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會研所準備心得分享

看板Accounting (會計)作者 (喔)時間16年前 (2009/04/18 01:46),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去年七月在會計版得到許多前輩的準備方法和心得的分享 實在是受益良多 沒想到時間真快 考完了!!雖然不理想 但也可以分享一下我失敗的經驗 先說一下我去年七月的狀況吧 大一到大三在班上成績算是居中 但感覺還是沒基礎沒底子 從七月開始補習 相信補不補習是很多人會猶豫的一件事 我是覺得補習帶給我的幫助算是很多 雖然家中經濟不允許 但幾萬塊自己打工湊湊也是湊的出來 所以沒想太多 就去了 除了補習的時間外 暑假中八成的時間都在學校的圖書館 或補習班的自修室 算是覺悟的滿早的 可能是因為不想浪費補習費的關係吧@@ 因為補習時間密集 唯一有做到課後立即複習的是中會 審計有一搭沒一搭的念 而成管會則是補習班教的又快又難(部分原因是自己底子不好) 跟起來十分吃力 如果老師上了六章 我可能只跟到一章多一點 很沮喪 不誇張 是真的 另外我英文也超破 補習班送的英文我都有去聽聽 但成效不佳 我猜是課後付出太少 以下是我的各科準備概況: 中會 用書:補習班講義 公報 準備方法:課後馬上複習 重觀念 但題目的演練也不能少 畢竟上考場題目思考的時間沒有幾分鐘 題目也多 且會緊張 對於我們這種平凡人來說題目多寫是有益的 前提是要有觀念架構 整體完成一次複習是在十月中 之後再複習是根據重要章節和不熟悉的篇章 中會範圍廣內容雜容易忘 但題目直來直往 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因此我覺得中會是有努力有分數的科目 在學校同時配合修了準則公報的課 隨時注意新公報的動態 成管會(我的大弱科) 用書:補習班講義 鄭丁旺的成管會 看到這也些人會覺得很怪 我沒有算horngren 其實我也很後悔沒有努力去算他 畢竟台大就考了很標準的題型 而我卻沒有把握好!! 基本上我是徹底的跟補習班的進度和做補習班的題目 一樣是重觀念 雖然補習班的題目都是中文題 英文題的部分都靠考古題在補充 如果時間足夠 我會希望可以把horngren掃一遍 掌握題型的熟悉度 準備過程:底子真的太差了 所以直到一月初才全部看完一遍 所謂看完一遍就是內容大意掃完 但題目每張只抓兩三題測試功力 後來靠考古題提升答題的技巧和作答的速度 審計 用書:補習班講義 金永勝的講義 林蕙真的審計新論 這一科暑假補習班的課即使上了 但也沒頭緒 幾乎進度都跟著學校老師走 而事實上我也比較喜歡學校老師的教法 教架構 細節自己抓 審記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念什麼 有辦法說服自己 寫出來的答案才不會不知所云 也比較知道題目在問什麼 雖然我不想承認 但不得不承認 感覺審計的投資報酬率真的很低 或許我真的不得要領吧 所以我會希望他不要太爛就好 會買金永勝的講義是因為覺得寫的還滿詳細的 補充補習班的不足和不清楚處 而審計新論裡的題目還滿好 因為都有詳解 每個選項都有解釋 審記最怕的是想問問題找不到人問@@ 英文 從九月開始有每天固定背單字 能惡補多少算多少 但終究成為我考差的主因 囧" 真的不能放棄英文 否則台政榜上有名的機會會大幅降低 唉 想到就心酸 我想這是我八個月來最深刻的體悟!! 心態上的調整我覺得是考研究所很重要的一環 至少我沒有放棄的念頭 雖然偶有怠惰 找個戰友一起唸書 我覺得還不錯 彼此激勵 但程度要差不多我覺得比較好 通常我狀況好時九點左右到圖書館 念到晚上十點回家 中間吃飯時間大約有兩個小時多 偷睡覺也是有 而且定力不足 但是坐著終究有唸進東西 進度慢還好 最怕的是沒有進度 比較沒在算念了多久 比較在意念了些什麼 效果很重要!! 唉 台政掰掰 真的很傷心

04/18 09:49, , 1F
如果你想讀那2間...為什麼要報6間...好像有點花錢
04/18 09:49, 1F

04/18 09:49, , 2F
我指為了讀那2間可以不惜多花一年重考
04/18 09:49, 2F

04/18 10:39, , 3F
嗯 為了練筆吧 怕緊張 我很容易緊張
04/18 10:39, 3F

04/18 16:53, , 4F
116不錯啦
04/18 16:53, 4F

04/18 23:33, , 5F
時間就是金錢...成大也是很好的學校阿
04/18 23:33, 5F

04/19 16:33, , 6F
推樓上
04/19 16:33, 6F

04/19 23:34, , 7F
重考拼台政!
04/19 23:34, 7F

04/20 00:04, , 8F
推+1 原PO我同學 超認真的!!!!
04/20 00:04, 8F

04/21 07:21, , 9F
那趕快重考喔 屁神.. 有種不要去念成大喔
04/21 07:21, 9F
※ 編輯: z789789 來自: 219.68.34.8 (07/12 00:35)
文章代碼(AID): #19wC1WIB (Accounting)
文章代碼(AID): #19wC1WIB (Accou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