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博覽與精專(馬有度)

看板CMstudents (中醫學生)作者 (綠茶)時間10年前 (2014/02/26 23: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古往今來,凡是根底深、成就大的學問家,無不在知識的海洋中盡力吮吸營養, 終於達到運用自如,巧奪天工的境界,唐代大詩人杜甫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 如有神。” 造詣深、貢獻大的醫學家,也無不如此。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而成 “醫聖”;孫思邈博覽群書、廣收方藥而為“藥王”;巢元方如無淵博學識,豈能 寫出宏大精深的病因病理巨著;李時珍倘不“漁獵群書,搜羅百氏”,要想寫出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簡直不可想像;趙學敏撰寫《本草綱目拾遺》,參閱 醫藥文獻六百餘種,寫下的讀書筆記竟達“累累幾千卷之多!” 的確,要想登上學術的頂峰,必須積累廣博的知識,就像建築金字塔一樣, 只有底寬頂尖,才能巍然屹立。然而,你是否知道,不少大學問家在博覽的同時, 往往著重抓住一二部精粹佳作,熟讀精思,反覆研究,因而終生受用不盡。 韓愈得助於《史記》,柳宗元得益於《離騷》,王安石對一部《毛詩》更是 “朝夕不離手”獲益尤多。醫學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姜春華的醫學思想最受 《醫學源流論》的啟發,任應秋研究《黃帝內經》的方法,最受《輶軒語》的影響, 熊寥笙研究《傷寒論》以《傷寒來蘇集》奠基,深受其惠。李聰甫在博覽中發現 《醫宗必讀》、《士材三書》和《醫門法律》的議論精辟,見解獨到,極有實用 價值,於是深入精專,寫出了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從此以這三部書作為業醫的 藍本,並進而專攻脾胃學說,成為一代名醫。金壽山初學中醫實家境貧困,只買 了三部醫書:《傷寒論今釋》、《傷寒貫珠集》、《金匱要略心典》反覆精讀, 讀得破爛不堪,從此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受益終生。 可惜,人們比較注意學問家、醫學家“讀書破萬卷”的“博”,卻不大留意他們 “重點攻一冊”的“專”,而這往往正是他們獲得成功的訣竅。 中醫藥書籍之多,浩如煙海,現存十萬冊以上。因此,首先選擇幾部精粹的古今 佳作,重點研讀,務求純熟精通,進而廣泛瀏覽,最後達到博覽與精專的辨證統一。 正如宋人黃山谷所說“泛濫百書,不如精於一也。有餘力然後及諸書,則涉獵諸篇 亦得其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11.206
文章代碼(AID): #1J3WY81K (CMstudents)
文章代碼(AID): #1J3WY81K (CM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