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建築 vs 工設??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征劍影~~)時間18年前 (2007/07/24 04:56),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好意思 小弟是今年參加指考的準大學生 一直以來 對於設計學群的系所(工設.建築.都計..) 都有著不錯的興趣 而自己在美工設計上 也算小有熱忱和熱情 但是對於 工設 和 建築 兩種系所的志願選填上 卻很猶豫.拿捏不定 (雖然 在心裡的興趣上 對於建築多醉心.衷情一點點) 大體而言 我知道兩系的教學模式上 多是以設計競圖.評圖方式 磨出設計實力和功夫 "設計課"是兩系 所有課程訓練中 最最最核心且最重要的一環 (熬夜趕圖更是家常便飯) 而出社會後的發展上 也多以工作室(或事務所)接case.接案的方式為多 但在爬文後 卻發現 雖然報章雜誌上 多說設計創意產業抬頭 逐漸成為顯學 但是爬文的內容裡卻發現 1. 工設方面 (1)很多畢業的學長姊文章裡常出現 畢業後在應徵公司裡 多淪落為廉價美工的冏狀 少有發揮設計長才的機會 (2)另外 感覺工設人才 的世代汰換率 似乎很高 常常設計大獎 多由一些 學習新型態設計表現手法 和 充滿高度創意的社會新鮮人獲得 出社會後工作5.6年後的設計人才 往往被新的一批又一批的社會新鮮人取代 往往有工作4-6年後 被新一批新人 汰換的案例 2.而 建築方面 (1)則相較工業設計 彷彿是屬於較晚熟慢熱的職業 一個建築師的建築作品 往往在35-55歲左右 才是其創作的高峰期 大學的設計課程內涵上雖和工設相似 但往往優秀的作品 反而需要更多一些出社會後在事務所裡的歷鍊和經驗累積而來 (2)但在建築就業的難易度方面 似乎這兩三年台灣大環境 比起工設 建築是比較辛苦的 工設人才的就業市場需求量近幾年來 求才若渴 一直被相關雜誌或工研院評為 台灣最迫切需求之人力資源 而建築市場聽到的消息 則多是人才趨於飽合 同時 建築人比起 工設人就業上 多一考取"建築師執照"的門檻 想請 板上有經驗的或從事設計相關產業的大家 或學長姐.先進 提供一些 就業上 或 選擇(建築.工設)兩系上 的寶貴意見 >///< 因為 小弟 這兩天 對於 系所的選擇真的好猶豫~~~~ 有勞大家提供意見和解答了~~~~ 感謝 再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52.177 ※ 編輯: bookscountry 來自: 59.104.252.177 (07/24 05:01)

07/24 06:12, , 1F
建築市場趨於飽和?我們公司很欠正職耶@@~
07/24 06:12, 1F

07/24 07:31, , 2F
建築就業其實還不難找 前幾年因為景氣不振 變相形成斷層
07/24 07:31, 2F

07/24 07:32, , 3F
另外建築不一定要走設計 營建廠建設公司甚至公家機關都可走
07/24 07:32, 3F

07/24 07:33, , 4F
甚至室內設計水電消防不動產也能參一腳 看你想專精的方向
07/24 07:33, 4F

07/24 09:20, , 5F
隔壁室友雙主修工設..但他本科系是土木
07/24 09:20, 5F

07/24 09:20, , 6F
MAYBE 你可以做個結合~說不一定有出乎你想像的發展
07/24 09:20, 6F

07/24 09:21, , 7F
或者你主修建築輔修工設....雖然說重複性高
07/24 09:21, 7F

07/24 09:22, , 8F
但你之前所擔心的問題好像都可以因此解決
07/24 09:22, 8F

07/24 09:23, , 9F
你可以考建築師也可以走設計
07/24 09:23, 9F

07/24 11:09, , 10F
建築工設通吃應該不太可能.... 會累死
07/24 11:09, 10F

07/24 13:15, , 11F
應該還好~我看我室友土木.工設一起來~倒也挺快樂的
07/24 13:15, 11F

07/24 16:53, , 12F
大一不就都學基本設計嗎?選擇空間還是產品? 就看興趣了
07/24 16:53, 12F

07/24 22:42, , 13F
大一建築的設計課可以說只是設計外表 以及基本的隔間
07/24 22:42, 13F

07/24 22:43, , 14F
要是牽扯到結構 柱子該擺哪裡 才是大問題
07/24 22:43, 14F

07/24 22:44, , 15F
總之..看似相似 其實兩邊玩的東西大不同
07/24 22:44, 15F

07/28 12:36, , 16F
嗯嗯 稍微清楚了~ 感謝大家提供的寶貴意見^^
07/28 12:36, 16F
文章代碼(AID): #16fHO2zC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6fHO2zC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