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也是教育行政心得分享(二)

看板Examination (國家考試)作者 (有你們真好)時間18年前 (2007/09/21 16:01),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九、各科準備方式 書單大部分是高上的教哲老師推薦的 (一)教育行政學 1.以謝文全的教育行政學(有做筆記)和補習班教材為主 2.期刊和時事新聞也很重要,期刊我會同一個主題(例如12年國教)看幾篇之後,挑一篇 或兩篇我覺得寫的比較好的,印下來多看幾次,這樣會比較熟,再慢慢把在其他文章裡看 到還不錯的的補充進去。 3.函授教材,游老師上課會補充一些講義裡沒有的,如果記的起來可以盡量記。老師 上課會講解一些解題技巧,我覺得蠻有幫助的。 4.教育小辭書、教育新辭書,這兩本可以多看,有很多教育專有名詞,多記一些起來也可 以穿插在你的答案裡,讓文章看起來更專業。 5.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張明輝,學富出版),這本老師有說很重要,但我覺得對我幫助 不大,所以只看過一次。 6.法條,本來也不會想到要看法條,是因為初等考有一科是教育法規大意,準備初等考的 時候有把教育法條都看過一遍,後來有挑幾條比較重要的記(例如考前炒的很熱的一綱多 本,法源就是國民教育法8-2條,這個就要稍微記一下條號和大意)。 (二)教育哲學(這次也沒考好,反而是去年地特考比較好57分) 這科是我的弱科,去年考高考才22分,本人邏輯又不強,所以逼自己看了很多書,沒有特 別以哪一本為主。希望自己多看一點哲學論述,並且理解各哲學思潮的思想和背景,這些 書都看完後,就開始背誦各個思潮的主要思想,每個哲學思想至少要能記住五點。(這科 因為要看的書太多,沒有針對每本書做筆記,只有針對每個學派整理重點) 1.老師推薦的書: (1)教育哲學導論,簡成熙(五南出版) (2)教育哲學,伍振鷟等四人(五南出版),但這本後面美學的部分實在看不懂 (3)教育理論,吳靖國。(師苑出版)這本老師說是聖經本,考前要讀到爛,但最後一章 不用看太熟(印象中是這樣,以我的程度看不懂最後一章,所以也沒看就跳過) (4)教育規準論,林逢祺。(五南出版)這本聽說也重要,一開始看不懂就放棄,考前本 來想看一次,但沒時間 2.自己去找來看的書 (1)教育哲學(歐陽教主編的那一本,藍色封皮的,確切的書名和出版社我忘了) (2)教育哲學,邱兆偉(師苑出版) 3.函授資料 謝老師的上課方式比較沒有依照書,但重要內容都會講到,也會舉一些生活化容易懂的例 子讓你了解他要表達的意思,有時會問一些讓你思考的問題。很神奇的是認真聽完一次上 課內容再看書會覺得突然看得懂了,這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三)教測統 1.測驗部分:教育測驗與評量,郭生玉(精華出版) 2.統計部分:這科應該是專業科目裡面最早寄的(大概9-12月吧),但當時急著想快點把 所有科目都看一遍,希望地特就能考上,補習班的講義和錄音帶就暫時沒看,考完地特後 發現聽錄音帶好像來不及,而且統計前面部分有圖表,老師上課有時指著黑板講,我又看 不到,所以錄音帶都沒聽。這科後來是靠自己讀的,過程有點辛苦。 (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林清山,東華):一開始是先看這本,但好像有看沒有懂。 (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高永菲,元照出版):這本是人家推薦我看的,寫的比較簡單, 覺得有看懂,但要準備考試這樣還不夠。(但現在覺得這本其實可以不用看) (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余民寧,三民)這本對我幫助很大,真正覺得比較有概念是在 這次,也可能是因為當時初等考差一點落榜,化悲憤為力量,很努力的讀這本書。最後再 回頭看林清山那本,又覺得那本其實寫的很清楚,是剛開始程度不好才看不懂。 (4)教育統計(高明,志光出版)這是看完余民寧老師的書後,覺得題目做不夠,對統計 的作答方式也陌生,就去買了這本狂做題目,藉由題目釐清概念。這本是對我幫助最大 的。 (5)因為是自己讀的,隱約覺得有些概念沒釐清,因此4月去志X題庫班聽高明老師上課, 當時上的內容有些比較進階,發現老師說的都能聽懂,也給了我不小的信心。當然我覺得 統計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有老師教比較好,不然這樣好累。 這科很神奇,統計部分讀懂的話這科可以飆高分,沒讀懂分數低的嚇人。