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考教育行政上榜心得分享

看板Examination (國家考試)作者 (小豌豆)時間18年前 (2007/10/11 17:28),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各位朋友大家好, 之前小妹花了許多時間寫下自己上榜的心得, 但是只貼在自己的網誌, 後來想到自己也曾受到以前上榜朋友心得的啟發, 因此將自己小小的準備心得貼在版上跟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對於準備教育行政的人有所幫助唷!^_^ ---------------------------------------------------- 【高考教行實戰經驗分享】 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參加國家考試的準備 (一)確立自身性向,堅定考取信念 先問自己是不是想走入公職? 如果是的話,那麼就必須給自己一段期間好好準備, 全職考生固然可以好好衝刺,然而經濟因素等心理壓力較大, 必須給自己一段期限全心準備,面對那先不看好自己的朋友則暫時不要聯絡; 而邊工作邊準備考試的人則最好能在考前有一段時間能專心衝刺, 才能做好應試準備。 (二)認識國家考試,分析試題方向 準備考試前最好上網了解未來職務的工作性質與薪資福利, 亦有助於堅定自己的信念。 除了考選部網站外,高上高普考的網站也整理得相當不錯, 事先了解考試科目與題型,有助於早日排定讀書時間表與準備方式。 每年除了七月份有普考、高考之外,年底還有地方特考, 尚未完全準備好的人也能先試試看、練練筆,藉以熟悉考試的題型。 二、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各科目準備方式 我分配唸書時間的作法是視每科的比重而定, 例如共同科目只佔20%,而專業科目卻佔了80%, 因此共同科目我是平常聽課,再利用考前一兩個月複習一下即可; 而專業科目則須排較多時間去吸收、組織與統整, 各科我都是以一兩本老師推薦的書為基礎,再加以延伸閱讀。 以下分享我在各科目的準備方式與讀書心得供大家參考: (一)共同科目 這次我兩科共同科目都是七十幾分,分數比我想像中的好。 共同科目其中一科是法學知識與英文,法學知識包括了憲法&法緒, 這兩科我都是上課時認真聽講,而到考前一兩個月再複習一下選擇題就行了, 英文則是沒什麼準備,只看了一下文法就去考了。 另一個共同科目國文(選擇題20%,公文20%,作文60%), 選擇題要看自己平時的國文造詣,因此我將準備重點放在公文&作文, 公文只要將標準格式背起來,一開始多看公文考古題, 再將公文範本抄在試題卷上反覆練習幾次即可, 考試前再拿自己寫的公文範本記一記; 作文除了所表達的內容之外,講究的是文章佈局, 可分析一些較好的作文範文,學習其文章佈局方式, 平時再背一些名言佳句用於文首與結尾,記些小故事穿插於文中, 應可獲得不錯的分數。 (二)比較教育 去年我比較教育只考了二十幾分, 今年則拿了六十分,當中的差距很大。 其實比較教育的範圍雖廣, 但我覺得它主要是以各國制度為經,以教育行政為緯交織而成的, 一些教育行政熱門的政策與議題,往往同時也是比較教育所關心的。 各國教育制度非常繁雜,我個人是先以英語系國家為基礎去延伸, 美國與英國的制度是一定要熟記的,澳、紐、加則多受其影響, 德、法、日等國再另外加以整理, 當然最後都要回到與台灣教育政策加以比較。 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國際組織的動態。 ★我的書單: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正中。(基礎讀本須精讀,但有些制度比較舊要以新書補充) 王如哲(1999)。比較教育。五南。(我只看了前兩章緒論、方法論的部分,還有最後兩三章的整理比較) 王家通(2003)。各國教育制度。師大書苑。(老師說這本頗重要,我吸收本書較新的部分) 楊思偉(1996)。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師大書苑。(可慢點看,屬於理論與方法論,介紹比較教育的分期與學者) 另外我會再看一些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出的書, 或查一下相關學者有沒有新的著作, 但借回來的書只挑自己能吸收的瀏覽、抄下重要的標題。 (三)教育行政 今年我教育行政考五十幾分,分數算是還可以,不高也不低。 教育行政的準備除了先唸一兩本好書對整個內容有基礎概念之外, 還要隨時掌握最新的教育政策與議題。 