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新聞] 美博士學位 七分之一授中國人
楊祖佑先生說:「中國學生93%計畫回中國發展,但實際留下來的人超過60%。」
請問這有什麼涵義?當然有可能因為研究環境與薪水等等實際考量的關係,
導致這些中國學生言行不一致(?),申請時說要回中國但最後留美國..
那台灣博士生呢?因為薪水與環境的關係,留在美國找研究工作應該是很好的選擇,
但有一位學長跟我說如果以後要回台灣找教職工作,拿到學位後就要趕快回台灣卡位,
不要想留在美國找工作,就算在美國找到工作,幾年後回來台灣找教職工作還是會吃虧。
是因為「在台灣建立好社會人脈關係」要比「有美國研究工作的資歷」要來得重要嗎?
: 作者: daniel0523 (Daniel) 看板: studyabroad
: 標題: [新聞] 美博士學位 七分之一授中國人
: 時間: Fri Apr 9 21:43:12 2010
: 美博士學位 七分之一授中國人
: 【世界日報╱記者劉庠舊金山8日報導】
: 2010.04.09 07:55 pm
: 百人會第19屆年會8日接連三場專家研討會,最後一場重頭戲是美中知名大學教授討論「
: 培養下一代全球化人才」。多次訪問中國的史丹福大學校長漢尼斯(John Hennessy)表
: 示:「中國學校值得美國學校學習的地方,是中國學校更加鼓勵學生進入科學領域,特別
: 是女性。美國人不應該再把所有聰明的人都送去華爾街。我想事實已經證明這樣做對我們
: 沒多大好處。」
: 研討會由加州大學唯一的華裔校長-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主持,中國兩大名校北京
: 大學校長周其鳳、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與漢尼斯、加大聖地牙哥分校校長福克斯(
: Marye Anne Fox)同台。與會者都強調跨學科廣泛教育的重要性。
: 主持人楊祖佑首先提出,全美國每年取得博士學位的學生中,每七個人就有一人來自中國
: 。這些人中93%計畫回中國發展,但實際留下來的人超過60%。另一項有趣的數據顯示,這
: 些中國學生中有92%學的是科技,只有8%鑽研社會科學。中國留學生已經為美國學術界帶
: 來新氣象。
: 率先發言的周其鳳表示,北大非常重視國際交換學生為校園帶來的國際學習風氣。中國第
: 一學府目前有4000位國際學生,其中2700人正在攻讀學位。
: 擁有北大榮譽學位的漢尼斯則強調,有世界觀的學生必須具備判斷性思考的技能,能提出
: 關鍵性的疑問。
: 他表示,國際事務中充滿了模糊和不確定性,領導人必須要有化繁為簡的能力。漢尼斯說
: :「現在的世界任何工作再也無法避免跨越國界,就像任何矽谷企業都需要與亞洲公司合
: 作。全球的大學都意識到彼此間合作的重要,無法閉門造車解決問題。」
: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則說,教育新一代中國人才面臨新的挑戰,除國際觀和廣泛的學習外
: ,現在更應教育學生具有社會責任。特別在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之後,更突顯出道德與才能
: 兼顧的重要。
: 在化學領域有傑出成就的福克斯是與會校長中唯一的女性。她強調公共研究大學的價值。
: 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同等重要。她也說:「大學裡有各種學系,但這些學系不是根據人
: 類實際面對的問題所制定的。因此更顯現出合作的必要。」
: 楊祖佑問在場的校長中國何時才會出現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漢尼斯答道:「這只是遲早
: 的問題。現在中國充滿了人才,在世界各地都有傑出的表現。但諾貝爾獎和實際的成就大
: 約有20年的時間差距」。
: 顧秉林則表示,「中國學界和諾貝爾獎所熟悉的歐美學術體系仍有差距,但做學問的人本
: 身不應該考慮這些問題。中國的諾貝爾獎得主在10年到20年之間自然會出現。」
: 【2010/04/09 世界日報】
: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527578.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176.94
※ 編輯: bulumoon 來自: 61.216.176.94 (04/09 22:18)
推
04/09 22:32, , 1F
04/09 22:32, 1F
→
04/09 22:41, , 2F
04/09 22:41, 2F
→
04/09 22:43, , 3F
04/09 22:43, 3F
→
04/09 22:44, , 4F
04/09 22:44, 4F
→
04/09 22:47, , 5F
04/09 22:47, 5F
→
04/09 23:29, , 6F
04/09 23:29, 6F
→
04/09 23:29, , 7F
04/09 23:29, 7F
推
04/10 02:21, , 8F
04/10 02:21, 8F
→
04/10 02:23, , 9F
04/10 02:23, 9F
→
04/10 08:34, , 10F
04/10 08:34, 10F
→
04/10 08:39, , 11F
04/10 08:39, 11F
→
04/10 08:40, , 12F
04/10 08:40, 12F
→
04/10 08:40, , 13F
04/10 08:40, 13F
→
04/10 09:48, , 14F
04/10 09:48, 14F
→
04/10 09:49, , 15F
04/10 09:49, 15F
→
04/10 09:49, , 16F
04/10 09:49, 16F
→
04/10 09:59, , 17F
04/10 09:59, 17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fterPhD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3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