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新聞]城大校長看台灣/教授薪水低 吸引不到꘠…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111)時間16年前 (2009/10/19 23:40), 編輯推噓7(7011)
留言1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17656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指出,台灣的大學國際化一大阻礙,與過去太強調本土化有很大關 係;160多所大學讓資源稀釋,教授薪資遠不如星、港,吸引不到好人才,教授如能國際 化,且提高薪資,自然能吸引學生。 大學排名重不重要?郭位認為,排名不是所有,但「絕對不能忽略」;他也直指台灣「一 味台大化」,學生不知所措,最好的學生都去讀台大,重排名「走火入魔」,台大很好, 並非每個科系都是最好的,學生應該依據興趣專長,且應該選系,就像博士生選導師最重 要。 清大核工系畢業的郭位,是中研院院士。他指出,香港大學排名好與國際化有關,英語為 主只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是教授和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各國思維可激盪、溝通。 以城大為例,外國教授(非兩岸三地)有48%,還有法、美、英、瑞、台灣、中國的院士 ,學生也來自37國。 香港的大學經費充裕,教授薪資很高,郭位認為,「絕對是一個誘因」。博士才剛畢業的 年輕教授年薪10萬美金起跳,只有新加坡能比。他說,台灣有很多優點,退休後想回台灣 ,但薪水如果超過某個「極限」,就會有阻力。 系所太多 雜亂無章 郭位強調,本土化跟國際化並不衝突,但台灣過去10年一味本土化,阻礙國際化,對大學 造成影響。首先就是系所太多、雜亂無章,今年有,可能明年就沒有,沒有連續性;且系 所名稱和課程不一致,「太重視名字就不重實質」,美國系所幾乎百年不變。 台灣160多所大學也是本土化的結果,稀釋資源,研究經費也受限,加上少子化,學校招 不到學生。郭位說,台灣人口是香港3倍,學校數卻是20倍,香港只有8所國立大學。 保守估計,未來台灣的大學「減一半不嫌少、減三分之二都可」,要研究合併、轉型或收 攤。 他認為招收大陸學生也是一個方法,但台灣一直「閉關自守」,他以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為 例,來自香港,到台灣讀書並創業,很有成就,若陸生留下來就業並對台灣國民所得有貢 獻,不是很好嗎?「我不懂有什麼好怕的?」 國際排名 不能忽略 台大進百大卻引起學生抗議,郭位反問:「不進百大學生比較高興?」他不了解學生為何 抗議,照學生抗議邏輯,「老師都不做研究,教學會比較好?」排名是趨勢,不能忽略, 美國大學也重排名,排名好不但容易募款,畢業生薪水高很多,不少企業並不面試排名低 的學校學生。 -- 這是很矛盾的心情啊 到底是 多一點大學 可是大家薪水都少 好一點 還是弄得像香港 大家競爭激烈 可是薪水多的好咧? 一方面希望台灣好一點 另一方面又不是很有把握自己能生存下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6.112

10/20 00:12, , 1F
前者當然事對台灣比較好....但對台灣好的事..對一些少
10/20 00:12, 1F

10/20 00:13, , 2F
數利益相關的人士就不一定好了...關學校...關個幾間..
10/20 00:13, 2F

10/20 00:14, , 3F
大概就有些部長要下台了= =
10/20 00:14, 3F

10/20 02:43, , 4F
大學少一點 某些人不想念大學的直接工作一樣做OP的工作 不好똠
10/20 02:43, 4F

10/20 05:00, , 5F
科科...這篇新聞的邏輯...
10/20 05:00, 5F

10/20 19:47, , 6F
我覺得他說的沒錯,那麼小的地方160所大學是太誇張了。
10/20 19:47, 6F

10/20 22:39, , 7F
他關於學校的說法我都同意,但把這些跟本土化扯在一起實在
10/20 22:39, 7F

10/20 22:39, , 8F
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10/20 22:39, 8F

10/21 00:58, , 9F
這不是郭教授第一次提出關於反對繼續本土化的論述
10/21 00:58, 9F

10/21 00:58, , 10F
之前在別的媒體民意論壇也看過 我個人是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
10/21 00:58, 10F

10/21 08:19, , 11F
sorry po了有爭議的文章~"~ 我不知道甚麼事本土化
10/21 08:19, 11F

10/21 08:19, , 12F
所以看過去沒甚麼感覺...
10/21 08:19, 12F

10/21 11:50, , 13F
重點研究型的學校or單位數量得控管. 薪水也要提高.
10/21 11:50, 13F

10/21 11:52, , 14F
做研究,人才是關鍵. 你不願意給高薪. 人家大可去其他地方發
10/21 11:52, 14F

10/21 11:52, , 15F
展.
10/21 11:52, 15F

10/21 11:56, , 16F
他舉林百里是個不錯的例子. 個人觀察我們近年已經不容易
10/21 11:56, 16F

10/21 11:57, , 17F
收到這種高素質的僑生了. 更遑論其他國家優秀的學生
10/21 11:57, 17F

10/21 14:48, , 18F
學校薪水低 變成厲害的人不來 惡性循環
10/21 14:48, 18F
文章代碼(AID): #1At8XsA-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At8XsA-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