我的作法是訂閱教育部電子報,以隨時注意教育部的政策走向, 另外上圖書館看《教育研究月刊》也是我補充教育新知的作法。 ★我的書單: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高等教育。(內容較淺顯而完整,但書很厚) 林天佑(2003)。教育行政學。心理。(這本比較薄,內容不錯也很容易讀) 這科很多基礎是以前打下的,主要還是要多補充教育部新的政策, 以及期刊新興的議題,整理成標題式的筆記加以記誦。 (四)教育哲學 教育哲學今年我只考了四十幾分,其實我並不討厭哲學, 然而卻覺得有些哲學的書寫得零落又瑣碎,難以對其有一個系統概念。 其實教育哲學的考試範圍並不太複雜,然而申論題要寫得好卻是另一回事。 ★我的書單: 簡成熙(2004)。教育哲學。高等教育。(這本書寫得很生活化,可引起唸教哲的興趣) 伍振鷟等(1998)。教育哲學。五南。(考教研所時買的,以哲學的向度分章節,例如形上、知識、倫理) 邱兆偉(1996)。教育哲學。師大書苑。(大學修課時買的,以學派、主義分章節) 其實教哲的書我看得不多,其他就是多看補習班老師整理的講義, 多整理考古題的答案,注意新的哲學思潮, 我覺得英美分析哲學取向的內容似乎蠻常出題。 (五)教育心理學 今年的教心分數令我跌破眼鏡, 本來覺得自己應該寫得不錯,然而分數卻低得嚇人, 由於考研究所時覺得教心內容也差不多就那些, 因此今年主要以老師整理的講義為主, 教心老師指導的答題技巧對我幫助很大, 其實多練習考古題很有幫助,因為考題多出自其中。 ★我的書單: 張春興(2003)。教育心理學。東華。(基礎讀本,以前考教研所時唸的) 程薇(2006)。心理學。志光。(內容比較廣,但要考普考的人可以參考) (六)教育測驗與統計 高考測統今年比較簡單,但我拿到八十幾分,也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補習班高老師的統計教得很有系統,但還是要跟著每堂課的進度進行演練, 我會在進入下一章以前,將前一章的計算題大概演練過一次, 也會盡量將申論題看過並理解其觀念。 雖然這麼做很累,卻可為統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測驗學的時間比較倉促,但是就依照老師的綱表多去看考古題, 其實會考的也就那些,那就多看多背吧! ★我的書單: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東華。(考教研所時看的)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測驗。精華。(考教研所時看的) (七)行政法 這次我的行政法拿了七十幾分,對於這個分數我已是相當滿意。 在這兩三年間,我總共聽過三位老師的行政法, 不過我比較喜歡賴老師與陳老師的授課方式, 我覺得非法律相關科系的我們,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 才能引發我們對法律的興趣。 行政法有50分是考選擇題,多做歷屆考題很有幫助,可以替這科加分不少; 至於另外50分是兩題申論,也是要多看考古題擬出自己的解題模式。 至於法條與大法官釋字,其實重要或常用的也就那些,可分議題加以整理, 等課聽多了,再加些自己的努力,應該就能慢慢記起來了。 去年的我在十一月初時才加入補習的行列, 距離隔年高考只剩下八個月的時間, 因此許多科目都是靠以前考教研所用功唸書才打下基礎, 唸研究所完成碩士論文,也替我申論題的寫作方式加分不少, 因此每個過程的路都不會白走,你的未來絕對是以過去的努力為基礎。 三、考場如戰場--考前準備&應試技巧 很多人會關心一個問題:「我到底要考幾分才會上榜呢?」 雖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一定的標準,然而可以確定的是, 在高手雲集的國家考試中,任何一科的準備都不可輕忽, 有時零點幾分也是勝負關鍵,絕不容小覷。 今年的錄取標準是58.73,而我從自己的得分歸納出, 由於我有兩科的成績不到50分(一科四十幾,一科更差), 像我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有另外兩個強科分數飆高才能彌平差距, 因此在準備高考的朋友們可以預設自己的兩個強科好好準備, 當然其他科目也要期許自己能考到60分左右的標準, 至於我的其他小撇步則分析如下: (一)定期吸收期刊新知 我喜歡轉換讀書環境,這會讓我覺得唸書沒那麼枯燥乏味, 因此除了家中以外,我到過車站附近的圖書館、行天宮圖書館、 輔大圖書館等地方唸書。