,要應付目前西非的 疫情,仍然相當值得採用。 至於伊波拉病毒的疫苗,目前仍在研發中。疫苗難產的原因有很多是老問題,比方說是要 做成活性減毒疫苗還是死病毒疫苗(活性減毒疫苗效力較強,但容易產生副作用),該如 何判定疫苗是否有效(當疫情爆發時,你願意成為不施打疫苗的「控制組」嗎?即使疫苗 有沒有效都還不確定),以及該如何使當地民眾同意施打疫苗(疫區民眾普遍不信任現代 醫療)。因此若是真的研發出伊波拉病毒的疫苗,最有可能選擇性地施打在感染者週遭的 人們身上(也就是所謂的環形接種),以及讓第一線的醫療照護人員優先接種,以最有效 率的方式預防感染。 不過研發伊波拉病毒疫苗最麻煩的問題,在於疫情發生的次數並不頻繁,又集中發生在非 洲,美國的大藥廠覺得無利可圖,就沒有動力投資在必要的研發工作上。諷刺的是這種以 利益為本的動機,卻使得由諾華藥廠研發,在歐洲隨處可得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 Bexsero ,並未在美國申請上市(因為諾華藥廠認為美國最多只會爆發零星疫情,申請 上市不敷成本),導致普林斯頓以及聖塔芭芭拉地區在去年爆發傳染疫情。如果美國繼續 用這種自掃門前雪的態度進行防疫研發工作,萬一疫情突破航空管制抵達美國,將會得不 償失。 無論對抗伊波拉的療法或疫苗研發進展如何,我們都不該忽略輔助性醫療照護的重要性。 以敗血症為例,無論你使用哪一種藥劑,預估死亡率大約都在 50% 左右;不過倘若患者 有接受完善的輔助性醫療照護,死亡率便可驟降到 10% ~ 15% 。若是能夠為伊波拉病毒 患者提供相同的完善照護,即使沒有任何新藥或疫苗可用,都可以大大減少生命的損失。 同場加映: http://goo.gl/8XN8HT 轉自科技新報 伊波拉病毒,是否真的無藥可醫? 有新世紀黑死病之稱的伊波拉病毒,繼今年二月於西非爆發後,截至目前已奪走 932 條 人命,原本傳染範圍僅限於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 3 國,卻因染病的賴比瑞亞官員 赴國外開會,將病毒傳至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奈及利亞,使整個狀況雪上加霜,短時間內 恐無法進行有效的疫情控制。 染上伊波拉病毒的人目前無藥可醫,醫生只能隔離病患,並盡可能找到曾與病患接觸的潛 在感染者;疫情肆虐的地區幾乎已陷入混亂中,甚至危及整個國家的安全性,許多國際救 助團體都紛紛撤離疫區。謠言四起,當地的報紙要求民眾「燒毀所有的屍體」;奈及利亞 的一位牧師聲稱能治癒伊波拉患者,讓奈及利亞政府下令不得傳播這類不實的言論,否則 將面臨牢獄之災。 伊波拉病毒藥物研發困難重重 醫療科技是唯一能阻止這波病毒災難的方法,但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卻充滿挑戰性,它不像 細菌感染的疾病,容易找到攻擊的目標,例如瞄準細菌製造出的作用蛋白,另外病毒的突 變太快,今天研發的疫苗隔沒多久就失效了,疫苗生命太短,無法應付下一波的疫情爆發 。目前所知伊波拉病毒有五個已知品種,能提供病毒更多突變的空間。 更重要的是,這種極度危險的病毒必須要在具有四級生物安全研究水準(biosafety level 4)的實驗室進行處理,它屬於最高級別的防護實驗室,專門處理目前仍未出現疫 苗或治療方法的病原體,除了伊波拉外,目前還「收治」天花、剛果出血熱、馬爾堡病毒 等「頑劣份子」。實驗室維護成本過高加上難以控管,都是阻礙疫苗研發的原因。 除了安全性問題,必須顧慮到醫療倫理。一般的藥物研發必須通過層層把關,每一階段都 必須證實有一定的藥效,並且對人體具有安全性,才能進入下一階段。平均來說,新藥研 發需費時十年以上,經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並耗費數億美元,但還不保證一定能成功,成 功機率為 1/10000。但在這個緊急時刻,若按部就班照規矩來將緩不濟急,可是貿然將還 未證實藥效的藥物用在人體身上,將引發醫療倫理爭議,為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在 下週召集專家,針對目前或許可以試一試的新藥,討論如何有規範的使用。目前正在研發 的藥物有四項 以上藥物要進入到治療清單中,都還有不少的路要走。一些實驗性質的治療方式應運而生 ,如在賴比瑞亞協助抗疫的美國醫師布蘭特利,在感染伊波拉病毒九天後,注射由聖迭戈 生物科技公司(Mapp Biopharmaceuticals)仍在研發階段的血清,目前病情逐漸好轉; 另外有病患接受存活者的血液,希望以血漿中存在的抗體抵禦病毒攻擊。 大規模跨國傳染可能性低 雖然伊波拉病毒來的又猛又急,但以體液接觸做為主要傳染途徑,降低病毒大規模擴散的 機率。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伊波拉病毒專家克努斯特(Barbara Knust)向《金 融時報》表示:「醫院設備太差加上資源缺乏是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關鍵,當地的醫療人員 缺乏手套,感染者的家人沒有自來水可洗手。」 在 1976 年發現伊波拉病毒的科學家皮歐特(Peter Piot)也指出:「西非以外的地區不 可能爆發大規模疫情,若你搭地鐵時,就算鄰座是感染患者也不必擔心,只要他別吐在你 身上。」 但在這段令人難熬的期間,醫生必須繼續隔離病患,而製藥公司則必須確認目前所研發的 治療方式或疫苗是否值得繼續投入,唯有如此才能為這些受苦的國家帶來一線治癒的希望 。 ※ 引述《jeden (駱子)》之銘言: : 把NPC1蛋白 : 讓它可以經由E.coli生成並且鑲嵌在外 : 然後誘使伊波拉病毒去攻擊E.coli : 造成它無法複製甚至被固化去除其性質 : 用其治療可行性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1.63.48.23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Medicine/M.1408334358.A.4CD.html ※ 編輯: eriel (71.63.48.233), 08/18/2014 12:11:45
文章代碼(AID): #1JyNeMJD (Medicine)
文章代碼(AID): #1JyNeMJD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