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尋找台灣獨有的色票,6/09-6/28郭芃君「 …
豆皮推薦展系列<11> 郭芃君 個展
主題:地方
展期:2009 6/9-6/28 (週二至週日17:00~24:00,週一店休)
開幕:6/14(日)
1. 與藝術家面對面 / Artist Talk 14:30~15:00 郭芃君導覽
2. 座談會 / Forum 15:30~17:30 閒聊創作地-戀愛歷史與閒散色彩
主持:佟孟真 (藝文田野調查員、土生土長府城人)
與談:王浩一(府城生活考古學家、文史工作者)、郭芃君(藝術家)
地點:豆皮文藝咖啡館 Dogpig art cafe
高雄市五福四路131號2樓 (捷運橘線鹽埕埔站1.4號出口,步行1分鐘就到豆皮)
07.5212422
*欲參與此活動者,請將您的姓名、聯繫方式寄至:ariel8529@gmail.com
*購畫送全球最大電子防潮箱製造廠-台灣防潮科技/收藏家電子防潮箱,詳情請點~>
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23801462
什麼很台灣?
如果今天我要畫一張畫來表達出生成長在80年代台灣的我,怎樣的視覺語言才能勾
勒出我在這的空間、步調、個性、生活形態?
我相信,台灣如果有一個色票,這個色票的排序絕對不是我們在美術社所見,由淺
色排到深色,由暖色調排到冷色調,不會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即使地方力量減小,而且往往淪喪消失,地方(作為缺席者)還是界定了文化和認
同。地方(作為現身者),也繼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Lippard, 1997) 如
同李帕德(Lippard, Lucy ) 指出,在這快速移動的世界裡,地方所具有的意義。
畢業後我回到台灣,探索我成長的地方,尋找我的路徑。
很喜歡巴舍拉在空間詩學裡談到人與住過的第一個房子的關係。
尋著巴舍拉的說法,我不斷的回想童年的些許記憶,記憶最鮮明處是在景美五樓的
公寓裡,那是我奶奶的家。那是棟沒有電梯的五層公寓,一層樓兩戶人家,兩戶中
間有扇圓形的窗。樓梯已非那種古早的斜峭狹窄,而是較為寬敞、爬起來較不費力
的兩段式樓梯。在一旁的牆壁分上下節,上面漆白色,下面漆正綠色。一進門先是
陽台,可以眺望下面的巷子及對面的人家,接著推開嘰嘰嘎嘎馬賽克的落地窗進到
客廳。巷子是靜,沒有喧囂的車聲,但是這家練鋼琴、那家炒菜都很清晰...
去年年底決定找尋自己的創作空間,而我選擇了台南。台南擁有我在景美的記憶,
在那彎彎區區的小巷弄間,充斥著小老百姓安身立命的居住感。傍晚就開始響起此
起彼落的大火快炒聲,我一面憑著我的鼻子猜測吳家今晚蒸魚,李家在滷大鍋肉,
同時一輛輛返家吃飯的摩托車、腳踏車也急駛進了巷子。就在這一切很溫馨團聚的
時刻,慢慢一個個聲音就慢慢加雜了進來,電視聲、麻將聲、不熟練的樂器演奏聲
,偶而會有戲劇性一點的,例如哭到劃破天際的小孩哭鬧聲、或是像唱戲般開罵的
媽媽...
我赫然發現,在我們的生活裡有著與西方極大不同的色彩觀念。在西方的用色裡有
一種光線的韻律,順著光走即能自然表達他們的空間、節奏、生活的氛圍。而台灣
的用色卻不同,雖然至今,我還無法理出個頭緒這是甚麼樣的系統,但台灣特有可
愛樸實的生活韻律,卻不是能用光線描繪出來的。
我相信,台灣如果有一個色票,這個色票的排序絕對不是我們在美術社所見,由淺
色排到深色,由暖色調排到冷色調,不會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光譜般的排列,不會
是理性科學的。
然而這個色票會是如何排序?
這個疑問讓我這陣子一頭栽進對於用色的研究。此次展出的作品,皆為我對用色的
觀察與實驗,大致可分為四部份,攝影、色票、繪畫、生活物件。攝影為 “什麼
很台灣?”的系列作品,是攝於台南市各地的色彩蒐集。 色票的部份是用油彩調
配出生活周遭的色彩,單一物件或是一個地域的色彩,一種顏色一張畫布,整理我
們在生活中無意間共同堆疊出的色票。繪畫的部份則是用蒐集來的顏色描繪台南一
隅。生活物件則是這段時間中動手動腳的手工藝品。畢業返家後,周圍非藝術相關
領域的親朋好友總需費力理解我的創作,給予我很大的衝擊,也讓我開始思考藝術
與人群的溝通。在台南期間,我亦開始實驗性地以不同身分進行創作...
完整文章請點~>
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23801462
色票
是一系列用油彩調配出生活周遭的色彩,單一物件或是一個地域的色彩,一種顏色
一張畫布,整理我們在生活中無意間共同堆疊出的色票。
答.問 郭芃君&張永薇
█你在國外學習過,想聽你說說國外創作課的情形,跟在台灣的美術教育有些怎樣
的不同?
在台灣我沒有進到學院裡接受美術教育,所以我很難比較,我也沒有對教學有研究
,所以也沒有資格談這個比較性的問題。我想我比較能談課程架構的部份。我很喜
歡他們不是一堂一堂課的,不是一個星期裡要上創作、理論、藝術史…所有的課程
都一起上。我們學校是比如說一個project是三星期,這個星期裡就全部是創作。
三個星期後再換一門課之類的,我很喜歡一個時間只要專著在一件事,把那件事做
好的感覺。
█妳的作品給人一種設計感,無論在色票還是地方系列的作品中,你認為藝術創作
與設計是否有些相似之處?
首先我要對這個問題提出一點異議,我不認同有所謂的「 設計感 」,我覺得這個
詞本身的定義就很不明確,何謂設計感?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作三部份來看:
設計、創作、藝術。設計與創作本來就是存在一種曖昧的關係,以前在學校我們也
有很多的討論。我後來理出一套自己對他們之間的解釋是,設計跟創作的分別是在
於一開始的出發點,我認為創作是從自己有一個想法開始,是一種自我滿足,而設
計則是有一個他者的介入開始,主要是在滿足別人的(當然也有自我成就感的部份
)。在我的想法下,創作跟設計在結果是相似的,只是出發點的不一樣。然而兩者
都是可以藝術,因為我認為藝術應該是在美學上有創新思考的,無論是在思想上(
theory base)的創新還是在實物上(practical base)。我想在學術上也看到很多
是藝術品創作出來後才建構出理論的。
█創作時會意識到自己身為女性嗎?或說,女性身分影響妳的創作嗎?
女性的身分一定有影響我的創作,那就像我的一部份,一定會替我說話。但我不會
特別去意識到自己女性的身分,或說,我的性別並沒有干擾我的創作、也不是一個
問題。
完整的精彩答問請點~> 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2380146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66.29
Design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