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今年建築師設計解題方向一問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台北流浪豬-911退伍日!)時間15年前 (2009/12/20 22:22),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vonm2010 (弗 渼人2010)》之銘言: : 今年有興遇上了建築師改革下 建築設計題目大改變的的考試 : 題目是: : 建築設計做為一種善意的公共行動 : 大致上引由我們身旁住的"販厝" : 違建加蓋 等"住宅"型態作為設計的改革的開端 : 第一次考試遇到我可以得心應手的題目 但有讓我束手無策 : 得心應手是因為這很像我大學的設計題目 因為我沒受補習班跟建築師考試制度的毒化 : 另一方面束手無策是因為我對這種考試方式 還有建築師的正當性做了很大的疑問 : 我在建築計畫大肆批判這種題目與建築師考試制度的牽扯與建築師正當性的問題 : 相信明眼人會發現這題目應該是台大城鄉研究所出的 : 趨向 權力/權利 政治/族群等議題 : 我一開始便說明建築師根本無法當政治人物 台大本來就無建築系 : 又要我們牽扯跟實質的建築硬體與生活接觸的東西做協調 : 大致上要做出一個建築設計就是要有一種"思想的傳達" : 或是一種 意識形態的傳達 就是了 無奈建築設計很難達到如此我大致這樣寫 : 至於設計就畫了一個廣播塔 眾在宣達政治理念(因為題目一直提低階層的老公 或一堆異質使用者) : 老實說我不是東海根淡江的學生 : 對於這樣散狀的設計概念 比較無法去踹摩 : 請能夠上的準見朋友給點意見 看對於這樣的題目以後要如何解(抱歉 我以考試角度切入 : 因為建築設計對我來說 是弱項 也只差畫圖沒過..) 小弟有幸能在第一次考試就遇到這麼有趣的題目,寫完試卷後跟一同去 考試的同事以及在場的考友聊了一下都覺得這題目是已經跳脫"建物"設計~ 轉換到鄰里間的"建築"設計,這個題目對我來說也像原PO一樣感覺很像是學校 的設計題目,很自由很有發揮的空間。而且整個考卷寫完感覺很像是在考都市設計, 在我的解讀是認為說那張圖片以及內容所描述的區域是一般老社區的老房子, 滿滿的頂樓加蓋以及貧瘠的綠地和壅塞的街道。我的開頭建築設計就是規畫 將生態導入社區、將街道尺度拓寬,然後將一棟2F老住宅改為社區活動中心, 然後在房子不更動結構下只有拉拉皮,將植栽造景置入窗台、將屋頂平台規劃 成一塊塊小農田提供給居民使用,然後我選的是有點長型的基地, 在使用範圍以外的空地規劃成生態農場一樣提供給居民使用。 題目裡面一直提到的外籍勞工或新娘種種問題,我也只是說明現在台灣 社會所要提供的建築環境不論國籍,只重在社區生活的居民,所以沒針對 人種去做過多的討論。 我的建築理念是想把農村生態那種耕種活動以及收成時的喜悅和分享導入 在那種都市環境裡,藉由種種互動讓人們回歸到農村時代的純樸,我也有提到 對於現在炒得火熱的都市更新變成一種只讓部分人得利益卻是在二次破壞 環境的建築活動,老都市所保有的老社區風貌雖然雜亂,但是這是個屬於 我們社會的一段記憶,每每都市更新只是一波波的豪宅熱,老社區往往都 是在菁華地段(我覺得台北市快要每處都是"金"華了XD),也提到都市裡的 公園都把大片的地給了"草坪",如果把那些地做為農田,然後建立好 回饋及認養機制,都市裡的居民不必大老遠跑去郊外體驗農村生活, 雖然對郊外地區觀光經濟很抱歉,但是我覺得降低交通產生的汙染對於 環境才是最有幫助的@@....我也在上面有提到我很喜歡看老台北的電影 ,在那些場景裡我很喜歡去尋找似曾相識的街道,雖然現在過去的老房子 已經都變成了現代、古典、流行、復古、極簡種種風格的大樓,或許 那是屬於我們這一年代環境的建築,但是過去的年代記憶不應該就只是 為了利益而全部抹滅.....大概就只是這些內容吧~這是我對那題目的看法 雖然我的工作就是在破壞環境蓋新建築...但是到了考場這種題目可以 暫時宣洩一下情緒也蠻開心得XD出了考場我還跟同事開玩笑說要不要考慮 轉行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5.139.159 ※ 編輯: minipiq 來自: 125.225.139.159 (12/20 22:37)

12/21 01:58, , 1F
不過我最confused的是他的指定區和自訂區 整個讓我
12/21 01:58, 1F

12/21 01:58, , 2F
不知道從何下手 最後幾乎都畫在自訂區 囧
12/21 01:58, 2F
文章代碼(AID): #1BBZCBAh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BBZCBAh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