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跨領域考華語所正取(上)

看板ChineseTeach (華語教學)作者 (錡錡)時間10年前 (2015/03/29 01:1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背景&序言] 老實說今年有幸考上師大華語所連自己都無比訝異! 因為我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純外系…護理系… 而且是非常突然決定要報考的…可以說是最後一刻… 其實是在參加完去年9-12月的台大華語師資培訓班後, 覺得華語教學還挺有趣的, 再加上因為本身對於文化交流很有興趣, 護理系畢業後充滿理想地決定人生大轉彎 未來想到美國從事和中華文化傳播有關的工作, 所以就把跨考華語教學所當作試水溫的第一步。 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步步充滿不確定感, 一度還想借助於補習,跑去試聽了補習班… 但最後還是覺得沒時間補習了而作罷。 語言學對我來說是完全的”零起點”, 國文、英文、口試沒有一個有優勢! 在不確定自己今年到底能不能考上的考量上 避免浪費太多錢,只報考了一間學校: 台師大華語教學所 (一者,台師大為華教界老字號, 再者,師大的考試科目對一個外系跨考者來說相對是最輕鬆的!) 其實,我在寫考卷和口試的過程真的是一整個沒把握… 完全是到看到成績單的那一刻才相信自己考上了, 而且居然還考了不錯的成績, 所以我想來這個受益良多的地方分享自己的備考的心得, 或許可以給未來的考生一些參考資訊和相信自己也能的勇氣:) [準備策略和經過] 我準備的時間長約一個月 -->12月中開始準備, 但中間因為之前就計畫好所以還跟家人出國玩五天 &去當某營隊幹部約十天,都無法念書… 由於我真的太擔心我的語言學概論, 所以這一個月的準備時間99%都奉獻給了語言學概論這一科而已... 剛開始先印出歷屆語概考古題,瀏覽過自己發現什麼也不會寫, 接著拿起跟朋友借來的傳說中語概經典---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努力啃, 結果發現幾乎什麼也看不懂, 接著又拿出傳說中超級平易近人的鍾榮富老師當代語言學概論, 結果也是念到第二章就已迷霧重重念不下去拉…當時超崩潰 後來,我只好決定相信自己以及把考古題當作唯一聖經。 (因為我發現謝國平語概和師大考古題並沒多大關聯, 師大語概的考題太活了,整本謝國平背熟絕對也有可能拿鴨蛋喔!) 面對很活的考題,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統整多家精華、要思考、要內化、 要靠”擴充法”來幫助理解和記憶, 要真的把書看進去,不要欺騙自己,不要念好玩的,不要慌! 因為我對語言學真的一點sense都沒有, 可以說幾乎是到了一個語言學名詞都不認識的地步… 所以我決定暫時拋開前輩們的專業建議, 到書局買了我翻閱多本後認為我自己最喜歡也最看得懂的語言學概論... 我第一本看完的語言學概論是 新學林出版的<<華語文教學之漢語語言學概論>>!! 這本書幫我對語言學到底是什麼建立起一個較清楚的whole picture! (下文會再好好討論參考書目) 接著我根據上述這本書的目錄替師大語言學概論歷屆考題重新編排, 按照如:基本語言學常識、語音、詞彙、語法……等 一一打字整理成不管考試年次而是按類別排序的歷屆考題, 這樣子方便我一目了然地分析考題及比重, 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認識師大語概的出題脈絡 以及認識在華語教學中語言學角色為何和重點所在, 我個人認為這個整理的步驟對於一個跨領域考生 以及任何對於語言學重點所在不熟的考生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整理完考題後,發現第一本所念的語言學概論是非常不足的! 在時間亟其有限之下,分析投資報酬率後 我決定我第二本完整念完的書為師大陳俊光教授的<<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被前幾屆上榜的前輩們列為師大華語教學所必熟讀之書,我也這樣認為), 再加上這本書真的很newcomer-friendly, 對於很多華語教學相關之語言學名詞解釋,有深入淺出、扼要卻條理的說明! 整本細細讀完,深覺是對於一個跨領域的門外漢,終於步入專業華語教學殿堂的開始, 對於此領域相關議題認識之敲門磚,獲益良多!!! 接著我又開始念陳俊光老師另一本重要著作<<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 但是因為讀得太慢,讀到第三章時,驚覺準備時間可能不夠用了 便開始邊翻書邊試著寫考古題, 先挑自己順眼的寫(例如,陳俊光老師的書就有很多可以參考的), 但因為是一個門外漢,所以很擔心自己寫申論題的方式會貽笑大方, 所以又買了本<<98英語教學與華語教學歷屆考題精解>> 來參考裡面的答題方式。 接下來因為時間都不夠用,所以完全是邊寫考古邊唸書的方式, 配合寫考古題來找出相關書籍章節來唸, 例如,寫到非漢語語言學,而是和一般西方語言學有關的知識時, 我才又把鍾榮富老師的當代語言學概論拿出來看完, 遇到不懂的、買的參考書也找不到的就不浪費時間直接上網查最快, 例如許多英漢對比的分析題,從華語教學層面常找不太到相關資料, 但從英語教學層面談漢英差異之應用的論文就有很多值得參考、取經的~ 透過這樣的論文閱讀(此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擴充法", 透過上網找得相關論文或網頁文章的閱讀不但解決考古的問題, 也加深相關議題之印象,也常常又從論文中認識此領域 其他重要的新知但很多概論式書籍很少提到的東西, 例如這次語概考的短被動式, 就是我在一篇論文探討中看到的, 也因為這種擴充式交叉學習法, 讓腦中相關概念之連結更加完整、印象也更深刻不易忘記!) 另外,我寫考古的方式是按照自己前面整理得”按章節編排之歷屆考古題” 自行重新編號後,依題號分別寫在A4空白紙上, 因為是參考多本書籍後取其精華,有條理地以自己的口吻寫出, 而且又一邊念相關章節,一邊思考彼此的關聯, 所以寫很慢,一天平均只能寫完5題考古左右, 其實我最後並沒有把所有考古題都寫完, 但是每一個章節的基本重點考題都有cover到了。 口試因為沒有時間準備,所以只有前一天和口試當天, 用師大的<<國音學>>這本書正音,和練一些特別的發音和變音, 英文部分拿出托福的口說考題1.2題,練了幾題而已,分數低空飛過門檻。 語言學概論考古題寫到考試前一天還在寫, 自己寫的考古題答案,看到考前最後一刻… 最後語概考了54分,不高,但盡力了。 其他如參考書目分析等 下篇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79.10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Teach/M.1427562709.A.F22.html

03/29 02:00, , 1F
樓主好用功!!!受我一拜!!
03/29 02:00, 1F

03/29 08:12, , 2F
只唸一個月又跨領域超強!
03/29 08:12, 2F

04/12 14:38, , 3F
謝謝分享^^
04/12 14:38, 3F
文章代碼(AID): #1L5k3LyY (ChineseTeach)
文章代碼(AID): #1L5k3LyY (Chinese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