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高段傳銷的陷阱
※ [本文轉錄自 job 看板]
發信人: ljn.bbs@bbs.tku.edu.tw (尚未認證通過), 看板: job
標 題: 高段傳銷的陷阱
發信站: 淡江大學 BBS (Mon Nov 4 16:23:57 2002)
轉信站: Ptt!news.ntu!ctu-gate!news.nctu!tkunews!news.tku!TKU-BBS
千萬別再被騙了
高段傳銷的陷阱-淘金夢
傳銷,一個是非多、謊言充斥的場所。
在上課、呼口號種種"造神運動"氣氛的營造下,黑的都可以說成白的,弄
得大家是非不分,價值觀混淆不清。當然不乏有良心、誠實的人,但多為
稀有動物!更多這樣的人,早就揮手自茲去,離開那利益矇住眼、思想、
心靈的是非之地。
前前後後聽了幾個曾做過傳銷的朋友坦承其中不為人知的內幕,他們最終
的結論就是:
第一, 大部份用傳銷的手法推廣業務的公司,希望大家最後都成為消費者。
如此一來,公司大可把業務津貼回收,不必發給傳銷商(通常傳銷
商必須賣到一定業績才可領培養獎金或組織獎金)。公司是最大贏
家。要做傳銷,要選公司、選制度、選上線(人不好會讓你誤入歧
途、思想偏差,或把你洗劫一空、傾家蕩產)。要能明辨是非、獨
立思考能力。不要借貸、不要負債、不要盲從、不要浮誇、不要說謊話。
根基穩了再專職(就算專職後每個月無新的業績,可憑著組織網重複性的
循環消費,仍讓你有心安的收入)。
第二, 另斟酌傳銷職場上,每個人自我介紹的背景經歷,一定要大膽假設
小心求証,以防被騙。(因日前有一朋友的上線不斷聲稱她曾是某某研究
所的講師,可仔細查證後,該研究所卻回覆說從成立其所至今查無此人)。
第三, 請千萬不要與上線過於熟稔,保有自己的隱私,(否則將來有一天,
當你們反目成仇時,小心他捉住你一些把柄來威脅你)。
以下是綜合起來的概況:
有個朋友說:參加了幾次他們的活動之後,深刻地體會到在那裡的思想教
育下,人們不知不覺地將"利益"看得比世界上其他東西都還重要。難道世
界上除了錢以外,就沒其他值得珍惜的事物嗎?當然,他們有一系列的教
育課程將你直接導向"世界上最要努力去追求的東西就是金錢",上完這
一系列的課之後,你很容易將你的夢想、抱負、使命感直接等於金錢,這
時他們就趁勢鼓吹你加入傳銷,去累積你永久性收入。加入之後,有時並
未打算購買或尚無預算去購買他們那裡的東西,上線盡可能地說服我們
刷卡去買那家傳銷公司的貨品,因沒使用過商品就別亂推銷給他人去購買
使用。
如果我們有心想做做看,上線或其他傳銷人還會不斷地鼓吹我們專職,因
他們總是說只要我們肯好好的、用心的、聽他們的話在這樣一份很棒的事
業中衝刺,保證兩、三個月內就可以賺到理想的收入,他們也會用全部的
精力幫助我們在這兒成功(當時,聽起來令人覺得好感動,居然在這個時
刻,見到人性最光輝的一面,有人竟義不容辭地要幫助我們成功,<其實
也在壯大他們自己的組織>)。
可是對於一些沒什麼經濟基礎、心思單純或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他們又會
找時機說:「做傳銷不可能一下子就有很可觀的收入,那是要一段時間之
後,希望在這一段時間之內,不會因在公司的成績不好、沒有好的收入,
就沒有生活費可用,而影響到你認真衝刺的心情」,所以為了那些沒什麼
經濟基礎的人著想,有些上線叫下線們去銀行辦貸款或用盡各種方式借到
錢來維持這段日子的生活。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錢借貸到了,他們又拿
去暫時保管,順便投資基金,說是"如果有利潤再分紅當生活費。"利息
別人付,基金自己玩"(非法吸金)。一陣子後,如想向他要回來,他可
能有兩種反應: 一、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我這一段時間有虧待過你嗎?
