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討論] 社會的偏好怎麼來的?
共 10 篇文章
內容預覽:
我也沒表達清楚,真抱歉 :). 把語句代換成符號而已. "."代表並且(and),表示只有當A為真且B為真時,A.B才會為真. "v"代表或(or),表示當A或B之中,只要有一個為真,AvB就會為真. "~"代表並非(not). 問題:意見領袖的定義?. 意見領袖泛指能夠影響別人,接納新事物的群體.
(還有76個字)
內容預覽:
daq:意見領袖改成路人甲會變怎樣. --. 以下內容參考林建煌,消費者行為,ch12. 創新擴散模型(diffusion of innovation):. 係指新事物從第一個目標的接受和採納,一直到最後一個目標接納為止的過程. 模型認為總是有些人會先得病,再慢慢擴散傳染出去,而在最後一波的病人.
(還有77個字)
內容預覽:
可能的解釋:. 由某個意見領袖傳染其他的個體,形成社會的偏好. 原因:道德經,第二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黃明堅(2000),意譯:天下都知道美是美好的,愛美惡醜的心就產生了。. 美這個「標準」怎麼來的?是因為某個意見領袖提倡形成的?. 實際個案: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 --. ※
(還有6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