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情報] 6/4 公視 我們的島:李氏祖厝的啟示
※ [本文轉錄自 Kaohsiung 看板 #1Fp0XwJ0 ]
作者: HandsomeYs (=>迷走田野<=) 看板: Kaohsiung
標題: [情報] 6/4 公視 我們的島:李氏祖厝的啟示
時間: Mon Jun 4 08:59:36 2012
公視節目:我們的島 李氏祖厝的啟示 公視CH13
>>>
這週公視CH13 [我們的島] 報導高雄內惟聚落與古厝的故事!
探討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如何尊重城市記憶與軌跡,
創造城市多樣、有時間感的生活文化面貌。
---------------------------------------------------------------------------
>>> 節目介紹>
留下老房子,就無法兼顧消防安全嗎?鋪設防火巷,就一定得拆除三合院嗎?
在保留與拆除之間,高雄市內惟地區的李氏祖厝,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局面,也
突顯都市舊聚落的尷尬處境…
--------------------------------------------------------------------------
我們的島 節目 >> 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index.php
:首播: 2012-06-04(一) 22:00~23:00
:重播: 2012-06-09(六) 11:00~12:00
--------------------------------------------------------------------------
【節目內容】
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php?pbeno=1834
過去農業時代,祭祀太陽公是相當普遍的民間信仰。每年只要到了農曆 3月19日
,太陽公生日這一天,許多信徒都會到李氏祖厝,誠心上香獻供品,感念自然大地
給予的恩惠。參加太陽公祭祀公會,是社區大事,李家付出的,是提供場地讓大家
可以一起參拜。不過,今年之後,太陽公祭祀還能不能繼續舉辦,就很難說了!
李氏祖厝正身的後方,原本坐落著一排長屋。三月中,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
程處,開始施工拆除長屋,要鋪設一條 6米寬的防火巷。針對這條新路,住在附近
的李家後人和居民們認為,討論了二十多年,現在終於要動工了,大家都很期待,
不過也有同是李家後人的居民跳出來,希望保留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老房子。曾任
高雄大學副校長的李育嘉,擁有這棟老房子一半的使用權,他表示,原本不知道房
子要拆,是有個年輕人陳坤毅跟他說,他求證後才確定,對市政府這樣的做法,他
實在很難理解。
該不該開路?要不要拆房子?這個問題,早在2009年 3月,就引起不小騷動,當
時社區內的兩派意見,一直無法整合。三年後,相同問題再度出現。因為李氏祖厝
的定位不明,新工處日前已經暫停施工,但是長屋與周邊屋舍都已經被拆除,工地
裡高低落差大,遇雨就積水,當地民眾生活極為不便,形成目前要不要開路都有爭
議的窘境!這個時候,唯一可以解套的高雄市文化局卻態度消極,把問題丟給李家
後人,要求所有持份的李家後人,要先有共識,再來討論是否將李氏祖厝指定為文
化資產。
李氏祖厝的土地產權,共被分成36份。李育英擁有12/36的產權,贊成保留屋舍,
李建南擁有1/18的產權,希望拆房子,而李育嘉沒有土地產權,但擁有祖厝一半左
右的房屋使用權,他想要留住祖厝。所以,高雄市文化局期待李家人達成共識,等
於是緣木求魚。
2009年3月1日,一群文化界人士到李氏祖厝寫生,並為老房子祈福。2012年3月31
日,70、80位外地遊客跑來李氏祖厝,一睹內惟聚落的舊日風采。大部分在地居民
可能無法想像,李氏祖厝在外人看來,竟是內惟的珍寶。
李氏祖厝搶救聯盟發起人陳坤毅說明,祖厝的建造者是李天輝和李榮兩位堂兄弟
,李天輝建造古厝的右半邊,李榮建造左半邊,當時請了兩組匠師來施作,所以房
子兩邊的造型各異其趣,像是正身接護龍兩邊的水遮,木窗稜上方的泥塑匾,還有
正面磚牆的如意淺線磚雕,都展現出不同的想法與美感,在一般傳統建築上,這就
是典型的對場式建築。這樣的建築方式有兩大好處,一是可以鼓勵匠師在競爭中提
升設計美學,其次也可以降低設計成本。
當然,除了外觀之外,李氏祖厝的「裡面」也很看頭。文史工作者戴傳宗說,正
身後方的牆壁屋基,很明顯是柴山的咕咾石,而且跟一般咕咾石屋不同,這座祖厝
的牆壁,從牆底到牆頂,全都是咕咾石堆砌出來的,這樣的建築工法與材料,是重
建社區發展史的重要元素。
內惟舊聚落的發展,北自鳳山舊城、南到現在的旗津,是早期高雄市西部的重要
農耕區和交通要道。內惟地區的大家族,包含李姓、陳姓和張姓等姓氏,都是明鄭
時期進入內惟屯墾務農,這在水井和合院的關係中,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舊聚落依
環境而生成的紋理,卻和都市開發的方正結構產生衝突,導致目前內惟地區,處處
可見畸零地。
二十多處的畸零地,在里長和居民合作下,有機會變身為美麗小花園,還獲得民
國98年,高雄市閒置空間綠美化的冠軍。可是擋路的老房子,卻被硬生生「切」得
七零八落,成為都市發展的「另類見證」。陳家的耆老陳世昌還說,很後悔三年前
沒有為老房子站出來說話。對照過去可以發現,李氏祖厝似乎不該只是李家人的私
事。因為在都市發展過程中,內惟人說的故事,老房子透露的心事,都是高雄市無
須濃妝豔抹的歷史。
如果一座城市可以被閱讀,讀者該在圖書館裡埋首?還是在聚落街道上回味咀嚼
呢?李氏祖厝的外觀,雖然看起來不顯眼,可是他的去留,卻決定了高雄市的未來
將如何呈現?
工地上危機四伏、部分居民期待新道路、文化界人士鍥而不捨的關注,正考驗著
高雄市文化單位的擔當。專業調查與意見再不開始,關於城市願景的討論與對話,
實在很難有機會展開。
【高雄內惟李氏百年祖厝搶救聯盟> http://www.facebook.com/Neiwei.Litshu】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9.246.185
推
06/04 09:13, , 1F
06/04 09:13, 1F
→
06/04 09:14, , 2F
06/04 09:14, 2F
→
06/04 09:14, , 3F
06/04 09:14, 3F
→
06/04 09:15, , 4F
06/04 09:15, 4F
→
06/04 09:38, , 5F
06/04 09:38, 5F
※ HandsomeYs:轉錄至看板 Urban_Plan 06/04 10:0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HandsomeYs (60.249.246.185), 時間: 06/04/2012 10:01:06
→
06/06 18:20, , 6F
06/06 18:20, 6F
→
06/06 18:21, , 7F
06/06 18:21, 7F
→
06/06 18:22, , 8F
06/06 18:22, 8F
→
06/06 18:23, , 9F
06/06 18:23, 9F
Architec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