(去年地特才考 26分,其中20分還是從一題很簡單的計算題來的,也就是說其他3題加起來才6分) (四)教育心理學 這科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呵呵,看到成績也嚇一跳,超驚險。一整個很無言,總覺得 有讀熟,但每次考試分數總是不高。可能是我沒抓到答題訣竅 1.老師推薦的書: (1)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東華。 我以這本為主,有做筆記、很仔細的看 (2)張春興。現代心理學。東華。 也看過一次並做筆記 2.補習班資料 這科是最晚開始寄的,三四月份才開始寄,到六月底才寄完,因為高X會在一開 始就把講義寄發進度都先安排好(雖然後來有變動,讓我很慌),所以也有心理準備 這科會很晚才收到,在收到之前一定要自己先讀。(不過都快要接近考試了才收到,也難 免會有點慌。) 這科之前沒花很多時間讀,背的也不熟,本來有點擔心,後來發現蘇斯曼老師上課會一直 重複關鍵字,如果重複多聽幾次能夠幫助記憶,而且我覺得她的聲音好好聽,所以先把錄 音帶轉成錄音檔,聽的時候就一邊用電腦把上課聊天的部分剪掉,放在mp3裡,騎車的時 候就會趁邊騎車邊聽邊背(危險動作,還是要很注意路況) (五)比較教育 1.老師推薦書單: (1)沈姍姍。國際比較教育學。正中。這本是聖經本 (2)比較教育(楊思偉、王如哲,空大出版) 2.自己看的書 各國教育制度,(王家通主編,師苑出版) 這本年代比較久遠2003出版,有些制度目前已經改了 3.函授講義:這科是以函授講義為主,老師發的資料非常豐富,也非常實用,但要花很多 時間去看,尤其美國、英國的教育制度和目前教改政策要非常熟悉。 4.期刊、網路資訊:這科我覺得不好準備,考古題幾乎不重複,也沒有範圍,各國教育 制度又一直改變,因此吸收新知非常重要。 因為考題不好掌握,我就要求自己基本功(方法論、各國教育制度熟悉)要做好, 並且多看期刊了解各國教育改革的趨勢和現況,以因應千變萬化的考題。 (六)行政法 這科就全靠補習班了。 考試之前對法律沒概念,行政法完全是第一次接觸。讀第一次非常痛苦,一堆沒看過的名 詞與聽不懂的概念。 開始讀是從講義和錄音帶寄來,聽錄音帶時總是要反覆的聽。每聽完一小段就要停下來做 筆記,有時候老師講太快來不及寫還要倒帶很多次,寫了筆記還要想一下才能理解,往往 聽一捲錄音帶(約90分鐘)就要花上3-4個小時,非常耗時間。聽錄音帶的時候不會要求 自己要能全背起來,只要求自己把陌生的名詞記起來,然後一定要理解。背誦都是之後讀 的時候的事。法條部分怕太早背會忘記,到3月份才開始努力的背。 這科考試因為分選擇和申論,選擇部份就是觀念理解之後,考古題多寫幾次就能拿到不錯 的分數,我通常要求46分以上。 考前很少練習行政法的申論,因為時間不夠,覺得抓不到答題的方法,即使練習了也無法 飆高分。考前我就努力把講義內容、重要的法條和大法官解釋背下來(法條記條號和大意 ,大法官解釋記老師上課有提到的重要段落),本來希望考試能用上,不過背了那麼多, 考試的時候只用到了行政程序法中的行政契約那幾條。 作答的時候,就遵守秦律師上課講的原則「擅用假設、擅用推論」,盡量寫多一點,不到 打鐘不放棄。(我第二題的答案其實跟實務判決的內容差非常多,大概是推論過程有得分 ) (七)法學知識與英文 1.憲法和法緒:聽錄音帶、看補習班講義,再把捕習班的贈書看過一次,考古題寫兩次就 差不多了,因為高考和普考這部分往年都考一些基本概念(但覺得今年高考有比較難一些 ) 2.英文:不知道怎麼準備,就算要讀也沒那個時間。我就聽天由命了,高考這科有20分 是扣在英文,我錯了一半。(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是建議別放棄任何可以得分的機會) (八)作文、測驗、公文 1.作文:作文能力一向不好,得分也都不穩定(偶而會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寫的特別好,但 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寫的),大多是中下程度,曾被國文老師批「乏善可陳」,考初等考 時三科專業科目都90以上,其中兩科只錯一題,卻因為作文(27分)和公文沒寫好而落榜 。這讓我徹底檢討自己的寫作能力,在國考板上看到考上版友分享寫作方式是「寫故事、 背佳句」,於是去找了高中國文老師幫我們買的一本書,裡面有很多小故事可以供作文時 舉例子用,也有一些佳句,每天睡前記一個故事,到考前也累積不少,覺得蠻有用的(至 少這次有進步了)。 2.公文:補習班的錄音帶有聽過一次。基本的公文格式和用語要記,剩下的就是多練習了 。我有自己用word打出跟答案卷一樣的格式的答案紙,多印幾份練習。