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巴黎的建築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仰望巨人)時間16年前 (2009/08/05 07: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mjhsueh (bau)》之銘言: : 當然要看近代一點的也不是沒有 : nouvel在巴黎這兩三年有一個案子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應該算是巴黎市區最新的建築案 : 離鐵塔不遠 跟後面講到的Parc de la Villette一樣, 這棟博物館好像也是轟動一時的競圖, 雖然Peter Eisenmann和Steven Holl沒有拿到首獎, 但他們還是不約而同、都願意把參與競圖的東西放在作品集裡, 顯見這些名建築師對這個國際競圖的重視。 還有, 既然都來到這一帶了, 索性沿塞納河從Musee du quai Branly、巴黎鐵塔一直往南走, 除了可以看塞納河, 一段路之後就可以看到Richard Meier設計的Canal Headquarters, (不算近就是了) 包括該建築南邊比較特別的辦公建築、幼稚園、高層集合住宅。 : 另外老一點的案子 : 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 : 也是個經典的案子 : 也可以考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建築群 : 也是值得去看一下 : 另外herzog在巴黎的第一個案子 : 就是那個窗戶外面還有一層鐵窗隔板的案子 : http://housingprototypes.org/project?File_No=FRA023 這邊比較遺憾的是不見得有機會進到中庭去看, 畢竟裡面是住家,人家不會隨便讓陌生人進去。 這種窗子的設計Herzog他們好像用了不只一次, 慕尼黑的Fuenf Hoefe的入口、還有巴賽爾的Schutzenmatt Housing, 也可以看到同樣的構件。 剛開始從設計圖上看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差, 實地走訪才發現細節有很大的不同,尤其Schutzenmatt那個。 : 密特朗總統時期的大案子也不可不提 : 貝聿名的羅浮宮金字塔一定要去看一下 : 巴黎國家圖書館也是同個時期的必看之作 : http://www.pps.org/imagedb/gallery?gallery_id=1468 : 如果有去這邊的話 : 記得附近的社區可以多晃一下,有不少當代的住宅群可以看 : 當然順便喝個咖啡休息一下 那個住宅群是不是Paris Rive Gauche啊!? 那邊頗值得一看喔!! 簡直像住宅設計、辦公室設計的展覽場, 而且現在完成度應該又比之前更高了。 是我的話我可能會建議先去這個Pairs Rive Gauche建築群, 然後再去國家圖書館, 一來是前者離地鐵站稍微近一點, 二來是看完國家圖書館之後, 可以直接過橋、到對岸去看Gehry設計的巴黎美國中心, 這也是很顯眼的案子。 看完還有時間的話, 再往東走一段就是Bercy區,體驗一下輕鬆熱鬧的巴黎。 題外話, 看過Paris Rive Gauche的建築群之後, 很難不讓人想到德國漢堡的HafenCity, 與Paris這邊密集、方整的街廓不同, 漢堡那邊是沿著水岸、成排而建的當代住宅, 每一棟的外表都風格獨具, 如前面所說,簡直像實驗場、展示場一樣。 : 同個時期 : tschumi在近郊設計的parc de la villette是建築/景觀史上重要的標竿 : 這個案子當年第二名的就是要設計台北藝術中心的rem : 可想而知當年的上盛況 : 最後一個就是雪鐵龍公園(就是舊的車廠改成的公園) : 跟villette公園一南一北在巴黎市區的邊緣創造了一個新型態的開放空間 Parc de la Villette一定要看的, 其南側入口的兩個角落, 就是Portzamparc設計的音樂之都 -- Cite de la Musique。 這邊如果有興趣、有心思仔細看的話, 也許大半天就耗在這兒了 :p (含Parc de la Villette和Cite de la Musique) 也是題外話, 前面有大大提到新凱旋門, 指的應該是La Defense那一整區吧!? 那邊高樓林立,而且整個中間步道是被抬離地表的, 走在那邊像走在外星都市一樣,感覺很特別。 La Defense讓人直接聯想到維也納的Donau City, 都是高樓層、高使用強度的建築開發案, 新潮、巨大、多樣、不惜血本 …… 當然, 維也納的Donau City在規模上應該是比La Defense小一點啦!! : 最後的最後 : 科比意再不遠的地方也有一個公寓案 : http://corbustier.com/videos/videodirectlink/Le-Corbusier-Apartment-Paris/ : 以上的案例跟一般大家印象中的巴黎不太一樣 : 可是巴黎好玩的地方就是這些新舊的重疊於結合 : 希望你好好玩 : 有問題再問我吧 不會不一樣啊!! 去巴黎怎麼可能不看這些東西!? 事實上, 巴黎就是一個新舊文化不斷superposition的成果。 當17世紀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華麗王朝盛年不在, 巴黎有歐斯曼(Haussmann)接手讓巴黎風華再現的都市更新大計; 當歐斯曼的時代遠去, 接二連三的世界博覽會(前後共七次)不斷地為巴黎注入新文明的養分; 當歌德時期耀眼奪目、懾人心魂的藝術英華漸漸褪色, 巴黎出現了印象派繪畫, 迷人的光影和豔麗的色塊再次刺激了人們的眼睛; 當世界之都的桂冠漸漸被商業重鎮如倫敦和紐約等大城搶去, 世界文化遺產的觀念讓世人珍視巴黎所承載的文化資產, 而其本身也一直是現代、當代建築表演的舞台。 PS. 我不是學建築,前述用字遣辭或專業詞彙有誤用的地方還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1.64.158.215 ※ 編輯: trainstation 來自: 91.64.158.215 (08/05 07:34)
文章代碼(AID): #1AUCICeN (Architectu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1
8
文章代碼(AID): #1AUCICeN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