到大學院校圖書館唸書的好處是, 這裡平常唸書的人不多,幾乎一個桌子就是你一個人用, 唸到無聊時也可以去期刊雜誌區翻翻資料, 也許對你的人生啟發或考試新知都有些許幫助。 (二)考古題的分析演練 記得上一次參加高考,我距離總成績差了七分之多, 當時我深切反省自己,除了唸書不夠專心之外, 可能我的答題模式也還有待改進。 因此我下載了近五年的歷屆考古題去分析它的題型, 除了可以明白自己唸書的範圍將有哪些之外, 也可以在書唸到一定程度時,開始練習寫一個完整的申論題。 高X補習班整理的歷屆考古題還不錯,因為每一題都附有解答, 我覺得那些解答可以作為寫申論題的參考資料, 但是寫得不夠精緻,應該自己再修改補充到最佳的模式。 (三)針對申論勤做筆記 通常我看了教育相關的書或期刊之後,會做些自己的筆記, 雖然做筆記還挺花時間的,但是一些書中的名言佳句, 都能成為申論題最有力的前言與結語。 例如教育行政,我會分議題式加以整理, 針對相關議題集合不同資料與期刊整理在幾頁筆記裡, 這時我也會練習自己擬小標題的能力, 這些小標題也會在考前複習時派上用場。 我對於筆記的活頁紙&資料夾也很講究, 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會讓自己在做筆記時心情特別好唷! (四)熟悉申論寫作格式 今年我們遇到一個很不錯的教心老師, 喬老師鼓勵我們每堂課都練習幾題申論題讓她改。 萬事起頭難,一開始要下筆寫一題申論真的要花很多時間, 但還是一定要去做。喬老師幫助我修正申論題,也給了我很多信心, 寫到第四次,她還告訴我,如果我都有練習考古題, 而且每科都以這樣的模式去答題,那她保證我一定考上, 這些話真的像魔法一樣,也給了我一顆定心丸。 後來我都選些比較重要的考題練習, 這些申論題雖然不多,但我每個章節都會寫個一兩題, 到後來沒時間寫,我就用想標題的方式去練習, 考前就直接拿這些寫在標準答題紙的申論去複習, 真的節省我很多時間,而且那些模式已經刻畫在我腦海中了。 我練過申論題的還有比較教育、教育行政等科目, 有一兩次拿給任課老師們改,聽取他們的意見。 考試時,答案卷有七頁,我將四題申論所應佔的篇幅先標出來, 然後選擇會的先寫,但每題都要嚴格監控時間。 總之,請記得要多印些標準答題紙去練習寫一下申論題唷! (五)絕不放棄任何科目 這次我把唸書時間平均分配在各教育專業科目上, 我喜歡一天以內不同科目交替唸。 到了最後階段,覺得行政法的課雖然都聽懂了, 法條與釋字也記了不少,但明顯疏於練習考古題, 這時我只好多做些佔了50%的選擇題, 但申論題我還是能看多少算多少, 畢竟每個章節重要的議題也就是那些, 我告訴自己雖然心虛也一定不能放棄, 事實證明真的是有看就有分, 考試時只要將平日所學發揮出來即可。 四、結語--人生是一場創造 我還是覺得心態調整與答題技巧是上榜的關鍵, 印象很深的是教心喬老師告訴我們的一個觀念, 她說公職考試是一種性向測驗, 閱卷老師們要篩選的是有組織能力、會思考判斷的人, 我當時一聽就覺得這個觀點真的很特別, 那麼我必須要具備這些資格,才能通過這場嚴格的考驗。 於是我在準備考試、進考場答題的過程中, 無不想像自己已經是一個準公務員了。 如果有幸考上,我想欣喜的心情只是短暫的, 隨之而來的,更應該是往後擔當為民服務的重責大任。 「人生是一場創造」是我從一本小說中看來的一句話, 若你選擇國家考試,也等於是替自己創造了一個不同凡響的人生, 不要想太多,只要認真做你自己就對了! ------------------------------------------------------------ 有興趣了解我心路歷程的朋友, 可以連到我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woanyng 點選文章分類中的「高考教行經驗談」, 希望我的經驗對於正在努力的朋友們有些許啟發。^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50.56

10/11 17:39, , 1F
謝謝你的分享,受用良多
10/11 17:39, 1F

10/11 18:25, , 2F
感謝分享
10/11 18:25, 2F

10/11 18:32, , 3F
感謝你
10/11 18:32, 3F

10/11 19:15, , 4F
謝謝你的分享^^恭喜上榜
10/11 19:15, 4F

10/11 21:58, , 5F
恭喜~感謝分享!
10/11 21:58, 5F

10/12 08:39, , 6F
謝謝你的分享
10/12 08:39, 6F

10/12 09:24, , 7F
感謝分享
10/12 09:24, 7F
文章代碼(AID): #173UowRs (Examination)
文章代碼(AID): #173UowRs (Examination)