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進學人算是好消息吧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SaltLake)時間16年前 (2010/01/24 20:58),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focus.chinatimes.com/News.aspx?id=4758 國內學術金字塔的重要級人物都走了 位置就空出來了 然後常見到抱怨 學術大頭吸走國內大部分資源或者說剝削新進學者的狀況或許會減少吧? 不過這主要衝擊的似乎是文科或一些自己就是最值錢的人肉資源的學科 理工科那種被昂貴的實驗設備押在背上當龜殼的相對不容易走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70.239.173

01/24 21:01, , 1F
s大的文連到肝病文去了
01/24 21:01, 1F

01/24 21:37, , 2F
這文章果然暮鼓晨鐘!!
01/24 21:37, 2F

01/24 22:55, , 3F
我被搞迷糊了,s大意思是理工科的老頭比文科的不易有肝病?
01/24 22:55, 3F

01/24 23:07, , 4F
XDDDD
01/24 23:07, 4F

01/24 23:32, , 5F
是要連7倍薪的那一篇報導吧!新台中港都是舞台,很振奮人心
01/24 23:32, 5F

01/24 23:37, , 6F
會得肝病的應該是學生吧。怎麼會是金字塔的重要人物呢?
01/24 23:37, 6F
複查了一下 抱歉 2010-01-24 中國時報 【陳至中、朱立群/台北報導】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國際人才競爭逐漸白熱化,香港、新加坡等地挖角行 之有年,近來中國大陸也加入戰局,頻向台灣招手,已有不少教授「帶槍投靠」。而社會 科學、人文領域被挖角情形又比理工嚴重,原因是後者有實驗室和研究團隊等「不動產」 ,前者幾乎是個人行動,「收了書包就走!」  行政院廿三日舉辦「全國人才培育會議」,如何留住優秀人才,成為整場會議的焦 點。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表示,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國都透過各種優渥條件積極爭取人才 ,香港的大學將改為四年制,需從各國找來至少一千名教授;新加坡針對非居住民人才, 提供五年所得稅率優惠;大陸也提出「十一五規劃」,打出要吸引港台澳等地二百萬名專 業人士。  面對如此嚴峻的情勢,台灣究竟被挖走多少人?政府並沒有明確統計,但從小規模 的調查可略見端倪。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曾表示,九十一年至今中研院已流失二十七位研究 員,其中香港挖了九位,新加坡挖了二位,大陸則有一位,其他主要分布在歐美。  更令人擔心的是,近年挖角呈現領域上的傾斜,文科比理科嚴重,中研院經濟所過 去十年流失十%的研究員,居各單位之最。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表示,近年來學界知道被 挖角的約有卅五人,社科學門二十六人,工程學門七個,自然學門二人。  近年引起注意被大陸挖角的,幾乎全是社科領域教授,包括九十五年六月台大教授 巫和懋、朱家祥及政大教授霍德明(皆為經濟學,至北京大學任教),九十八年的政大教 授李怡宗、劉玉珍(商管,至北大)。  人之所以流失,待遇是一大因素,據了解,港、星的教授薪水至少是台灣的三倍, 大陸目前平均年薪約人民幣十萬元,仍低於台灣水平。但對於個別教授「很敢給」,彈性 非常寬,近年來針對「高引用率教師」的挖角,額外加碼已喊到一年一百五十萬人民幣, 算一算已將近是台灣一般教授的七倍。平均來看,大陸公立學校也有十五%的教授平均月 薪超越台灣。  兩岸人才競爭越演越烈,與學術交流日趨頻繁有關,根據移民署的統計,九十七年 大陸人士來台進行文教交流為二萬八千人,九十八年一至九月就已達三萬四千人。大陸學 者一團接著一團來,看到優秀教授就直接「拉人」,去年十一月南京大學校長陳駿與「江 蘇團」來台,便直言「歡迎」台灣教師到大陸發展,「工資、房子、實驗室都能個別談! 」  對於挖角衝擊,以文科為主的政大尤其擔心害怕,校長吳思華呼籲,政府在規劃各 種「彈薪方案」時,務必注意學科之間的平衡,如果還是和科技預算綁在一起,人文領域 還是會被忽視,最該被救的反而沒被救到。  副總統蕭萬長說,台灣地狹人稠、天然資源有限,唯一有的資源就是「人才」,掌 握人才就是掌握國力,未來既要延攬人才,也要保住本土優秀人才。 ※ 編輯: saltlake 來自: 71.70.239.173 (01/25 04:00) ※ 編輯: saltlake 來自: 71.70.239.173 (01/25 04:00)
文章代碼(AID): #1BN4Fwh8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BN4Fwh8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