剛開始寫不出來就 照講義和書上的範本抄,抄了幾次之後就開始自己寫,然後再對範本的答案,看看自己哪 裏寫不好,慢慢修。每週練1-2篇。 3.測驗:覺得投資報酬率太低,沒準備,但國考通常能拿16或18分。 十、練習申論 千萬不能逃避「寫」申論。怎麼開始強迫自己寫,這個部分我有點忘記了,只記得剛開始 總是不知道要寫什麼,覺得該練習卻又一直逃避。(在4月之前比較少練習,過程也忘了 )從4月開始每天練習,看到考題先把要分成幾小題回答以及標題列出來,標題後面就用 想的(先不限制時間)。想完再看書上的答案,如果書上的答案是我沒想到的,就會在書 上標示,下次看的時候就會特別注意這些點;如果我想的答案書上沒有,我也會補上去。 五月開始還是照前面的方法練習,但每天要求自己要寫1-2題(寫出來,而且要寫35-38 行),我要求自己看到題目3分鐘內要把標題列出來,只列關鍵字,答題時間22分鐘。 練習到最後會愈來愈能夠分辨寫的好不好,這很神奇。 如果身邊有同學一起準備考試的話,可以一起切磋、交換解題心得,這個方法也不錯。 十一、神的庇祐 初等考落榜後,有人跟我說考試要去拜拜才會比較安心,因此大概3月底去拜過一次文昌 廟,跟祂說我要準備高普考教育行政科,請祂保佑我在讀書的時候頭腦清醒。 考前家人帶我到屏東內埔的昌黎祠拜拜,文昌廟也去拜了一次,就跟大家一樣影印准考證 去拜,這次就有跟神說我要考試了。跟祂說我這一年來都很努力,請神保佑我在考試的時 候可以清醒的把一年來讀的內容表現出來。 去拜拜只是為了讓心情更安定些,拜完後還是要很認真K書。 有拜拜但不算命、不求籤,我不想先問結果會如何。記得在考前沒多久,我媽還拿農民曆 幫我算八字。農民曆一整個很觸我楣頭,當我聽到我媽唸「此命般般事不成」(這句印象 超深刻),立刻裝作沒聽見,覺得都到最後關頭了不能因為這句話放棄,一定要相信自己 的努力。我比較相信「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也很努力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 助你完成」 十二、最後衝刺 這一年的情況大致3-4月間是一個分水嶺,之前是把該看的先看過,先求理解、做筆記, 3-4月之後是不停的循環複習、統整,把該背的多背幾次,算是開始衝刺的關鍵時刻。 最後2個月雖然心情很慌,但一定要把心情穩定下來,2個月可以記下很多東西。這時候之 前的筆記就很有用(因為我都抄標題和關鍵字),就用這個複習。每科的內容在腦子裡要 有清楚的架構,練到看標題就能想到內容,如果想不出來,就是那個地方不夠熟悉,再回 去詳細看一次。 剩下1個月,心情很矛盾,覺得書很多讀不完,希望考試晚一點到,又覺得好辛苦,希望 快點結束考試。但最大的願望是,不想再過一次這種日子,所以還是努力的看。最後一個 月我不會再去看新的東西,除非是當時很重要的時事新聞。 十三、考試時 千萬要冷靜。我拿到考卷先不急著寫,會先把題目都看過一次,讓心情沈澱一下。每題都 會先把想到的關鍵字寫在題目卷上。 時間分配也很重要,以高考來說,每題分配時間25分鐘,大約22分鐘就要準備結束了,不 管這題我有多會寫,30分鐘一到一定要跳下一題,如果真的寫不完就預留幾行,最後剩5 分鐘再回來補。我寫字速度不夠快,7頁無法寫滿,大多寫到第7頁的上半部或中間。 普考的話每題大約20分鐘,考教育概要時就是忘記是考普考,第一題就寫了30分鐘,後面 幾題就寫的很少又很趕,「見獵心喜」這是大忌。 答題時盡量不分科去思考,例如教育行政學如果考到體罰議題,也可以順便寫些教哲裡面 說的懲罰哲學觀點,但還是要以考試的當科為主。 字要盡量工整,上下對齊,標點符號也要佔一格,就像打word這樣。 囉哩囉唆寫了一堆,最後想說的是,如果你確定考國考試你想要的,那麼請堅持下去。 (下臺一鞠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217.245 ※ 編輯: weiwea 來自: 61.223.217.245 (09/21 16:44)

09/22 01:41, , 1F
謝謝分享^^
09/22 01:41, 1F

09/22 03:01, , 2F
感謝分享~~
09/22 03:01, 2F

09/25 22:44, , 3F
您好!可以請你詳細說明"教育行政"這一科
09/25 22:44, 3F

09/25 22:46, , 4F
那四題是怎麼解的?因為我只考49分....
09/25 22:46, 4F

09/26 23:04, , 5F
恭喜您上榜,謝謝您的分享!
09/26 23:04, 5F
文章代碼(AID): #16ytftIP (Examination)
文章代碼(AID): #16ytftIP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