對你不夠仁至義盡嗎?" 二、跟你翻桌子,大聲疾呼"這陣子我對你的付出
應不只這些錢了吧!!" 總歸一句,他不想還或根本沒錢還。
其實,為何那些上線要你先刷卡買產品或向銀行超額借貸呢?因為他們要
打鐵趁熱,趁你還一頭熱想衝刺時,盡可能的讓你將時間與精力消耗在想
賺錢或還卡費或推廣業務上,不希望你還有別的事、工作佔據你的心思。
不斷地洗腦你、教育你,讓你抱著熱情澎湃的心,一心一意盲目地只聽他
們的話去衝一份神聖偉大、有使命感的事業,不斷擴張自己的組織,去完
成一個理想、夢想。其他規勸的聲音都是不好的、阻撓你成功的絆腳石。
等到你全然的盲目了(你眼中只存在著這家公司,以為它是全世界最好
的),如一個狂熱的宗教信徒,就算是做什麼有違道德常規的事,都不算
什麼了,因都是為了一個所謂的"真理"-成功,賺到錢,自我夢想的實
現。
再者,在傳銷的領域中(階級越高不代表賺越多的錢,端看組織網有多大,
多少循環消費,否則也沒有壯觀的收入),當你做到某一階級,公司又有
另一套制度規定,否則你就是領不到錢。反正就是要你不斷地去消費、不
斷地花錢,而你的收入無法維持生活時,自然就玩不起公司那套"領錢
制度"。除非自己再拿錢買產品,自己堆業績。算來算去最大得利者是公
司。又或者有人向銀行借貸來支付這些林林總總的循環消費以助你領到公
司的薪水(順便支付自己的生活費)。
好好的、用心的、聽他們的話經營這樣一份神聖偉大、有使命感的事業真
的要這樣嗎?感覺上好可怕。還沒賺到錢,就不斷地向銀行刷卡借款,確
無實際上的收入。當我們經營的狀況不甚理想(也就是拉人拉得不很順利
時),她再來說是我們的個性或與人溝通的方式出了問題。如果負債過久,
銀行的利息過重壓得我們負荷不起,我們經營這份事業再不是歡喜而是沉
甸的石頭壓在身上。最後自己就因不信任上線或不相信自己在此可賺得到
錢而自動消失在傳銷這個職場。
不做的情況還分兩種: 一種是做得很好,也就是組織很龐大的人;另一種
是一直無法"突破"成功,業績不好,賺不到什麼錢的人。我們離開之後,
每當別人或其他不知就理的新人問起:「咦!某某某為什麼不做了呢?」
他們通常就會說:「因某某某無法突破,不聽我的引導。」為什麼要這樣
說呢?引導那些不知情的人貶低不做的人,且更以激勵那些不知情的人要
聽他們的話,才能突破,才能成功。當然,那些不知情的是極想成功的(想
賺到錢),所以鮮少人會想打電話給那些『失敗者』求證事情的真相,因
為那些都是負面的消息,阻礙成功的荊棘。
有時對於做得很好,也就是組織很龐大的人突然不做之後,說詞得換了。
為什麼那些人不想做了呢?
第一, 可能是因組織很龐大那人的上線用某些方式讓他的下下線去刷卡、
去跟銀行借貸,但是組織很龐大那個人並不知情,結果最後他的下
線承受不住,把事情暴露出來讓組織很龐大那個人知悉(請記得,這時當
初鼓吹去刷卡、跟銀行借貸的人一定極力說自己是為他好,說自己是出自
一片保護愛護他們之心)。
組織很龐大的人如不欣賞他的上線的做法,頓時就會萌生不與行為不檢、
居心叵測卻又顛倒是非、舌燦蓮花的人共事的念頭。且為了保護他自己的
下線(因可能是自己的朋友或親人),他會採取中立的態度依據每人不同
的情況打電話給他們或當面跟他們談:「這個事業可以做,但千萬別跟任
何人借貸。」或:「這個事業可以做,但打算專職前要好好規劃,千萬不
要經濟基礎不穩就專職,太冒險了。」或:「不管是待在這兒做傳銷,或
出去做別的工作,有一技之長很重要,因為如果做不起來或做個五年十
年之後不想做了,至少出去社會還可以做別的事。」「要成長、要突破可
以是隨時隨地,不一定要在傳銷那個環境。(因傳銷的人常是告訴別人要
成長、要突破,且他們很厲害,說得做得讓你覺得彷彿只能在傳銷那個地
方才行。)」
第二, 做的越久,心中就越明白:任何傳銷,是要有不斷地循環消費或重
複性消費,否則組織再怎麼大都是空殼,沒用。而這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可
以累積地起來的。所以,剛開始時,有心經營的人就多花些時間、力氣去
了解公司及制度、累積消費者群,如碰到想做做看的消費者,也可向他們
介紹,不必說的天花亂綴,非做傳銷不可,誠信最重要。確時,傳銷一開
始賺不到什麼錢。所以剛開始時,先兼職去做,慢慢累積,等組織網龐大
了,固定的循環消費者穩定了,就可以享受那倍增的收入了。屆時,你再
考慮專職與否,或做更有使命感的事。
組織很龐大的人他的上線,如果聰明的話,他早在組織很龐大的那個人發
難以前,已經替其他人打過消毒劑,告訴他們或引導他們去想:「組織很
龐大的那個人自己不想做了,想讓大家也做不下去。」或者「組織很龐大
的那個人是破壞份子,他在破壞整個團隊。」所以組織很龐大的那個人就
算掏心掏肺忠誠地告訴他人、好意地去給些意見,他們也已不會接受了,
反誣蔑你為"叛亂份子",做小動作破壞團隊。
其實,就如前面提到的傳銷可以做,但凡事小心。在一個為利是圖的場合,
浸淫久了,人心是否不扭曲、是否仍純良,待您細細觀察。畢竟「入之鮑
魚之室,久而不聞其臭。」
記得曾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以後,你希望別人記得你什麼呢?」,這令
我想到蔣經國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過的一句話:「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一個人一生中要追尋的是什麼呢?「名」或「利」
呢?或者其他?是不是還有更多的人追尋一種能貢獻自我給社會大眾的
存在意義呢,而非汲汲營營只為了個人的「名」或「利」?不管是什麼,
都要用正當的心、正當的手段去追求,才不會種下日後的惡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0.4
推
05/02 00:55, , 1F
05/02 00:55, 1F
DirectSal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7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